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菜单
首页 >  » 正文

考研政治试题:马克思说“自然界就它自身不是人的身体而言,是人的无机的身体。”多项 ...? 考研政治题世界是过程的集合体,意思是()

考研政治试题:马克思说“自然界就它自身不是人的身体而言,是人的无机的身体。”多项 ...?

人生活在自然中,是自然界千万中生命中的一种,也是自然界的一部分。 相关理论: 自在世界与人类世界的关系 1自在世界又称天然自然。从时间上看,自在世界是人类世界产生之前的自然界,是人类世界产生前的先在世界;从空间上看,自在世界又是人类活动尚未深入到的自然界,即尚未被人化的自然界。 2人类世界又称属人世界,它是在人类实践基础上形成的人化自然和人类社会的统一体。 3自在世界和人类世界的区别:自在世界是独立于人的活动或尚未被纳入到人的活动范围的自然界,其运动变化完全是自发的,一切都处在盲目的相互作用之中。 人类世界则与人的活动不可分离。人化自然是被人的活动所改造过的自然,它体现了人的需要、目的、意志和本质力量;人的社会关系则是人的活动的对象化。人类世界的独特性就是它的主体性及其对主体实践活动的依赖性。人类世界是人的实践活动的对象化,是人的对象世界。 4实践是自在世界和人类世界分化与统一的基础。 更多详情请点击"查看原帖"

考研政治题世界是过程的集合体,意思是()

答案B。强调世界是运动变化发展的。无数具体事物的有限运动构成整个世界的无限运动。我说的答案百分之百正确

设想脱离物质的运动必然导致( )。 A唯心主义 B形而上学唯物主义~

这道题就是选 A 呀!我刚查了2014考研政治大纲知识点解析 P12页 第一段。
设想不运动的物质才是导致形而上学的唯物主义! 这时否认了运动,但是承认物质,所以是形而上学!
题目中是否认了物质,只设想运动。也就是脱离了物质这个载体,去设想运动,当然是唯心主义。

为什么说劳动二重性是理解政治经济学的枢纽

劳动二重性理论是马克思的重大贡献,是理解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枢纽的原因是: 1、劳动二重性理论为理解劳动价值论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在马克思以前,资产阶级古典经济学家也提出过劳动创造价值的理论,但他们没有提出劳动二重性,混淆了创造价值和使用价值的劳动,无法解释生产商品的劳动各不相同为什么却可以互相比较、商品的价值量是怎么决定、劳动生产率提高了为什么商品的价值量反而下降了等一系列问题。 马克思批判地继承了资产阶级古典经济学的劳动创造价值的理论,第一次把生产商品的劳动区分为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论证了具体劳动创造商品的使用价值,抽象劳动创造商品的价值,从而在根本上解决了价值的本质问题,把劳动价值论建立在完全科学的基础上。 2、劳动二重性理论为理解剩余价值论奠定了理论基础。 生产商品的劳动区分为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以后,就可以把资本主义生产过程区分为劳动过程和价值增殖过程。 3、劳动二重性理论为理解政治经济学的其他一系列理论提供了理论基础。 由于劳动二重性理论科学地阐明了劳动价值论和剩余价值论,因而从科学的劳动价值论出发,在剩余价值论的基础上,就能够正确地理解政治经济学中的资本有机构成理论、资本积累理论、资本主义再生产理论等等,从而理解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完整的理论体系。 扩展资料 劳动二重性的意义在于: 1、劳动二重性理论正确地解释了价值和价值量、价值本质和价值形态、以及商品货币关系,从而创立了剩余价值学说; 2、科学地说明了资本有机构成理论、资本积累理论、社会资本再生产理论等; 3、具体劳动创造商品的使用价值,它反映人和自然的关系,是劳动的自然属性。抽象劳动即为商品的价值(交换价值),它是价值的实体,代表的是社会成员通过交换相互支配对方劳动的社会关系。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劳动二重性

论述题:政治意识形态的特征

您好!政治意识形态的基本特征如下:
1.现实性。意识形态是抽象的理论,但并不是纯粹空洞的东西。(1)它有指向性,总是指向现实的。无论是占统治地位的政治思想,还是居非统治地位的思想、学说,都是为了维护或变革现存的政治制度。(2)社会成员之所以接受意识形态的教化,认同流行的意识形态,也是出于现实的目的。因不接受占统治地位的意识形态,其行为就不会为社会所接受。“一个试图逃避意识形态教化的人只可能是自然存在物,而不可能是社会存在物,也就是说,接受一种政治意识形态正是人们在任何特定的社会中从事任何实践活动的前提1。
2.阶级性。政治意识形态具有鲜明的阶级功能。不同的社会集团和阶级由于其利益的差异而有不同的意识形态,然而不同的意识形态在社会中所处的地位,是由其所代表的阶级的地位决定的。统治阶级的思想在每一时代都是占统治地位的思想。这就是说,一个阶级是社会上占统治地位的物质力量,同时也是社会占统治地位的精神力量。但是,统治阶级总是力图掩饰自己与占统治地位的意识形态之间的关系,把自己的权利和要求说成是所有人的权利和要求。
3.强制性。意识形态的阶级功能所维护的是统治阶级的根本利益,而不是每一个细小的、具体的利益。强大的阶级功能还使被统治阶级不可能有自己的完整的意识形态,因为社会成员从出生起,就处于统治阶级的意识形态的教化下,很难从这种意识形态影响下摆脱出来。这就意味着意识形态具有一定的强制性,意识形态并不是人们自由选择的商品,而是人们必须接受的赠品。一个人不懂得或不认同现在的流行的意识形态,他就无法开展为社会接受的政治活动。但是,历史表明,当社会的政治经济处于重大变革时期,反映这种政治经济变化的意识形式就随之出现。资产阶级的启蒙思想、马克思主义都是旧制度下产生的新的意识形态。
4相对独立性。(1)意识形态变化与社会存在的变化不完全同步。这里有两种情况:一是意识形态落后于社会存在。就是说,一种意识形态所赖以存在的物质条件已经改变了,但这种意识形
态并未随之消失,而是继续存在于一个较长的时期,并对社会的发展起一定的阻碍作用。例如,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已经确立几十年了,封建意识的影响还很大,克服这种影响还要付出很大的努力。二是先进的意识形态能先于与它相应的社会存在而产生,并在一定程度上预见社会未来发展趋势,成为社会实践的向导。例如,科学社会主义学说就产生于资本主义内部,当时还未出现社会主义的物质生产关系。这两种情况是相对的,就第一种情况而言,滞后是暂时的,一种意识形态的基础变化了,那么迟早也要发生变化,这是绝对的;就第二种情况而言,先进的意识形态之所以能产生,是因为社会存在的发展已经成熟到能够提供新的任务,而且它对社会发展的预见也只能提出基本的方面和大致的轮廓。(2)意识形态的发展具有历史的继承性。每一特定的意识形态,都是在一定的社会经济状况的基础上产生和发展起来的;同时它和以前的意识形态并不是毫无联系,而保留反映以往社会存在的某些思想教材。当然,这种继承也是相对的,不是照抄照搬,而是一个扬弃的过程。(3)意识形态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影响。一种意识形态的产生和发展,不仅受社会存在的制约,而且意识形态之间的相互作用也不能低估。各种意识形态之间的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的程度不一样,其中以政治思想对其他意识形态的影响最为突出。原因在于政治与经济基础的联系最密切,其他意识形态受政治支配并为政治服务。(4)意识形态对社会存在具有反作用。先进的意识形态对社会发展起积极的推动和促进作用,因为它反映了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而落后的意识形态对社会的发展起延缓和阻碍作用,因为它与社会发展的规律与要求相违背。当然,意识形态对社会存在的影响不是绝对的,反作用的范围、大小、时间、长短等受社会物质条件的制约。
5.依赖性。政治意识形态不是人脑中固有的,也不是从天上掉下的,归根结底来源于社会存在。马克思、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指出不是意识决定生活,而是生活决定意识,意识就是被意识到了的存在。这表明,尽管意识形态对社会存在会产生反作用,但它是第二位的东西,它不是决定性的、最终的。它对社会存在依赖性,有什么样的社会存在就有什么样的意识形态。
6.掩饰性。在阶级对立的社会中,意识形态具有掩饰性。马克思通过对种种传统的意识形态的分析,认为它们的一个根本特征是以神秘的、扭曲的方式去反映现实世界。“意识形态的悖论在于,它既要说出它所代表的统治阶级的根本利益,宣布这种利益是神圣不可侵犯的,又要竭力掩饰这种根本利益,把人们注意力转向细节或其他问题上。
总之,意识形态既要让你知道它愿意让你知道的东西,又要让你不知道它不愿意让你知道的东西。”以维护它所支持的统治阶级的统治。在诸多意识形式中,政治思想、经济思想和法律思想的掩饰性弱些,统治阶级总是以这三种意识形式向社会直接表达自己想说的东西。统治阶级往往以伦理、艺术、宗教、哲学、教育等形式,借助神奇的语言而掩饰统治阶级的根本利益。
谢谢阅读!

考研政治2007年第二题:“挟泰山以超北海,语人曰吾不能,是诚不能也。为长者折枝,语人曰吾不能,是不...

考察可能性与不可能性的区别,同时又把现实可能性与抽象可能性作为干扰项。D是现实可能性与抽象可能性的区别依据,C才是可能性和不可能性的区别依据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计算题:社会上有甲乙丙三个生产部门,每个部门资本总和都是200,剩余价值率为100%,...

有机构成是不变资本与可变资本之比 只有可变资本才能创造剩余价值 所以甲乙丙的可变资本分别为 20 40 60 剩余价值率100% 所以(1) 20 40 60 ;利润率是剩余价值与总资本之比(2)10%,20%,30%;(3)20% 预付资本总额=固定资本+流动资本 (4)100 (5)120(成本+剩余价值) (6)120(成本+利润) 唯一跟前面网友不同的答案 我觉得又没有说超额利润为20 所以就是120,并不用再加20

政治经济学公式

  巧记《马克思政治经济学》公式   (1)货币流通规律   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 =(待售商品的数量 X 物价水平)/单位货币流通速度   =待售商品的价格总额/单位货币流通速度   当货币充当支付手段后,   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 =(待售商品的价格总额+到其支付总额-延期支付总额-相互抵消支付总额)/单位货币流通速度   (2)率   剩余价值率:衡量资本剥削劳动的程度 揭示资本家的剥削   m’= m/v = 剩余劳动/必要劳动 = 剩余劳动时间/必要劳动时间   利润率:衡量资本增值程度 掩盖资本家的剥削 p’= m/(c+v)   影响利润率的因素:   利润率与剩余价值率成正比   利润率与c/v(资本有机构成)成反比   利润率与资本周转速度成正比   利润率与不变资本的节省程度成正比   年剩余价值率:衡量一年中预付可变资本的增值程度   M’=年剩余价值量/可变资本=m’v n/v=m’n   年利润率:衡量一年中预付总资本的增值程度 p’=M/(c+v)   利息率=利息/借贷资本 衡量借贷资本的增值程度   银行利润率=银行利润/自有资本 衡量银行资本家的自有资本的增值程度   平均利润率:取决于各部门利润率 社会预付资本在各部门中所占比例   (3)剩余价值形式公式:   超额剩余价值 = 商品社会价值 - 商品个别价值   超额利润 = 商品社会价格 - 商品个别价格   生产价格 = 生产成本 + 平均利润   股票价格 = 股息 / 利率 土地价格 = 地租 / 利率   (4)地租   级差地租 = 劣等土地农产品的社会价格 - 优等土地农产品的社会价格   绝对地租 = 农产品价值 - 社会生产价格   (5)资本理论   资本周转次数n = 1年 / 周转一次花费时间   折旧费 = 固定资本原值 / 使用年限 折旧率 = 折旧费 / 固定资本原值   预付资本总周转(平均周转)= (1年中固定资本周转的总价值+1年中流动资本周转的总价值)/全部预付资本   (6)社会资本再生产   简单再生产的实现条件:   基本条件: I(v + m) = II c   具体实现条件: I(c + v + m) = I c + II c   II(c + v + m) = II(v + m) + I(v + m)   扩大再生产的实现条件:   扩大再生产的前提条件:   首先追加生产资料 I(v + m)>II c I(c + v + m)>I c + II c   追加消费资料 II(c + m – m / x)>I(v + m / x)   II(c + v + m)>II(v + m / x) + I(v + m / x)   扩大再生产实现条件:   基本条件: I(v + v + m / x) = II(c + c)   具体实现条件:I(c + v + m) = I(c + c) + II(c + c)   基本原则:   a.总量不变,II(c + v + m) = I(v + v + m / x) + I(v + v + m / x)   b. m m / x   c. 遇到c加 c; 遇到v加 v。   总结:   实现条件都是“=”,前提条件都是“〉”。   巧记《马克思政治经济学》公式:课本第284页的一大堆公式有规律可寻,凡是有三角符号的都是指扩大再生产的实现条件;有>(大于号)是指扩大再生产的前提条件。   例:2004年7月《马政》的其中一题多项选择题:   34.社会资本扩大再生产的实现条件包括( )   A.Ⅰ(v+m)=Ⅱc   B.Ⅰ(v+△v+ )=Ⅱ(c+△c)   C.Ⅰ(c+v+m)= Ⅰc+Ⅱc   D.Ⅰ(c+v+m)= Ⅰ(c+△c)+Ⅱ(c+△c)   E. Ⅱ(c+v+m)= Ⅰ(v+△v+ )+Ⅱ(v+△v+ )

政治经济学计算题:试计算该企业预付资本总周转次数。

1、资本有机构成9:1,即不变资本:可变资本=9:1。不变资本=900万,可变资本=100万。
2、固定资本是不变资本的一部分。即固定资本=900万*80%=720万。
3、流动资本包括全部可变资本和一部分不变资本。即流动资本=100+(900-720)=280
4、固定资本年周转额=720/10=72,流动资本=280*10=2800
5、预付资本周转次数=(72+2800)/1000=2.872

[求助]马克思政治经济学计算题

1. (1)12×2=24元 (2)24-21.6-0.4=2元 (3)2÷0.4=500% (4)剩余劳动时间÷必要劳动时间=剩余价值率=500% 必要劳动时间+剩余劳动时间=12小时 ∴剩余劳动时间=10小时,必要劳动时间=2小时 2. (1)技术改进前月成本=50×80+60000÷(5×12)+16000=21000元 那么,每斤面纱的社会价值为:21000×2÷1000=42元 (2)改进前,剩余价值为:21000元 改进后,剩余价值为:42×1000×150%-50×80-60000÷(5×12)-16000×150%=34000元 所以,超额剩余价值=34000-21000=13000元 3. 按c:v=19:1的比例加到9:1的有机构成中,仍然能达到19:1的有机构成 说明必然是缩小了不变成本,工人减少了 因为新增加的资本有机构成跟增加后的一样,可以直接在原来的成本中计算 那么不变成本c=10×9÷10=9万元,在增加前后是不变的 新的v变为 9×1÷19=9/19 万元,减少了 1-9/19=10/19 万元 减少的工人数量为: 10000×10/19 ÷50≈105人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