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菜单
首页 >  » 正文

重症医学科医护人员资格、技术能力准入及授权管理的相关制度与程序 急危重症护理学范畴包括哪些?

重症医学科医护人员资格、技术能力准入及授权管理的相关制度与程序

重症医学科医护人员技术能力准入授权管理制度 为了确保患者安全,保障医疗质量,根据卫生部《重症医学科建设与管理指南》结合我院实际,特制定本制度与流程。一、本制度包含重症医学科医护人员资格要求、技术能力准入及授权、高风险诊疗操作技术考核及授权制度。二、重症医学科医护人员必须经过严格的专业理论和技术培训并考核合格。三、医师与护士为危重病人进行诊疗操作须承担极大地风险,为确保诊疗操作质量与病人安全,实行诊疗操作的资格许可授权制,减少诊疗操作的风险性。 四、诊疗操作资格的许可授权范围,应当包括所有进行本诊疗操作的执业医师与注册护士。无操作权的个人,除非在有正当理由的紧急情况下,不得从事诊疗操作。 五、医院对需要资格许可授权的诊治操作项目有明确的规定,应是那些操作危险性大、易于发生并发症的项目,每项具体诊治操作项目都有操作常规,制度、定考评标准,全院各临床科室均应遵照执行。 六、由医疗、护理管理职能部门负责建立相应的资格许可授权程序与机制。由医疗、护理管理职能部门与专业人员组成考评组织。提供需要资格许可授权的诊治操作项目的操作常规与考评标准,并实施培训与教育。 七、应当结合操作者的利率水平和实际操作技能,对其熟练掌握程度进行认定。 八、所有资格评价资料都应当是可信任的,是书面的、详细的,并能随时可查。 九、诊疗操作的资格许可授权实行行动态管理,至少每二年复评一次,当出现下列情况,则应当取消或降低其进行操作的权力。 (1)达不到操作许可授权所必需资格认定的新标准者。 (2)对操作者的实际完成质量评价后,经证明其操作并发症的发生率超过操作标准规定的范围者。 (3)在操作过程中明显或屡次违反操作规程。 十、医师重点项目: (一)掌握重症患者重要器官、系统功能监测和支持的理论与技能,要对脏器功能及生命的异常信息具有足够的快速反应能力:休克、呼吸功能衰竭、心功能不全、严重心律失常、急性肾功能不全、中枢神经系统功能障碍、严重肝功能障碍、胃肠功能障碍与消化道大出血、急性凝血功能障碍、严重内分泌与代谢紊乱、水电解质与酸碱平衡紊乱、肠内与肠外营养支持、镇静与镇痛、严重感染、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症、免疫功能紊乱。要掌握复苏和疾病危重程度的评估方法。   (二)除掌握临床科室常用诊疗技术外,应具备独立完成以下监测与支持技术的能力:心肺复苏术、颅内压监测技术、人工气道建立与管理、机械通气技术、深静脉及动脉置管技术、血流动力学监测技术、持续血液净化、纤维支气管镜等技术。 十一、护理重点项目  (一)掌握重症监护的专业技术:输液泵的临床应用和护理,外科各类导管的护理,给氧治疗、气道管理和人工呼吸机监护技术,循环系统血液动力学监测,心电监测及除颤技术,血液净化技术,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监测技术,胸部物理治疗技术,重症患者营养支持技术,危重症患者抢救配合技术等。   (二)除掌握重症监护的专业技术外,应具备以下能力:各系统疾病重症患者的护理、重症医学科的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重症患者的疼痛管理、重症监护的心理护理等。  

重症医学科医护人员技术能力准入授权管理程序

医护人员提出申请,填写《重症医学科医护人员资格与分级授权申报表》  

科室医疗质量管理小组审核

 

医疗管理处、护理部审核  

审核合格(期间进行定期考核)

 

院医疗技术管理委员会评审  

分管院长审批                  

急危重症护理学范畴包括哪些?

急危重症护理学范畴包括院前急救、急诊科抢救、危重病救护、急救医疗服务体系的完善、急危重症护理人才的培训和科学研究工作等内容。
1、院前急救
院前急救是指急、危、重症伤员病员进入医院前的医疗救护。包括病人发生伤病现场对医疗救护的呼救、现场救护、途中监护和运送等环节。及时有效的院前急救,对于维持病人的生命、防止再损伤、减轻病人痛苦,为进一步诊治创造条件,提高抢救成功率,均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2、急诊科抢救
除具备急诊独立小区和合格的装备外,急诊科要具备有足够、固定的编制及高素质的医护人员,以提高急诊抢救的水平及应急应变能力。

3、危重病(症)救护
危重病(症)救护是指受过专门培训的医护人员在备有先进监护设备和急救设备的重症监护病房,接收由急诊科和院内有关科室转来的危重病人,对多种严重疾病或创伤以及续发于各种严重疾病或创伤的复杂并发症病人进行全面监护及救治护理。
4、急救医疗服务体系的完善
研究如何建立高质量、高效率的急救医疗服务体系,大力建设和完善城市及乡村紧急救护通信设施,已经建设者则应不断研究如何充实和完善。
5、急危重症护理的人才培训和科学研究工作
急危重症护理人员的技术业务培训工作,是发展我国急救事业的一个重要方面。首先要组织现有护理人员学习急诊医学和急危重症护理学,有条件的城市和地区应有计划地组织急诊医学讲座、急救技术培训等急救专业学术活动,提高急危重症护理人员的专业技术水平。

学好急危重症护理学有何重要意义

本书在第1版基础上修改、补充、完善而成。上篇阐述了危重症护理学所涉及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包括危重症监护病房的组织与管理,动、静脉通路的建立与护理,危重症患者的氧疗,重症监护病房感染的监护,危重症患者用药的监测与护理,输血、营养、疼痛、心理护理,辅助循环护理,机械辅助呼吸护理和危重症患者的血液净化等;中篇系统阐述了危重症患者常用的监测方法、技术及其原理,包括血流动力学、心电监护,中枢神经系统、体液、呼吸、肝肾功能等的监测;下篇阐述了综合性医院部分常见危重症的护理,包括心肺脑复苏、脏器衰竭护理,休克、创伤护理,急性心梗、大咯血、重症支气管哮喘、上消化道大出血、甲亢危象、糖尿病酮症酸中毒、麻醉、移植术后及各种创伤的护理等。内容丰富,讲解清晰,图文并茂。护理人员可通过本书掌握跨学科、跨专业的知识与技能,通晓各种危重病症的治疗与护理方法,熟悉各种危重症监护的技术操作,掌握多种现代化监测与治疗设备的正确使用方法。适合护理专业学生学习提高和各科危重症护理人员阅读参考。

培训的目的是什么

培训的目的是:
1、导入和定向:即引导新进员工进入组织,熟悉和了解工作职责、工作环境和工作条件,并适应企业外部环境的发展变化。
2、提高员工素质:培训的最终目的可以归结为一条:即通过提高员工工作绩效而提高企业效率,促进企业员工个人全面发展与企业可持续发展。
3、提高绩效:员工通过培训,可在工作中降低因失误造成的损失。同时,通过培训获得新方法、新技术、新规则,提高员工的技能,使其工作质量和工作效率不断提高,从而提高企业效益。
4、提高企业素质:员工通过培训,知识和技能都得到提高,这仅仅是培训的目的之一。培训的另一个重要目的是使具有不同价值观、信念,不同工作作风及习惯的人,按照时代及企业经营要求,进行文化养成教育,以便形成统一、和谐的工作集体,使劳动生产率得到提高,员工的工作及生活质量得到改善。
5、提高高层领导素质:通过培训高层次管理人员的思想素质和管理水平,使之更新观念,改善知识结构,适应组织变革和发展的重要。

扩展资料:
培训方法有讲授法、演示法、研讨法、视听法、角色扮演法和案例研究法、模拟与游戏法等。各种教育培训的方法具有各自的优缺点,为了提高培训质量,往往需要将各种方法配合运用。
1、讲授法:就是培训师通过语言表达,系统地向受训者传授知识,期望这些受训者能记住其中的重要观念与特定知识。
2、演示法:这是运用一定的实物和教具,通过实地示范,使受训者明白某种工作是如何完成的。
3、研讨法:通过培训师与受训者之间或受训者之间的讨论解决疑难问题。
4、视听法:就是利用幻灯、电影、录像、录音、电脑等视听教材进行培训,多用于新进员工培训中。
5、角色扮演:借助角色的演练来理解角色的内容,从而提高主动地面对现实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参考资料:搜狗百科-培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