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基础理论知识试题
中医基础理论试题 【典型试题】 一、选择题 (一)A型题 1.学习中医学的入门课程是: A.医古文 B.中医基础理论 C.中医临床医学 D.中医预防医学 E.中国医学史 2.中医学是发源于哪个国家的传统医学: A.中国 B.日本 C.印度 D.埃及 E.古希腊 3.我国现存医学文献中最早的一部典籍是: A.《伤寒杂病论》 B.《黄帝内经》 C.《难经》 D.《神农本草经》 E.《温疫论》 4.下列哪部著作提出以解剖方法直接观察人体: A.《伤寒论》 B.《金匮要略》 C.《黄帝内经》 D.《神农本草经》 E.《难经》 5.中医学中成功运用辨证论治的第一部专著是: A.《黄帝内经》 B.《难经》 C.《神农本草经》 D.《伤寒杂病论》 E.《小儿药证直诀》 6.我国第一部药物学专著是: A.《本草纲目》 B.《新修本草》 C.《黄帝内经》 D.《千金要方》 E.《神农本草经》 7.药物的“四气”、“五味”是在哪部著作中首次提出的: A.《神农本草经》 B.《本草纲目》 C.《新修本草》 D.《难经》 E.《医学纲目》 8.最早提出“七情和合”药物配伍的著作是: A.《神农本草经》 B.《本草纲目》 C.《新修本草》 D.《难经》 E.《千金要方》 9.我国第一部病因病机证候学专著是: A.《黄帝内经》 B.《难经》 C.《诸病源候论》 D.《三因极一病证方论》 E.《温病条辨》 10.提出病因“三因学说”的医家是: A.巢元方 B.华佗 C.张仲景 D.陈无择 E.扁鹊 11.下列著名医家中被称为“寒凉派”的代表是: A.叶天士 B.张从正 C.刘完素 D.朱丹溪 E.李杲 12.下列著名医家中被称为“攻邪派”的代表是: A.李杲 B.李中梓 C.吴又可 D.张子和 E.王清任 13.下列著名医家中被称为“补土派”的代表是: A.叶天士 B.李东垣 C.李中梓 D.张介宾 E.朱丹溪 14.下列著名医家中被称为“养阴派”的代表是: A.朱震亨 B.李东垣 C.张从正 D.刘完素 E.吴鞠通 15.提出“百病多因痰作祟”的医家是: A.李中梓 B.朱丹溪 C.李东垣 D.张介宾 E.赵献可 16.倡“阳常有余,阴常不足”理论的医家是: A.刘完素 B.张子和 C.李东垣’ D.朱丹溪 E.张介宾 17.明确提出“肾为先天本,脾为后天本”的医家是: A.李中梓 B.赵献可 C.张介宾 D.李东垣 E.朱震亨 18.《温疫论》的作者是: A.叶天士 B.吴鞠通 C.薛生白 D.王孟英 E.吴又可 19.创“卫气营血”辨证的温病大家是: A.吴鞠通 B.吴有性 C.王孟英 D.叶天士 E.薛生白 20.创“三焦”辨证的温病大家是: A.叶天士 B.吴鞠通 C.薛生白 D.王孟英 E.余师愚 21.提倡中西汇通的医家是: A.吴有性 B.王清任 C.张锡纯 D.李中梓 E.王孟英 22.中医学认为人体的主宰是: A.心 D.肺 C.脾 D.肝 E.肾 23.中医学认为构成人体有机整体的中心是: A.命门 B.脑 C.五脏 D.六腑 E.经络 24.重视解剖,发展了瘀血致病理论的医家是: A.叶天士 B.王叔和 C.张介宾 D.王清任 E.李杲 25.中医诊治疾病,在辨病辨证和对症治疗中,主要着眼于: A.病 B.症 C.体征 D.证 E.病因 (二)B型题 A.《黄帝内经》 B.《难经》 C.《伤寒论》 D.《金匮要略》 E.《神农本草经》 1.以脏腑病机论杂病的著作是: 2.提出六经分经辨证治疗原则的著作是: 3.奠定中药理论体系的著作是: A.《古今图书集成·医部全录》 B.《医宗金鉴》 C.《证治准绳》 D.《医学纲目》 E.《千金要方》 4.清代国家组织编写的著作是: 5.明清时期集大成的著作中,系王肯堂所著者为: 6.明清时期集大成的著作中,系陈梦雷主编者为: A.“旦慧、昼安、夕加、夜甚” B.“春善病鼽衄” C.“平旦人气生,日中而阳气隆” D.东南湿热,西北燥寒 E.“天暑衣厚则腠理开,故汗出” 7.昼夜晨昏对人体生理的影响可反映为: 8.昼夜晨昏对人体一般疾病的影响多为: 9.季节气候对发病的影响可反映为: (三)D型题 1.秋冬气候寒凉,人体在生理上可反映为: A.江南地区,人体腠理多稀疏 B.北方地区,人体腠理多致密 C.阴盛则寒 D.皮肤致密,少汗多尿 E.阳气收敛,气血易趋于里 2.人与环境密切联系的体现是: A.人和自然界的统一性 B.社会的进步 C.人和社会关系密切 D.地区不同多发病不同 E.个人的社会地位改变 3.古人探求生命奥秘及人体与自然环境的关系,所采用的观察方法主要有: A.宏观观察法 B.微观观察法 C.直接观察法 D.试探法 E.整体观察法 (四)X型题 1.中医学独特理论体系的特征是: A.治未病 B.以整体观念为主导思想 C.以辨证论治为诊疗特点 D.以精气阴阳五行学说为哲学基础 E.以精气血津液及脏腑经络的生理病理为基础 2.明代提出命门学说的医家是: A.李中梓 B.张景岳 C.赵献可 D.吴又可 E.王肯堂 3.温病学理论源于: A.《温疫论》 B.《三因极一病证方沦》 C.《内经》 D.《伤寒杂病论》 E.《难经》 4.常被称为“中医四大经典”的著作是: A.《难经》 B.《内经》 C.《伤寒杂病论》 D.《神农本草经》 E.《干金要方》 5.人和自然界的统一性包括: A.社会制度对人体的影响 B.季节气候对人体的影响 C.地区方域对人体的影响 D.昼夜晨昏对人体的影响 E.社会的治和乱对人体的影响 6.人体是一个有机整体体现在: A. 形神一体观 B.五脏一体观 C.病理上相互影响、传变 D.“病在上者下取之” E.“从阴引阳,从阳引阴” 7.中医的“证”包括: A.病变的过程 B.病变的原因 C.病变的部位 D.病变的性质 E.邪正的关系 8.哪些著作的成书是中医学理论体系初步形成的标志: A.《诸病源候论》 B.《伤寒杂病论》 C.《黄帝内经》 D.《难经》 E.《神农本草经》 二、填空题 1.我国现存最早的医学巨著是 。 2.我国第一部脉学专著是 。 3.《伤寒杂病论》即后世的 和 。 4.中医学第一部病因病机证候学专著是由 代医家 等编著。 5.温病学理论源于 、 、 等书。 6.中医学的基本特点是 、 。 7.中医学包括 、 、 三部分。 8.中医学理论体系形成的基础与方法有 、 、 、 四大方面。 9.昼夜的变化对疾病的影响,多呈旦 、昼 、夕 、夜 。 10. 是中医诊疗理论体系的一大特点。 11.中医把人体看成一个以 为主宰, 为中心的整体;同时认为人和 以及 有密切联系,也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 12.人体自身生理上的整体性,主要体现于 、 两大方面。 13.人身之“三宝”中, 精为 ,气为 ,神为 。 三、判断题 1.证,是机体在疾病发展过程中的病理概括。 ( ) 2.中医认识治疗疾病,着眼于辨证而不辨病。 ( ) 3.个人社会地位的改变对健康造成的影响也属于整体观念的范畴。 ( ) 4.中医在认识疾病的过程中,首先着眼于整体。 ( ) 5.吴有性著《瘟疫论》,创“戾气”说。 ( ) 6.秦医医和提出了“六气病源说”。 ( ) 7.人身之“三宝”即精、气、神 。 ( ) 四、名词术语解释 1.中医学 2.整体观念 3.百骸 4.人气 5.证 6.辨证论治 7.同病异治 8.异病同治 9.五脏一体观 10.形神一体观 五、简答题 1.何谓中医学理论体系?其特征是什么? 2.《黄帝内经》的主要内容有哪些?其主要成就是什么? 3.《伤寒杂病论》的主要成就是什么? 4.中医学的学科属性是什么? 5.简述形与神各自的含义及二者的关系。 6.何谓中医基础理论?其课程的主要内容有那些? 7.中医学理论的创新思路主要可概括为几个方面? 8.现代中医学理论发展的特点是什么? 9.自然环境对人体生理的影响如何? 10. 简述辨证的具体内容。 11.辨证与论治有何联系? 六、论述题 1.如何理解中医学的整体观念?有何指导意义? 2.病、症、证的含义有何不同?三者之间的关系如何? 3.你对中医学的学科属性是如何认识的? 4.试述中医学理论体系是如何形成的? 5.如何理解人体是一个有机整体? 6.怎样理解人与自然环境的统一性? 7.如何理解人与社会环境的统一性? 8.如何理解辨证与辨病的关系? 试 题 答 案 一、选择题 (一)A型题 1.B 2.A 3.B 4.C 5.D 6.E 7.A 8.A 9.C 10.D 11.C 12.D 13.B 14.A 15.B 16.D 17.A 18.E 19.D 20.B 21.C 22.A 23.C 24.D 25.D (二)B型题 1.D 2.C 3.E 4.B 5.C 6.A 7.C 8.A 9.B (三)D型题 1.DE 2.AC 3.CE (四)X型题 1.BCDE 2.BC 3.CDE 4.ABCD 5.BCD 6.ABCDE 7.BCDE 8.BCDE 二、填空题 1.《黄帝内经》 2.《脉经》 3.《伤寒论》《金匮要略》 4.隋 巢元方 5.《黄帝内经》 《难经》 《伤寒杂病论》 6.整体观念 辨证论治 7.中医基础理论 中医预防医学 中医临床医学 8.有利的社会文化背景 医药知识的积累 对人体生命现象和自然现象的观察 古代哲学思想对医学的渗透 9.慧 安 加 甚 10.辨证论治 11.心 五脏 自然界 社会环境 12.五脏一体观 形神一体观 13.基础 动力 主宰 三、判断题 1.× 2.× 3.√ 4.√ 5.√ 6.√ 7.√ 四、名词术词解释 1. 是发祥于中国古代的研究人体生命、健康、疾病的科学。它具有独特的理论体系、丰富的临床经 验和科学的思维方法,是以自然科学知识为主体、与人文社会科学知识相交融的科学知识体系。 2.整体就是统一性和完整性。整体观念又叫统一整体观,即中医学关于人体自身的完整性及人与自然、社会环境的统一性的思想。 3.骸,泛指骨骼。百骸,指全身骨骼。 4.指人体具有生机的阳气。 5.是机体在疾病发展过程中某一阶段或某一类型的病理概括。由症状和体征构成,包括病因、病位、病性及邪正关系。 6.辨证,就是将四诊(望、闻、问、切)所收集的资料、症状和体征,通过分析、综合,辨清疾病的原因、性质、部位,以及邪正之间的关系,概括、判断为某种性质的证候的过程。论治是在通过辨证思维得出证候诊断的基础上,确立相应的治疗原则和方法,选择适当的治疗手段和措施来处理疾病的思维和实践过程。 7.指同一疾病,可因人、因时、因地的不同,或处于不同的发展阶段,所表现的证候不同,因而治法亦异。 8.不同的疾病,在其发展过程中,出现相同的证,可采用同一方法治疗。 9.五脏一体观,即构成人体的各个组成部分在结构与功能上以五脏为中心,以心为主导的五个生理系统,是完整统一的整体。 10.形神一体观,又称“形与神俱”。指形体与精神相互依附,不可分割,形乃神之宅,神乃形之主,神必依附于形而存在。
上海中医药大学就业好吗?
学中医一定要边学习边实践,毕业了,我就会看病,可以开药店,那是最热门的,到处欢迎。学校是名牌,专业是一流,但是只有理论,不会看病,不会卖药,恐怕还是无法就业。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
(护理研究)试题
谢谢看下:化学分析1. 602计量院拥有代表国际先进水平的电磁兼容实验室,建有3米法电波暗室,同时满足军用、民用电磁兼容标准的要求;2 计量校准: 热学计量是涉及温度、热流、温度等相关物理量的测量科学,依据热学定律建立热学计量标准,开展各种测量仪表的校准,实现中低温,高温,光电高温,辐射温度和热流,温度等的量值传递或溯源。3.环境可靠性试验测试:高加速寿命试验:高加速寿命试验、高加速应力筛选试验 网址WEB。
训诂学试题及答案
全国2005年10月高教自考训诂学试题
时间:2005年12月21日16:25 我来说两句(0)
全国2005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训诂学试题
课程代码:00819
一、解释下列训诂术语(每小题3分,共15分)
1.之言
2.互训
3.为
4.读破
5.联绵词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
1.析言又称__________、__________,浑言又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训诂中用这两个术语来说明近义词的通别。
2.《尔雅》的前三篇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训诂的条例有三:一曰__________,二曰__________,三曰__________。
4.清代训诂大师孙诒让的代表作是__________。
5.魏晋南北朝出现了不少辞书类的训诂专书,主要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近人__________的__________一书,从语言学的角度对唐宋元明诗词曲中的特殊词语作了较为系统的考释研究。
7.复文是一种古书异例,其中同义字复用,有__________复用者,亦有__________复用者。
三、辨识下列各题解释的正误(正确的在题后括号内打“√”,错的打“╳”。每小题2分,共10分)
1.屈心而抑志兮,神高驰之邈邈。( )
志:帜字之借,旗帜。
2.静女其姝,俟我于城隅。爱而不见,搔首踟蹰。( )
爱:隐藏。
3.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
落英:坠落的(桃)花。
4.还似墙西紫荆树,残花摘索映高塘。( )
摘索:索取。
5.沛令闭城,欲诛萧、曹,萧、曹恐,逾城保高祖。( )
保:保障。
四、解释下列句子中带点的词(每小题2分,共20分)
1.何当倚虚幌,双照泪痕干。
2.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
3.国大乱,百姓恫恐。
4.张都监叫抬上果桌饮酒,又进了一两套食次。
5.终风解而雾散兮,陵迟而堵溃。
6.吉日兮辰良,穆将愉兮上皇。
7.百足之虫,死而不僵。
8.复与两钱散,成得药,去五、六岁。
9.未知即是《通俗文》,为当有异?
10.然其痛心疾首,恳恳必以逐满为职志者,虑不数人。
五、写出下列训诂学家的主要著作(每小题1分,共8分)
1.方以智
2.桂馥
3.刘熙
4.五臣
5.戴侗
6.郝懿行
7.蒋礼鸿
8.高诱
六、写出下列著作的作者及主要内容(每小题4分,共12分)
1.方言
2.经典释文
3.说文解字注
七、试对下文所运用的训诂方法作出具体分析说明(15分)
《楚辞·离骚》:“民好恶其不同兮,惟此党人其独异。户服艾以盈要兮,谓幽兰其不可佩。”案:户服犹被服,二字同义连文。篇首“扈江蓠与辟芷兮”王逸注云:“扈,被也。楚人名被为扈。”户即扈字,《艺文类聚》卷三十八,《事类赋》引即为扈服,从知户服即扈服,第传本之异耳。户字不当如家喻户晓解也。下文云:“览察草木其犹未得兮。”户服同义连文,犹览察以同义连文矣。且上云党人,户服即承党人而言,不当复以户为起词也。
2008年03月16日 星期日 16:12
训诂学试题
一、解释下列训诂术语(每题3分,共15分)
1.形训
2.互训
3.犹
4.读曰
5.当为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
1.我国的传统语言学(旧称小学)大体上包括三个部分,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所谓义疏,也是一种传注形式,其名源于六朝佛家的解释佛典,以后泛指__________。
3.学习和研究训诂学,应该采取正确的态度,它要求实事求是、无征不信。具体说来,应注意如下三点:一曰__________;二曰__________;三曰__________。
4.谓和谓之不同:使用谓之时,被释的词放在谓之的__________;使用谓时,被释的词放在谓的__________。
5.《一切经音义》有两种,一种的编者是__________,凡__________卷;另一种的编者是__________,凡__________卷。
6.王念孙、王引之,世称高邮王氏父子,称他们的四部主要著作为高邮王氏四种,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读破又称破字或易字,这个术语包含两个意思:其一是指用__________来改读古书中的__________。其二是指改变一个字原来的读音以表示意义的转变。
8.训诂的中心内容是释词,因此所谓__________,主要就是释词的方法。
三、辨识下列各题解释的正误(判断下列各题,正确的在题后括号内打“√”,错的打“╳”。每小题2分,共10分)
1.诸将微闻其计,以告项羽。( )
微闻:略略听到。
2.若跨有荆、益,保其岩阻。( )
保:依恃,凭仗。
3.察笃夭隐,孤寡存只。( )
笃:察。
4.杯觞引满从衣湿,墙壁书多任手顽。( )
从:随着。
5.牧童向日眠春草,渔父隈岩避晚风。( )
隈:躲在。
四、解释下列句子中带点的词(每题2分,共20分)
1.青云满眼应骄傲,白发浑头少恨渠。
2.凡地之道,阳为表,阴为里,直者为纲,术者为纪。
3.男儿欲作健,结伴不须多。
4.自莽为不顺时令,百姓怨恨,莽犹安之。
5.犹将销铄而挺解也。
6.遂令大奴字天育,别养骥子怜神骏。
7.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
8.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
9.平明跨驴出,未委适谁门。
10.杏花两株能白红。
五、写出下列训诂学家的主要著作(每小题1分,共8分)
1.郝懿行
2.刘熙
3.张揖
4.颜师古
5.郭璞
6.服虔
7.邢昺
8.桂馥
六、写出下列著作的作者及主要内容(每题4分,共12分)
1.周礼正义
2.方言
3.敦煌变文字义通释
七、试对下文所运用的训诂方法作出具体分析说明(15分)
《红楼梦》第二回《冷子兴演说荣国府》:“古人有云:百足之虫,死而不僵。如今虽说不及先年那样兴盛,较之平常仕宦之家,到底气象不同。”此僵字实为倒下之义,《说文》人部:“僵,偾也。”足部:“踣,僵也。”都是倒义。《搜神记》卷六“僵树自立”条:“哀帝建平三年,零陵有树僵地,围一丈六尺,长十丈七尺。民断其本,长九尺余,皆枯。三月,树卒自立故处。”前云僵,后云立,显证僵即倒仆之义也。《文选》卷52曹 《六代论》:“百足之虫,至死不僵,以扶之者众也。”李善注引《鲁连子》:“百足之虫,断而不蹶,持之者众也。”《方言》:“跌,蹶也。”是蹶亦有倒义。
我的训诂学没有过,今年要在考,你要把书里面的例子看会了,你就能过了,给你的试题只是一个模式,参考后就看书吧,考试都是考书上的。别放过书上任何一个角落和例子。
文献检索的目的及意义分别是什么
(1)文献信息检索是获取知识的捷径。掌握文献信息检索方法与技能,可以帮助人们快、准、全地获取所需知识,最大限度地节省查找时间,使文献信息得以充分的利用。
(2)文献信息检索是科学研究的向导。要进行有价值的科学研究,必须依赖文献检索,全面获取相关文献信息,及时了解各学科领域出现的新问题、新观点、以确定自己的研究起点和研究目标。
(3)文献信息检索是终身教育的基础。科技的迅速发展使知识的总量呈指数增长,而知识的陈旧速度也明显加快,这就要求人们具有终身教育的能力,这种能力在很大程度上就是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就是对新知识的敏感力和接受力,因而必须掌握文献信息检索的方法。终身学习的需要,是知识创新的需要。
英文论文中 使用中国的国家标准作为参考文献 格式如何?
直接按找发表中文论文格式的写就行了,看中文论文的时候,还不是有英文文献参考,德语文献参考,日语文献参考。。
8.标准
【格式】[序号]标准编号,标准名称[S].
【举例】
[14] GB/T 16159-1996, 汉语拼音正词法基本规则 [S]
至于格式,根据期刊的不同,形式也多样。最好的办法是:确定所投期刊后,在相应期刊类收索关键词chinese
或china patent,找到其在文献中如何写的,照搬就是。如该期刊没有,找其他期刊,找到,就随便照搬一个格式,一般没问题,有问题,编辑会给出纠正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