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菜单
首页 >  » 正文

村官面试题及答案 古代的乡试,会试,殿试,考中的前三名各称什么、

村官面试题及答案

(1)应该先了解情况,看是什么矛盾引起村主任与村书的不和。只有了解情况找到矛盾的根源,才能够进行协调。
(2)根据掌握的情况,分别找村主任与村书谈话(从作为上级领导的身份来回答),跟他们分析闹矛盾的利弊,告知作为村主任与村书的他们如果矛盾继续深化,会影响单位的团结和下属工作的开展,让他们出于为集体利益和单位效益的考虑,放下个人的情绪,大事化小、小事化了,一起把单位的工作做好。
(3)根据两人的态度,如果可能的话,就约他们两人一起,当面把心结说开。

古代的乡试,会试,殿试,考中的前三名各称什么、

1、乡试第一名称解元,第二名称为亚元,第三名称为经魁。乡试由各地州、府主持考试本地人,一般在八月举行,故又称“秋闱”。金代以县试为乡试,由县令为试官,取中者方能应府试。
2、会试第一名称会元,第二、三名并无特定称谓,考中者均称贡士。会试後贡士再由皇帝亲自御殿覆试、择优取为进士。殿试试期一天,依成绩分甲赐及第、出身、同出身,然後释褐授官。
清朝规定,每逢辰、戌、丑、未年,即乡试的次年举行,若乡试有恩科,则次年亦举行会试,称会试恩科。考期初在二月,乾隆时改三月,亦分三场。
3、殿试第一名称状元、第二名称为榜眼,第三名称为探花。明清殿试后分为三甲:一甲三名赐进士及第,通称状元、榜眼、探花;二甲赐进士出身,第一名通称传胪;三甲赐同进士出身。从唐朝唐高宗时期起创立的(由于武则天进行发展,多数人认为是其创立),在宋代成为常制。

扩展资料
1、乡试中式称为“举人”,第四、五名也称为经魁,第六名则称为亚魁。中试之举人原则上即获得了选官的资格。凡中式者均可参加次年在京师举行的会试。
2、会试取中者称“贡士”,又称为“中式进士” ,第一名称“会元”。录取名额不定,明代约300名左右,分南、北、中三地域按比例录取;清代无定额,每科自百余名至二三百名不等,最多的一次在雍正八年(1730),录取406名,最少的一次在乾隆五十四年(1789)共取96名。各省被录取的名额,以应试人数及省的大小、人口多寡而酌定。
3、殿试,又称“御试”、廷试”、“廷对”。殿试由内预拟,然后呈请皇帝选定。会试中选者始得参与。目的是对会试合格区别等第。殿试为科举考试中的最高一段。由武则天创制于神都紫微宫洛城殿,所以是从唐开始的。
参考资料来源:搜狗百科--乡试
参考资料来源:搜狗百科--会试
参考资料来源:搜狗百科--殿试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