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机化学】醇、醛、酮的鉴别
1、加银氨溶液,己醛发生银镜反应,其余无现象;
加I2/NaOH,2-己醇和2-己酮发生碘仿反应,有黄色沉淀生成,3-己酮没有;
加金属钠,2-己醇有气泡放出,2-己酮没有。
。。。。。。。。。。。。。。。。。。。。。。。。。。。。
不同的酮类化合物主要是看是否为甲基酮(CH3CO-R),甲基酮可发生碘仿反应,而在甲基酮中,脂肪族的甲基酮还可以与饱和NaHSO3溶液反应生成无色结晶,芳香族的甲基酮不行。
2、加银氨溶液,乙醛和丙醛有银镜生成,而乙醇和丙酮没有。
①对于乙醛和丙醛,加I2/NaOH,乙醛可发生碘仿反应,生成黄色沉淀,丙醛不行;②对于乙醇和丙酮,加金属钠,乙醇放出气泡,丙酮没有。
。。。。。。。。。。。。。。。。。。。。。。。。。。。。。。。。。
不同醛的鉴别主要使用的试剂有银氨溶液(又叫托伦试剂)、斐林试剂、希夫试剂等。所有的醛都可与托伦试剂反应生成银镜,脂肪族醛可与斐林试剂反应一般得到砖红色沉淀(甲醛得到铜),芳香族醛不与斐林试剂反应。所有的醛可与希夫试剂显色,其中甲醛显色后加硫酸不消失,其他消失。
这个有机物的分子式怎么数氢原子?求技巧谢谢。。。。。。
一般考试给的有机物一般不复杂,直接数就能出来了,但是注意啊但是!!!有的考试确实会给你一个很复杂的有机物,要你写出化学式(当年我就遇到过),碳原子至少20个以上,还有氧氮卤素原子。。。那样数确实麻烦,有时候还怕数错,数一遍又一遍,还不放心,自从有了不饱和度算法以后,再也不用担心了,听我细细道来,做好笔记哦!!!
以下是不饱和度算法和我的一些经验:
首先我们考虑只含有碳氢的有机物,给你一个有机物CnHm,求不饱和度,此有机物饱和的形式为CnH2n+2即碳原子数目相同的烷烃,在有机物饱和的情况下每少2个H,记为1个不饱和度(Ω),那么CnHm的不饱和度为(2n+2-m)/2=n+1-m/2
一般题目给我们的结构式中各个原子之间会成单键,双键,三键,成环,(甚至还会成立体封闭的结构笼状结构和多面体,这个一般用到的少,你先别看,留到最后看)
我们根据这些结构可以马上算出此有机物的不饱和度:
单键不算不饱和度,一根双键算1不饱和度,一根三键算2不饱和度,成一个环算1不饱和度,苯环算4不饱和度(其实可以看成是3根双键加1个环),(立体封闭结构的不饱和度等于面数减1,这个用的少,先看下面的吧)
上面的公式只是让你理解什么是不饱和度的,和怎么算的。好了碳原子数目少,不饱和度算法没有优势,不如去数,但是!!!碳原子数目一多结构一复杂,这种算法会非常方便!!!比如,给你一个有机物的结构式,有十几二十个碳原子,还有环啊双键三键苯环之类的,我们要做的是:
第一:数碳原子数目,假如为n个,此有机物的饱和形式为CnH2n+2(即相同碳原子数的烷烃)
第二:数不饱和度,根据公式不饱和度Ω=双键数+三键数×2+环数+苯环数×4=m
第三:进行氢原子计算得出有机物分子式:1个不饱和度相当于在饱和情况下少2个H,碳原子数不变为n,氢原子数为2n+2-2m,有机物分子式为CnH2n+2-m
如果有机物中有卤素原子,氧,氮的话:
卤素原子成单键都可以看做氢原子,即上面氢原子数为2n+2-2m再减去卤素原子数目为最终氢原子数目;氧原子成2根单键计算时不需考虑进去,图上数得几个氧原子直接加到有机物分子式里面;氧原子成双键看成1个不饱和度
氮原子复杂一点,有的难题会出现,我单独来讲,一个氮原子若成3根单键,可以看做是将此氮原子插入到原有机物的1根单键之中,那么此氮原子还能成1根键,即1个氮原子的引入使有机物有能力多连1个氢原子,我们计算的时候将上面氢原子数为2n+2-2m再加上氮原子数目为最终氢原子数目,若是氮原子成三键,如碳氮三键(氰基),则先计算2个不饱和度,然后按照上面计算的步骤即可
说了好多,然后我们看题,实战演练一遍,按我的步骤走,如你给出的图:
第一:数碳原子数目,图中为7个碳,此有机物的饱和形式为CnH2n+2,即C7H16,
第二:数不饱和度,图中有机物成1个环(1个不饱和度)+1个碳氧双键(双键即1不饱度)=2
第三:进行氢原子计算:氢原子数目为16-2×2(1个不饱和度少2个氢原子)=12,即C7H12,若此有机物含有氮和卤素原子也放到这一步,这一步只算氢原子数
第四:把前面算好的C7H12再加上其他原子数,这里只有6个氧,即C7H12O6
不放心再去数一遍吧,一般简单的有机物直接数,稍微复杂点的先数再算看是否一致,熟练的话计算很快的口算就能算出来,十分复杂的先只算,不放心最后所有题目做完检查的时候再数一遍,只要熟练,绝对万无一失!!!!!!!!
主要是算氢原子数,氢原子数出来了把其他的加上去就OK了,这里我总结了一个通式:
氢原子数=碳原子数×2+2-不饱和度×2-卤素原子数+氮原子数(这里的不饱和度包括了氧成双键和氮成三键的情况)
希望能帮到你!!!纯手打!!!望采纳!!!不懂可以追问我!!!!!
有机化学的研究主要包括那几个方面
有机化学的研究主要包括三个方面:
1、研究对象:有机化合物和无机化合物之间没有绝对的分界。有机化学之所以成为化学中的一个独立学科,是因为有机化合物确有其内在的联系和特性。位于周期表当中的碳元素,一般是通过与别的元素的原子共用外层电子而达到稳定的电子构型的(即形成共价键)。
这种共价键的结合方式决定了有机化合物的特性。大多数有机化合物由碳、氢、氮、氧几种元素构成,少数还含有卤素和硫、磷、氮等元素。因而大多数有机化合物具有熔点较低、可以燃烧、易溶于有机溶剂等性质,这与无机化合物的性质有很大不同。
在含多个碳原子的有机化合物分子中,碳原子互相结合形成分子的骨架,别的元素的原子就连接在该骨架上。在元素周期表中,没有一种别的元素能像碳那样以多种方式彼此牢固地结合。由碳原子形成的分子骨架有多种形式,有直链、支链、环状等。
在有机化学发展的初期,有机化学工业的主要原料是动、植物体,有机化学主要研究从动、植物体中分离有机化合物。19世纪中到20世纪初,有机化学工业逐渐变为以煤焦油为主要原料。合成染料的发现,使染料、制药工业蓬勃发展,推动了对芳香族化合物和杂环化合物的研究。
30年代以后,以乙烯为原料的有机合成兴起。40年代前后,有机化学工业的原料又逐渐转变为以石油和天然气为主,发展了合成橡胶、合成塑料和合成纤维工业。由于石油资源将日趋枯竭,以煤为原料的有机化学工业必将重新发展。当然,天然的动、植物和微生物体仍是重要的研究对象。
用最精炼的一句话概括有机化学的研究对象,就是“如何形成碳碳键”。有机化学是碳的化学,有机化学的内容说白了就是研究怎么搭建碳原子的大厦(或者小厦)。因为对人们有用处的有机分子一般是大而复杂的,而人们能随意支配和轻易获得的原料往往是小而简单的。
2、研究成果:天然有机化学主要研究天然有机化合物的组成、合成、结构和性能。20世纪初至30年代,先后确定了单糖、氨基酸、核苷酸、牛胆酸、胆固醇和某些萜类的结构,肽和蛋白质的组成;30~40年代,确定了一些维生素、甾族激素、多聚糖的结构,完成了一些甾族激素和维生素的结构和合成的研究;
40~50年代前后,发现青霉素等一些抗生素,完成了结构测定和合成;50年代完成了某些甾族化合物和吗啡等生物碱的全合成,催产素等生物活性小肽的合成,确定了胰岛素的化学结构,发现了蛋白质的螺旋结构,DNA的双螺旋结构;
60年代完成了胰岛素的全合成和低聚核苷酸的合成;70年代至80年代初,进行了前列腺素、维生素B12、昆虫信息素激素的全合成,确定了核酸和美登木素的结构并完成了它们的全合成等等。
有机合成方面主要研究从较简单的化合物或元素经化学反应合成有机化合物。19世纪30年代合成了尿素;40年代合成了乙酸。随后陆续合成了葡萄糖酸、柠檬酸、琥珀酸、苹果酸等一系列有机酸;19世纪后半叶合成了多种染料;
20世纪40年代合成了DDT和有机磷杀虫剂、有机硫杀菌剂、除草剂等农药;20世纪初,合成了606药剂,30~40年代,合成了一千多种磺胺类化合物,其中有些可用作药物。
3、研究方法:有机化学研究手段的发展经历了从手工操作到自动化、计算机化,从常量到超微量的过程。
对光合作用做更深入的研究和有效的利用,是植物生理学、生物化学和有机化学的共同课题。有机化学可以用光化学反应生成高能有机化合物,加以贮存;必要时则利用其逆反应,释放出能量。另一个开发资源的目标是在有机金属化合物的作用下固定二氧化碳,以产生无穷尽的有机化合物。这几方面的研究均已取得一些初步结果。
其次是研究和开发新型有机催化剂,使它们能够模拟酶的高速高效和温和的反应方式。这方面的研究已经开始,今后会有更大的发展。20世纪60年代末,开始了有机合成的计算机辅助设计研究。今后有机合成路线的设计、有机化合物结构的测定等必将更趋系统化、逻辑化。
扩展资料:
有机化合物中一般含有碳、氢元素,有的还有氧、氮、磷、硫、卤素等。这些元素的种类虽然远不如无机化合物所含的多,但是有机化合物的种类远比无机化合物来的多,性质也有很大区别,普遍存在异构现象,可以按几种方式进行分类:
1、按照有机化合物碳骨架的不同,可分为开链化合物、碳环化合物和杂环化合物。
2、根据不饱和程度的不同,可分为饱和脂肪族化合物、不饱和脂肪族化合物和芳香化合物。
在按照有机化合物分类学习过系统一遍有机化学之后,我们可以发现很多不同官能团有机化合物总是会沿着相似的反应路径,生成同一种中间体或类似的产物。这些反应的路径称为反应机理,常见有机反应机理有四种基本类型:极性机理,自由基机理,周环机理,金属催化或以金属为媒介的机理。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有机化学 (化学分支学科)
有机化学是尹冬冬的好,还是邢其毅的好?
尹冬冬是师范类的有机化学,比较简单,它的主要特点是反应和机理分开讲,有点类似于胡宏纹的3版、4版。
邢其毅比较难,历年来被公认为有机化学最经典的教材。但由于知识量大,编排显得有点乱。
我不知道你干什么用,如果考化学竞赛,一般要求的话,尹冬冬其实足够了。当然你要冲击决赛,那还是邢其毅吧。如果你时间充裕,可以先看尹冬冬打基础,然后用邢其毅作为提升。
在做有机化学实验时,蒸馏操作与回流操作都应注意哪些问题
(1)在蒸馏烧瓶中放少量碎瓷片,防止液体暴沸。
(2)温度计水银球的位置应与支管口下端位于同一水平线上。
(3)蒸馏烧瓶中所盛放液体不能超过其容积的2/3,也不能少于1/3。
(4)冷凝管中冷却水从下口进,上口出。
(5)加热温度不能超过混合物中沸点最高物质的沸点。
(6) 控制好加热温度。如果采用加热浴,加热浴的温度应当比蒸馏液体的沸点高出若干度,否则难以将被蒸馏物蒸馏出来。加热浴温度比蒸馏液体沸点高出的越多,蒸馏速度越快。但是,加热浴的温度也不能过高,否则会导致蒸馏瓶和冷凝器上部的蒸气压超过大气压,有可能产生事故,特别是在蒸馏低沸点物质时尤其需注意。一般地,加热浴的温度不能比蒸馏物质的沸点高出30℃。整个蒸馏过程要随时添加浴液,以保持浴液液面超过瓶中的液面至少一公分。
(7) 蒸馏高沸点物质时,由于易被冷凝,往往蒸气未到达蒸馏烧瓶的侧管处即已经被冷凝而滴回蒸馏瓶中。因此,应选用短颈蒸馏瓶或者采取其它保温措施等,保证蒸馏顺利进行。
(8) 蒸馏之前,必须了解被蒸馏的物质及其杂质的沸点和饱和蒸气压,以决定何时(即在什么温度时)收集馏分。
(9) 蒸馏烧瓶应当采用圆底烧瓶。沸点在40-150℃的液体可采用150℃以上的液体,或沸点虽在150℃以下,对热不稳常压的简单蒸馏。对于沸点在定、易热分解的液体,可以采用减压蒸馏和水蒸汽蒸馏。
化学结构式中,为什么有的键是实线,有的是虚线,有的是三角形?
表示前后关系,实线三角表示向纸面外,虚线三角表示向纸面里,其他的不表示代表不需要区分。
在化学中,是指有着相同分子式的分子;各原子间的化学键也常常是相同的;但是原子的排列却是不同的。也就是说,它们有着不同的“结构式”。
许多同分异构体有着相同或相似的化学性质。同分异构现象是有机化合物种类繁多数量巨大的原因之一 。同分异构体的组成和分子量完全相同而分子的结构不同、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也不相同 。
扩展资料:
结构式用“-”、“=”、“≡”分别表示1、2、3对共用电子;用“→”表示1对配位电子,箭头符号左方是提供孤对电子的一方,右方是具有空轨道、接受电子的一方。
由于有机化合物中存在着同分异构现象,因此一个分子式可能代表两种或两种以上具有不同结构的物质。在这种情况下,知道了某一物质的分子式,常常可利用该物质的特殊性质,通过定性或定量实验来确定其结构式。
结构式不同而化学式相同不一定是同一种物质,其性质也往往不一样。比如各种有机物的同分异构体,化学式相同,但是结构式不一样,就显示出性质的差异。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结构式
有机化学中ZE异构与顺反异构有啥区别
有机化学中ZE异构与顺反异构区别为:原子序数不同、基团不同、异构体不同。
一、原子序数不同
1、ZE异构:ZE异构组成双键的两个碳原子仁连接的原子或基团,原子序数较优的位于双键平面另一侧。
2、顺反异构:顺反异构组成双键的两个碳原子仁连接的原子或基团,双键平面两侧原子序数相同。
二、基团不同
1、ZE异构:ZE异构不存在连接四个完全不同基团的可能性。
2、顺反异构:顺反异构存在连接四个完全不同基团的可能性。
三、异构体不同
1、ZE异构:ZE异构不适用于因脂环引起的异构体。
2、顺反异构:顺反异构适用于因脂环引起的异构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