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菜单
首页 >  » 正文

试述分泌蛋白的合成,加工,转运过程 遗传题a、b、c三基因连锁图如下

试述分泌蛋白的合成,加工,转运过程

将每一种细胞浆中新生的多肽链引导到它特异部位的过程叫做蛋白质靶向(protein targetion) 或蛋白质分拣 (protein sorting)。细胞浆中蛋白质最终有二种归宿,一是运送到细胞外,叫作分泌性蛋白质。第二是留在细胞内或分配到膜结构上,某个细胞器中或是进入细胞核内。无论它们去哪儿,一般认为新生的蛋白质一级结构或高级结构中都会有一些到哪儿去的信息,就像信封上的邮政编码一样,这些信息就叫做分拣信号(sorting signal),细胞内合成的分泌性蛋白质,在多肽链的N端常常是由20-30个氨基酸组成的序列,这段序列的N端多是几个碱性氨基酸,中间一段是几个疏水氨基酸,这段序列就叫做信号肽(signal peptide),它们的作用是引导分泌性蛋白质从粗面内质网进入内质网腔,然后它被在内质网膜中的信号肽酶切除,所以成熟分泌性的蛋白质的N端没有信号肽的序列。下面是几个蛋白质的信号肽序列:

点击后看大图

人胰岛素原 MALWMRLLPLLALLALWGPDPAAAFVN

牛白蛋白原 MKWVTFISLLLFSSAYSRGV

人r干扰素  MKYTSYILAFQLCIYLGLSGCYC

核糖体上合成了多肽链N端的信号肽以后,它怎样带着新生肽进入内质网腔内呢?请看下图

点击后看大图

首先胞浆中有一种由多种蛋白质和小RNA分子组成的颗粒,叫做信号识别颗粒(SRP),当多肽链N端的信号肽刚出生时,SRP 就结合上去,形成了信号肽-SRP-核糖体的复合物,此复合物中的SRp能与内质网膜上的SRP受体结合,而核糖体也与内质网膜上的易位子(translocon)结合,此时核糖体上的多肽链已进入内质网腔内,并在继续延长多肽链,而它N端的信号肽被内质网膜上的信号肽酶切除,完成了信号肽的使命,多肽链N端(信号肽)以后的部分实际上是在内质网腔内完成的,还在合成中的多肽链又和分子伴侣蛋白结合,折叠成具有特定空间结构的蛋白质。

2.成熟蛋白质的转移与分泌

分泌性蛋白质在内质网腔内折叠成具有一定空间结构的蛋白质,随着内质网膜性结构内陷将分泌性蛋白质包裹起来形成一个独立的小泡(vesicle),这个小泡又和高尔基体融合,将分泌性蛋白质带入高尔基体,在高尔基体腔内,分泌性蛋白质可进行糖基化,脂酰化等化学修饰,然后形成分泌小泡,与细胞膜融合,蛋白质被分泌到细胞外。

内质网腔中还有许多蛋白质是不分泌出去的,例如PDI就属于这种,这类蛋白质的羧基端都有几个保守性很强的氨基酸,KDEL,这就是内质网中常驻蛋白质的分拣信号,有了这个信号,这个蛋白质就不会被分泌出去,而是保留在内质网中,如果用基因工程的方法将KDEL序列放在分泌性蛋白质中,那么可以看到原本被分泌出去的蛋白质,由于KDEL的存在而留在内质网中了。

二、转移到细胞核或其它细胞器

胞浆中游离的核糖体上合成的多肽链,包括染色体中的组蛋白,核基质中的蛋白质,RNA聚合酶,DNA聚合酶等等,它们必须通过核膜的核孔进入细胞核,这些蛋白质中存在核定位信号,是一段富含碱性氨基酸残基的序列,这也属于一种分拣信号。 

遗传题a、b、c三基因连锁图如下

补充一下啊,是不是让求AbC/aBc*abc/abc的子代基因型啊?如果是的话,可以按照以下步骤计算
AbC/abc, aBc/abc, ABc/abC, Abc/abc , aBC/abc, abc/abc, ABC/abc。
前两个为亲本基因型,占68.8%,之后两个占10%,再后两个占20%,最后两个为双交换类型占1.2%。可以根据公式:并发系数=实际双交换率/理论双交换律,理论双交换律=两个单交换率的乘积(本题的两个单交换率分别为10%和20%),亲本型比例+单交换比例+双交换比例=1来进行计算。

影响考马斯亮蓝法测定蛋白质的因素有哪些

在酸性条件下,考马斯亮兰G-250染料与蛋白质疏水区结合,导致最大吸收峰由465 nm 变为595 nm,同时颜色也由棕色变为蓝色,该蓝色化合物颜色的深浅与蛋白质浓度的高低成正比关系。将蛋白质样品或稀释的BSA 与Bradford试剂混合,测量在595 nm处的吸收值,在建立由一系列稀释的BSA建立的标准曲线的情况下,蛋白质的浓度可以根据标准曲线而确定。
考马斯亮蓝G-250(Coomassie brilliant blue G-250)测定蛋白质含量属于染料结合法的一种。在游离状态下呈红色,最大光吸收在488nm;当它与蛋白质结合后变为青色,蛋白质-色素结合物在595nm波长下有最大光吸收。其光吸收值与蛋白质含量成正比,因此可用于蛋白质的定量测定。蛋白质与考马斯亮蓝G-250结合在2min左右的时间内达到平衡,完成反应十分迅速;其结合物在室温下1h内保持稳定。该法是1976年Bradford建立,试剂配制简单,操作简便快捷,反应非常灵敏,灵敏度比Lowry法还高4倍,可测定微克级蛋白质含量,测定蛋白质浓度范围为0~1 000μg/mL,最小可测2.5μg/mL蛋白质,是一种常用的微量蛋白质快速测定方法。
考马斯亮蓝有G250和R250两种。其中考马斯亮蓝G250由于与蛋白质的结合反应十分迅速,常用来作为蛋白质含量的测定。考马斯亮蓝R250与蛋白质反应虽然比较缓慢,但是可以被洗脱下去,所以可以用来对电泳条带染色。
考马斯亮蓝法测定蛋白质含量流程:
该方法用于大多数蛋白质的定量是比较精确的,但不适用于小分子碱性多肽的定量。如核糖核酸酶或溶菌酶。去污剂的浓度超过0.2%影响测定结果。如TritonX-100、SDS、NP-40等。
1.Bradford浓染液的配制:将100mg考马斯亮蓝G-250溶于50ml 95%乙醇,加入100ml85%的磷酸,然后,用蒸馏水补充至1000ml,此染液放4℃至少6个月保持稳定。
2.标准曲线蛋白质样本的准备:尽量使用与待测样本性质相近的蛋白质作为标准品,例如测定抗体,可用纯化的抗体作为标准。如果待测样本是未知的,也可用抗体作为标准蛋白。通常在20ug—150ug/100ul之间绘制标准曲线。
3.将待测样本溶于缓冲溶液中,该缓冲溶液应与制作标准曲线的缓冲溶液相同(最好用PBS)。
4.按1:5用蒸馏水稀释浓染料结合溶液,如出现沉淀,过滤除去。
5.每个样本加5ml稀释的染料结合溶液,作用5~30min。染液与蛋白质结合后,将由红色变为蓝色,在595nm波长下测定其吸光度。注意,显色反应不得超过30min.
6.根据标准曲线计算待测样本的浓度。
注意:
考马斯亮蓝和皮肤中蛋白质通过范德华力结合,反应快速,并且稳定,无法用普通试剂洗掉。待一两周左右,皮屑细胞自然衰老脱落即可无碍。考马斯亮蓝显色法的基本原理是根据蛋白质可与考马斯亮蓝G-250 定量结合。当考马斯亮蓝 G-250 与蛋白质结合后,其对可见光的最大吸收峰从 465nm 变为 595nm。在考马斯亮蓝 G-250 过量且浓度恒定的情况下,当溶液中的蛋白质浓度不同时,就会有不同量的考马斯亮蓝 G-250 从吸收峰为 465nm 的形式转变成吸收峰为 595nm 的形式,而且这种转变有一定的数量关系。一般情况,当溶液中的蛋白质浓度增加时,显色液在 595nm 处的吸光度基本能保持线性增加,因此可以用考马斯亮蓝 G-250 显色法来测定溶液中蛋白质的含量。长期以来,人们一直习惯用 Lowry 法来测定蛋白质浓度, 但近些年来, 越来越多的人开始用考马斯亮蓝 G-250显色法来测定蛋白质浓度,与 Lowry 法相比,该方法具有下列优点:①方法简单,只需一种显色液。②反应迅速,只需一步反应,显色可在 5 min 之内完成。③干扰少,许多被认为对 Lorwy 法有干扰的物质(如糖、缓冲液、还原剂和络合剂)不影响该方法。尽管该方法有如此多的优点,但在实际应用中也有其缺点,如线性关系不很好,因此使用该方法测定蛋白质浓度时应特别注意。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