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菜单
首页 >  » 正文

考研,哪些学校比较容易? 跨专业考研要加试吗

考研,哪些学校比较容易?

总体而言,考研难度较大。
从2018年的数据来看,报考人数238万,而实际通过考研录取的人数,大约60万人。所以,考研的全国平均录取率较低,大约只有25%左右。




考研难度通常与学校层次具有一定程度的正相关关系,学校越好,往往难度越大。
这一点算是常识了,毕竟学校越好,则往往学历的含金量越高,市场认可度越高,难度自然往往也越大。具体来说,国内大学可以分为三个层次:
第一层次,普通大学。
这个层次往往指的是非985非211的双非大学,双一流评定后,也就指的是非双一流大学。这个层次的学校,大多数考研难度较低,很多学校和专业因为地域、名气、学科实力等多方面因素,使得研究生生源不是很好,所以往往考研的人数不是很多,考研难度不大,不少学校上国家线就能被录取,不少学校还需要调剂。不过,随着近几年考研越来越流行,这些学校的生源也在增加,特别是其中的佼佼者,比如以前很有影响力的东北财经大学、西南政法大学等,本身实力不逊于一般211,只是因为各种原因落选,它们的生源也很不错,考研也有一定难度。


第二层次,211和普通985。
这个层次考研相对较难,毕竟都是重点大学,学校实力、学科实力往往都很不错。很多强势211考研很有难度,比普通985难度往往还大。比如上海财经大学、中央财经大学、武汉理工大学等。当然,即便是同层次的学校,不同专业,考研难度差距依然很大,比如四川大学,其口腔学与机械专业的考研难度就天壤之别。不过总体而言,这个层次的学校属于难度较大的学校。
第三层次,国内一流名校,top15左右的学校。
这个层次属于国内的顶尖大学系列,内地最强的大学了,总体而言,名气大、学科强、生源好,考研难度自然较大。主要包括北大、清华、复旦、浙江大学、南京大学、中科大、上海交大、中国人民大学、武汉大学、中山大学、华中科技大学、西安交大、哈工大等学校。
当然,上面所说的三个层次只是粗略划分,实际情况比较复杂,考研不但要看学校,还要看专业。只是题主的问题是问的学校,所以对国内的大学作出了这样大致的粗略划分。具体报考,以实际的报考学校的情况和专业情况为准。学校不同,学科不同,专业不同,往往差异很大。

跨专业考研要加试吗

考研跨考需要根据报考学校的具体规则为准,建议关注报考学校官方网站。
跨专业考研加试只针对同等学力的考生。本科考研是不需要加试的,一般来说,只要是国家承认学历的本科毕业生,只要有本科证就可以正常参加初试、复试。
跨专业考研,就是在自己所学专业之外,选择与自己所学专业有关或是无关的非本专业课程,作为研究或是考研目标,进行的研究生考试复习,进行研究生考试的活动。
跨专业考研顾名思义,这个经常出现的词汇中,重要的是跨专业。考研是大学生或是已经工作的人,为求得自己的完善,或是为了规避严苛的社会竞争,选择的一种生活和学习方式。


扩展资料:
考研的学历条件要求:
1、国家承认学历的应届本科毕业生(含普通高校、成人高校、普通高校举办的成人高等学历教育应届本科毕业生)及自学考试和网络教育届时可毕业本科生,录取当年9月1日前须取得国家承认的本科毕业证书)。
2、具有国家承认的大学本科毕业学历的人员,要求报名时通过学信网学历检验,没通过的可向有关教育部门申请学历认证。
3、获得国家承认的高职高专毕业学历后满2年(从毕业后到录取当年9月1日,下同)或2年以上,达到与大学本科毕业生同等学历,且符合招生单位根据本单位的培养目标对考生提出的具体业务要求的人员。
4、国家承认学历的本科结业生,按本科毕业生同等学历身份报考。
5、已获硕士、博士学位的人员。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全国硕士研究生统一招生考试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跨专业考研

考研需要提前做什么准备?考研要考哪些?

(一)在选择学校和专业的时候,要面对几个问题:
1、我希望考上以后,读研出来,我的人生有什么样的转变?
2、报考哪个专业?这个专业能改变我的现状吗?
3、这个专业是我能潜心去继续学习的吗?
4、这个专业是否热门?历年的分数线是多少?
5、该报考哪个学校?我为什么要选择这个学校?
6、这个学校竞争激烈吗?
7、历年的分数线是多少?我有胜算吗?
(二)毕业证书是要报名现场确认的时候出具的。也就是10月份左右。
确认程序:
(1)考生持本人身份证(应届毕业生加学生证)、现役军人及军队文职干部证件和网上报名编号,由报考点工作人员查验;考生确认本人网报信息;
(2)考生按规定交纳报考费;
(3)报考点按规定采集考生本人图像信息
(三)达到什么程度就不好说了,考研除了复习到位,还有临考的时候心态也很重要。
总之考研是个辛苦的过程,需要耐力坚持!
祝你成功~!
2011年

化学专业考研四大化学都要考吗?

不都考,有些好学校确实是都考,就是化学综合,但是例如哈尔滨工业大学等等学校,它只考高分子化学、物理化学等等。
这个事情得看每个学校的招生简章而定的,不要怕啦。
希望能够帮到你

考研需要毕业证书吗?

如果是应届生参加考研,不需要提供毕业证。如果是往届生,则必须要提供本科毕业证书。因为现在考研要求本科毕业。
考研学历要求:
2. 考生的学历必须符合下列条件之一:
(1) 国家承认学历的应届本科毕业生;
(2) 具有国家承认的大学本科毕业学历的人员;
(3) 获得国家承认的大专毕业学历后经两年或两年以上(从大专毕业到录取为硕士生当年 9 月 1 日,下同),达到与大学本科毕业生同等学力,且符合招生单位根据本单位的培养目标对考生提出的具体业务要求的人员;
国家承认学历的本科结业生和成人高校应届本科毕业生,按本科毕业同等学力身份报考。

请问不同学校,考研某一门课程的的考研科目代码相同,是不是意味着这两个学校的考纲是相同的

我考的434,国际商务硕士,今年教育部新出的专业硕士。我搜了很多招生这个专业的单位的通知,参考书目都是统一的教育部给的《国际商务专业基础》考试科目命题意见。各个学校是在这个基础之上命题的。基本上近年的专业硕士不是在某个专业改变而来就是新增的,所以,招生的原专业或者招生的学院的真题等等可以拿来参考参考。我的就是企业管理改变过来的。总而言之,考试的主题是一样的,题目难易就肯定不同了。

所有考研的数学都一样吗?

不一样。
针对考研的数学科目,根据各学科、专业对硕士研究生入学所应具备的数学知识和能力的不同要求,硕士研究生入学统考数学试卷分为3种:其中针对工科类的为数学一、数学二;针对经济学和管理学类的为数学三。具体不同专业所使用的试卷种类有具体规定。
根据工学、经济学、管理学各学科、专业对硕士研究生入学所应具备的数学知识和能力的不同要求,硕士研究生入学统考数学试卷分为3种,其中针对工学门类的为数学一、数学二,针对经济学和管理学门类的为数学三。招生专业须使用的试卷种类规定如下:
一、须使用数学一的招生专业
1.工学门类中的力学、机械工程、光学工程、仪器科学与技术、冶金工程、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电气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信息与通信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网络工程、电子信息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土木工程、测绘科学与技术、交通运输工程、船舶与海洋工程、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兵器科学与技术、核科学与技术、生物医学工程等20个一级学科中所有的二级学科、专业。
2.授工学学位的管理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
二、须使用数学二的招生专业
工学门类中的纺织科学与工程、轻工技术与工程、农业工程、林业工程、食品科学与工程等5个一级学科中所有的二级学科、专业。
三、须选用数学一或数学二的招生专业(由招生单位自定)
工学门类中的材料科学与工程、化学工程与技术、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矿业工程、石油与天然气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等一级学科中对数学要求较高的二级学科、专业选用数学一,对数学要求较低的选用数学二。
四、须使用数学三的招生专业
1.经济学门类的各一级学科。
2.管理学门类中的工商管理、农林经济管理一级学科。
3.授管理学学位的管理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

考研需要考数学吗

汉语言文学(文学语言学文字学 )考研不考数学。
汉语言文学考研的专业研究方向有:汉语语法史、词汇学(含训诂学)、文字学。
考试科目:
① 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 201英语一 或202俄语 或203日语 或240法语 或241德语
③ 635语言学理论
④ 840汉语基础(含古代汉语、现代汉语)
复试笔试科目:汉语言文字学基础
同等学力加试科目:①写作②文学基础(含古、今、中、外)

扩展资料:
考研不需要考数学的专业
1、汉语言文学(文学语言学文字学 )
2、历史
3、哲学
4、新闻学
5、传播学
6、播音主持
7、采访编辑
8、管理类方面(企业管理 金融管理 工商管理要考数学;行政管理看情况而定)
9、图书管理学
10、劳动与社会保障
11、工业设计
12、服装设计
13、装潢设计(看学校而定)
14、园林设计(主要看农业学校而定)
15、艺术类(声乐、美术、体育)
16、医学类(看学校而定)
17、心理学(由学校而定 在应用心理学中 需要考统计学)
18、社会学
19、法律
20、生物科学(由学校而定)
21、英语(科技英语有的学校要考)
22、民族学
23、宗教学
24、公共管理
25、政治
26、地质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汉语言文学
参考资料:文法学院-考研不考数学的专业一览

考研缺考一科,其他科还能查成绩吗?

考研缺考一科,其他科还是能查到成绩的,缺考的一科成绩为0.目前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已经开通硕士研究生初试成绩查询网页,可以凭姓名、身份证号码登录后查询。
考研,即参加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考研首先要符合国家标准,其次按照程序:与学校联系、先期准备、报名、初试、调剂、复试、复试调剂、录取等方面依次进行。
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的初试通常于上一年的12月底或者当年的1月份进行,复试通常于当年的3—5月份进行,具体日期各高等院校自行安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