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菜单
首页 >  » 正文

考研报考点怎么填? 考研报考点和考试地点

考研报考点怎么填?

你考的是外省的学校而非本校,所以考点选项中没有你的本科学校。外省学校的考点一般设在省考试院或市考试中心,在下拉菜单中选择一个离自己近的就可以了。11月份直接去这个地方现场确认,也就是你1月份初试 的考点。

考研报考点和考试地点

研究生招生简章对于报名点的选择有如下规定:
应届本科毕业生原则上应选择就读学校所在省(区、市)的报考点办理网上报名和现场确认手续;
单独考试及工商管理、公共管理、旅游管理和工程管理等专业学位的考生应选择招生单位所在地省级教育招生考试管理机构指定的报考点办理网上报名和现场确认手续;
其他考生应选择工作或户口所在地省(区、市)的报考点办理
网上报名和现场确认手续。
如果是应届本科生的话,一般就在本科学校所在的城市进行报考就可以,可以在学校当地的教育招生办公室的考点,一般来说就是当地的市教育局分配考点,可以在网上报名时选择相应的考点,汇总统计到目标学校,目标学校再根据统计上来的情况,向各个考点分发专业课试卷,所以完全可以在当地考试。一般来说,

研究生考试的报考点和最后考试的地点是同一个地方吗?

两者不一定要相同。分两种情况:

一、考研报考点即现场确认地点与报考的学校不是同一个地区。

网上报名后,要在指定的日子去报考点确认照相。在哪里报,就在哪个地方考。考试地点是报考点分配的。准考证是报名的学校发的,考试地点是在考研前几天通知的。

例如张三现在武汉某大学读本科,考研想报考的学校是北京的北大,他只要在武汉相关的教育考试院参加现场确认即可。考试也在武汉考,考试前打印准考证会知道具体的考试分配地点的。

二、考研报考点即现场确认地点与报考的学校就在同一个地区。

可以直接去报考的学校参加现场确认,并且也可能直接在所报考学校参加考试。这样比较方便学校试卷管理。不用派送什么的。





扩展资料:

应届本科毕业生考研报名时可以选择户籍所在地的报名点,应届本科毕业生原则上应选择就读学校所在地省级教育招生考试机构指定的报考点办理网上报名和现场确认手续;单独考试考生应选择招生单位所在地省级教育招生考试机构指定的报考点办理网上报名和现场确认手续;

其他考生(含工商管理、公共管理、旅游管理、工程管理等专业学位考生)应选择工作或户口所在地省级教育招生考试机构指定的报考点办理网上报名和现场确认手续。

考研考场是怎么分配的

考研考场是按照报考学校和报考专业的相关性进行随机分配的。一般报考同一个学校和同一个专业的考生会分配在相同或相近的考场。

考研报名的考试方式码怎么填?

是全国统考,不是单独考试。

单独考试是为用人单位定向培养业务骨干而设置的研究生入学考试。

这里说的全国统考是说你参加的是2010年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

>

怎么查自己的考生号

不去老师和学校里的话,可以通过学信网查自己的考生号。
1、百度搜索“学信网”进入中国高等教育学生信息网(学信网);

2、在学信网下方有学籍学历模块,点击在校生查询;


3、点击注册,用户名填写常用邮箱证件选择身份证证件号码填写身份证号码,填写正确则自动生成出生年月,所在地选择省、市(州)。手机号码填写可以正常使用的号码(不欠费,可以接收到系统信息的),点击获取验证码待验证码发送手机后填写。注册完成。


4、返回登陆系统输入用户名密码登陆点击学籍查询考生号即为高考准考证号码。退出系统


注:考生号码为14位比高考准考证号码多5位其中加入了高考年份及所在地区号码,不影响填补学籍系统。
扩展资料
1、考生号,全国统一是14位,其中前两位是年份代码,3~8位是考区代码,第9位是秋季高考代码。
考生号不是准考证号。准考证上应有考生照片,考生号等重要信息。若考场与考生号不相吻合,则应立即通知监考人员等有关人员,否则可作废成绩。
2、中国高等教育学生信息网 依托中心建立的集高校招生、学籍学历、毕业生就业和国家助学贷款学生个人信息一体化的大型数据仓库,开通了学历查询系统、学籍学历信息管理平台、“阳光高考”信息平台、硕士研究生网上报名和录取检查系统、国家助学贷款学生个人信息系统、学历认证网上办公系统、就业频道等多套电子政务系统和社会信息服务系统。
2008年,中心基于新形势下转变政府职能,加强公共服务,全面服务大学生就业的需要,又开通了全国大学生就业公共服务立体化平台。

参考资料来源:搜狗百科:考生号
参考资料来源:搜狗百科:学信网

考上研究生后才确定研究的方向的吗?

研究生录取以后,一般有两种方式确定自己的研究方向。一是由学校分配导师,导师的研究方向决定研究生的研究方向;二是双向选择,即学生和导师都有选择权,现在很多学校采取这种方式。学生选导师并经导师同意,则可确定研究方向。因此要求学生需充分了解考取专业的各位导师的研究方向和研究能力,结合自己的兴趣爱好、研究水平、考试成绩等,慎重选择导师。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