导航菜单
首页 >  » 正文

高考中,一般导数第二问多少分 高考时常模参照评价 还是 标准参照评价?

高考中,一般导数第二问多少分

这要看你考的是什么卷了,全国卷的话函数与导数大题12分,第二问一般8分,如果是地方卷,比如以前的广东卷,整道大题14分,第二问一般8到10分,所以还得看是什么卷了。我高三在精锐补习的数学老师就经常给我分析高考试卷,现在我已经上大学了,仍然记忆很深刻。

高考时常模参照评价 还是 标准参照评价?

高考是常模参照评价。
根据教学评价资料的处理方式,有常模参照评价和标准参照评价之分。
常模参照评价对学生学习成就的解释采用了相对的观点,着重于学生之间的比较,比较学生之间的学习差异,主要用于选拔(如升学考试)或编组、编班。
而标准参照评价一般以考试分数为标准,100分代表着学生的学习已经完全符合教学目标的要求,而60分代表着及格,是对学习的最低要求。不管其他学生的成绩如何,只要分数达到60分就是及格。同样,如果一个学生得50分,尽管这个分数是全班的最高成绩,该成绩仍然是不及格。
因为高考属于选拔性升学考试,着重于比较学生之间的差距,高考的分数线也是根据当年的具体情况,综合多方面因素划定的,并不是一成不变的,所以高考是常模参照评价。

扩展资料:

常模参照评价的主要用途:可以作为分类、排队、编班和选材的依据。
标准参照评价的主要用途:用于了解基础知识、技能的掌握情况,利用反馈信息及时调整、改进教学。
常模参照评价的不足:忽视个人的努力状况及进步程度,尤其对后进者的努力缺少适当评价。
标准参照评价的不足:  测题的编制很难充分、正确地体现教学目标。

微分方程的特解怎么求

二次非齐次微分方程的一般解法

一般式是这样的ay+by+cy=f(x)

第一步:求特征根

令ar²+br+c=0,解得r1和r2两个值,(这里可以是复数,例如(βi)²=-β²)

第二步:通解

1、若r1≠r2,则y=C1*e^(r1*x)+C2*e^(r2*x)

2、若r1=r2,则y=(C1+C2x)*e^(r1*x)

3、若r1,2=α±βi,则y=e^(αx)*(C1cosβx+C2sinβx)

第三步:特解

f(x)的形式是e^(λx)*P(x)型,(注:P(x)是关于x的多项式,且λ经常为0) 则y*=x^k*Q(x)*e^(λx) (注:Q(x)是和P(x)同样形式的多项式,例如P(x)是x²+2x,则设Q(x)为ax²+bx+c,abc都是待定系数)

1、若λ不是特征根 k=0 y*=Q(x)*e^(λx)

2、若λ是单根 k=1 y*=x*Q(x)*e^(λx)

3、若λ是二重根 k=2 y*=x²*Q(x)*e^(λx)(注:二重根就是上面解出r1=r2=λ)

f(x)的形式是e^(λx)*P(x)cosβx或e^(λx)*P(x)sinβx

1、若α+βi不是特征根,y*=e^λx*Q(x)(Acosβx+Bsinβx)

2、若α+βi是特征根,y*=e^λx*x*Q(x)(Acosβx+Bsinβx)(注:AB都是待定系数)

第四步:解特解系数

把特解的y*,y*,y*都解出来带回原方程,对照系数解出待定系数。 最后结果就是y=通解+特解。 通解的系数C1,C2是任意常数。

拓展资料:

微分方程

微分方程指描述未知函数的导数与自变量之间的关系的方程。微分方程的解是一个符合方程的函数。而在初等数学的代数方程,其解是常数值。

高数常用微分表

唯一性

存在定一微分程及约束条件,判断其解是否存在。唯一性是指在上述条件下,是否只存在一个解。针对常微分方程的初值问题,皮亚诺存在性定理可判别解的存在性,柯西-利普希茨定理则可以判别解的存在性及唯一性。针对偏微分方程,柯西-克瓦列夫斯基定理可以判别解的存在性及唯一性。 皮亚诺存在性定理可以判断常微分方程初值问题的解是否存在。

铁与硫酸反应(化学方程式)

1.Fe与过量浓硫酸反应:
2Fe+6H2SO4(热、浓)=Fe2(SO4)3+3SO2(气)+6H2O
2.当Fe过量时,硫酸会变稀,这时发生的就是Fe与稀硫酸的反应了。
(1)铁与稀硫酸反应:Fe+H2SO4=FeSO4+H2(气)
(2)铁与Fe2(SO4)3反应:Fe+Fe2(SO4)3=3FeSO4
3.Fe遇冷、浓硫酸钝化参考资料:↑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