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间安全生产培训会怎么开
车间安全生产培训会的方法
安全教育培训的方法可以采用定期培训和经常性的安全教育培训。
(1)定期安全教育培训
定期的安全教育培训可以培训班的形式开展。培训班的内容应注重安全理论和生产实际相联系,结合事故案例分析,全面提高班组员工的安全知识、安全意识、安全技能。对班组长还应增加班组管理知识方面的培训。
对班组长的定期培训一般应每季度进行1次;对员工的定期培训至少半年1次。培训时间不得少于40学时;进行考试并对培训效果作出评价,以实现改进。
(2)经常性的安全教育
根据安全生产的需要,经常性的安全教育培训着重于生产实际,做到:
①在班组中开展“一讲话、三做到”,即:认真开好班前会,进行班前安全讲话,班前做到劳保着装符合安全规定,班中做到影响安全生产的问题和隐患能够及时发现和整改,班后做到好人好事认真总结和交接。
②要求班组员工在操作前做到“一想、三确认”,即:想一想操作对自己、对他人有什么危险;确认操作程序是否符合规定、安全措施是否到位,确认工具和操作条件是否符合安全要求,确认遇到险情时应急措施是否明确可行。
③在生产装置施工和检修作业前进行安全措施交底。
④开展岗位“五清楚”活动:即清楚本岗位职责;清楚本岗位操作程序;清楚事故应急预案;清楚身边的危险源;清楚身边的隐患和控制对策。
⑤对于发生事故,按照事故处理“四不放过”原则,认真组织事故分析会,分析造成事故的原因、责任、教训,制定防范事故重复发生的措施。
⑥组织岗位员工开展生产现场的危害识别、评价并制定管理控制措施,设立警示标志,实施对危害的分级动态管理,将消除事故隐患于萌芽状态;
⑦进行岗位技术练兵、事故应急预案演练,熟悉岗位操作程序,消除不安全行为,提高事故应急处理能力。
⑧开展每周一次的班组安全学习(活动),总结上周安全生产情况,安排部署本周工作中应注意的安全事项。
经常性的安全教育培训还可以采用板报、观看图片展览、参加安全知识竞赛、观看安全教育录像、组织事故案例学习、分析和讨论等多种方式进行。
基层车间的安全教育培训工作需要长期不懈地坚持和努力。通过对员工进行安全教育培训,普及安全生产知识,提高其安全意识和安全生产技能,才能有效推进企业的安全生产工作,从而建立起以“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安全生产观念,实现安全生产。
班组长培训的作用是?
班组长培训的作用:
班组长是企业生产中的主要负责人,他们的管理直接影响着企业的生产,好的管理可以促进生产的进行,不好的管理会制约甚至是阻碍企业的发展,面对这样的情况企业要加强对班组的培训,对班组长的培训是必不可少的。
方法/步骤:
班组长的培训中,部分企业培训主管上课前要求在6或12个小时的培训中既要把整个生产管理培训全面系统的讲完,又要求在课程中讲授沟通与激励技巧,甚至还要求讲授企业文化建设。总之,这些培训主管认为,培训内容越全面,培训效果也就越好。
着重讲授以下几项内容:
1、班组长一日管理:班组长的工作重点为做好日常管理,日常管理系每天重复做一些简单和容易的事情。但是,正如同海尔CEO张瑞敏所说:"简单的事情天天做好就不简单,容易的事情天天做对就不容易".日常管理是班组长管理最基础的也是最重要的内容,班组长如何做好班前的准备,如何做好班中的控制,如何做好班后的掌握,决定到整个生产运作的成败。
2、做好下属,辅助上司:很多班组长不是给上司解决问题,而是给上司"制造"问题。在这一个章节中,笔者总会反复强调自己的一句"名言":"请示工作要拿方案,汇报工作要讲结果,布置工作要讲流程".对那些"老油条"式的班组长,确实具有指点迷津的"药效".
3、员工教导与培育:大部份班组长是由员工或技术员晋升,往往当了班组长却不知道自己要做什么(身在其职,不谋其政),或还是继续保留做员工时的工作习惯,使班组管理处于"无政府"状态。管理大师彼得·德鲁克说:"把管理者与员工区分的第一功能是教导别人".班组长往往自己"能干",而底下的员工却"不能干",导致这一局面的根本原因是班组长缺少"教导方法".尤其是员工流失率日益上升的今天,班组长的教导方法是否得当对生产现场的质量与效率影响深远。
4、生产与品质管理:在生产管理中,笔者着重强调的是六个字:"节拍、瓶颈、平衡";课程中采用形式多样的教学方法,让学员对这6个字"刻骨铭心".在质量管理中,笔者特别诠释的是12个字:"源头检查、自主检查、员工互检",通过实际案例剖析、角色演练,让这12个字对班组长起到醍醐灌顶的作用。
5、企业一定要打造出自己的班组长,这样才能促进企业的快速发展,企业需要有实力的班组长带领企业员工来做事,这样企业才能有一个好的发展。
注意事项
班组长自己也要有意识的去培养自己各方面的素质,这样才能发挥自主性去管理公司,取得的管理效果也是很好的,企业一定要培训好班组长,这样企业才能在他们的正确带领下快速的发展起来。
管理学案例分析:赵副厂长该怎么办?。。。急急急
1 没有一视同仁
案例中明确指出:
这样一来,工人的奖金额大大超过了工资,使其他班、其他车间的工人十分不满。
为何会产生不满?
试点是如何挑选的?自愿参加?还是强制性点名?
有必要向其他车间的的员工提供平等或自愿的参与机会。 并且, 应该适当披露一旦试点成功,工厂对薪酬调整的计划
2 为何不继续调查?
第一次蹲点后“他发现工人劳动积极不高,主要原因是奖金太低,所以每天产量多的工人生产二十几只零件,少的生产十几只零件.”
那经过“修改了奖励标准,每天超过30只零件后,每生产一只零件奖励0.5元”调整后,工人生产积极性降低的原因,又是什么呢?
3 Plan B
试点试点,一定要有参照对比组。既然甲班是生产20个后提成0.5, 为何不能在乙班试点“生产30个后提成0.7”呢?
如果我是厂长?
1 财务调研:
按照每个工人生产20个零件后,每个提成0.5元一日生产50件的情况进行压力预算,检测若果全厂员工在此生产能力下,薪酬机制是否会对工厂现金流造成影响
2 质量监控:
监控产量提升后,产品质量是否有波动。不排除部分工人急功近利
3 将初步薪酬调整成果进行实践试用,但不适宜铺开
将 “ 超过20只零件后,每生产一只零件奖励0.5元” 推广到全厂,但各车间单位的员工需通过自愿报名确定是否参与到该薪酬调整中,若不参与的,工厂也可以按“最少的每天生产29只零件”的情况下产生的提成进行补贴,减少员工间的妒忌与摩擦。
自愿报名参与薪酬调整试行的员工,如果产品合格率不合符公司要求或下降,将被强行推出试行计划,以便保证产品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