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菜单
首页 >  » 正文

人间传染的病原微生物按危害程度可分为四类,其中哪类危害程度最高 根号1到10 分别约等于多少啊

人间传染的病原微生物按危害程度可分为四类,其中哪类危害程度最高

人间传染的病原微生物按危害程度可分为第一类病原微生物、第二类病原微生物、第三类病原微生物、第四类病原微生物四种。第一类、第二类病原微生物统称为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

第一类、第二类病原微生物统称为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

1、第一类病原微生物,能够引起人类或者动物非常严重疾病的微生物,以及尚未发现或者已经宣布消灭的微生物。

2、第二类病原微生物,能够引起人类或者动物严重疾病,比较容易直接或者间接在人与人、动物与人、动物与动物间传播的微生物。

3、第三类病原微生物,能够引起人类或者动物疾病,但一般情况下对人、动物或者环境不构成严重危害,传播风险有限,实验室感染后很少引起严重疾病,并且具备有效治疗和预防措施的微生物。

4、第四类病原微生物,在通常情况下不会引起人类或者动物疾病的微生物。

扩展资料:

病原微生物病原微生物是指可以侵犯人体,引起感染甚至传染病的微生物,或称病原体。病原体中,以细菌和病毒的危害性最大。病原微生物指朊毒体、寄生虫(原虫、蠕虫、医学昆虫)、真菌、细菌、螺旋体、支原体、立克次体、衣原体、病毒。 某些病原体反复接触某些化学治疗药物后,其反应性不断减弱,以致最后病原体可抵抗该药而不被杀灭或抑制,这就是病原体对药物的耐受性,称为耐药性或抗药性。

根号1到10 分别约等于多少啊

√1=1,√2=1.414,√3=1.732,√4=2,√5=2.236,√6=2.449,√7=2.656,√8=2.828,√9=3,√10=3.162
以上根号1到10的结果只取小数点后3位,其中初等数学最常用的数值是√2=1.414,以及√3=1.732。10以内的根号可以手算计算答案,具体方法如下:
例:√3。已知1²<3<2²
第一步: Ans=(1+3/1)/2=2(ans为答案)
第二步:Ans=(2+3/2)/2=1.75
第三步:Ans=(1.75+3/1.75)/2=1.732
第四步:Ans=(1.732+3/1.732)/2=.....
由此类推,直至计算出想要的精度。

扩展资料:
开二次方的根据:(10a+b)²=100a²+20ab+b²=100a² + b(20a+b)。用“15129”举例如下:
(1)因为在被开方数中a是以100倍出现的,所以被开方数应该两位一分节,即1,51,29、
(2)第一节为1,所以a只能是1。
(3)第一节减去1后为0,续上下一节后为51。
(4)公式中括号里20a b的a是被20倍出现的,所以用20来试除59,试商2,b即为2。
(5)20a+b=22,b(20a+b)=2×22=44
(6)51-44=7,够减,继续下一步。若不够减,把试商减1后重做第三步即可。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根号

减数分裂过程图及图解

减数分裂过程:
1、细胞分裂前的间期,进行DNA和染色体的复制,但染色体数目不变,复制后的每条染色体包含两条姐妹染色单体,DNA数目变为原细胞的两倍。
2、减一前期同源染色体联会.形成四分体(或“四联体”),出现纺锤丝,核仁核膜消失。同源染色体非姐妹染色单体可能会发生交叉互换。
3、减一中期.同源染色体着丝点对称排列在赤道板两端。(与动物细胞的有丝分裂大致相同,动物细胞有丝分裂为着丝点排列在赤道板上)纺锤丝形成纺锤体
4、减一后期,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移向细胞两极。
5、减一末期细胞一分为二,形成次级精母细胞或形成次级卵母细胞和第一极体。
6、减二前期次级精母细胞(次级卵母细胞)中染色体再次聚集,再次形成纺锤体。
7、减二中期染色体着丝点排在赤道板上。
8、减二后期染色体着丝点分离,染色体移向两极。
9、减二末期,细胞一分为二,次级精母细胞形成精细胞,次级卵母细胞形成卵细胞和第二极体。

扩展资料
遗传学意义:
一、保证了有性生殖生物个体世代之间染色体数目的稳定性。通过减数分裂导致了性细胞(配子)的染色体数目减半,即由体细胞的2n(n为一个染色体组中染色体数)条染色体变为n条染色体的雌雄配子,再经过两性配子结合,合子的染色体数目又重新恢复到亲本的2n水平,使有性生殖的后代始终保持亲本固有的染色体数目,保证了遗传物质的相对稳定。
二、为有性生殖过程中创造变异提供了遗传的物质基础:
1.通过非同源染色体的随机组合;各对非同源染色体之间以自由组合进入配子,形成的配子可产生多种多样的遗传组合,雌雄配子结合后就可出现多种多样的变异个体,使物种得以繁衍和进化,为自然选择提供丰富的材料。
减数分裂是遗传学的基础。具体表现在:
1、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因为同源染色体分离,分别进入不同的子细胞,故在子细胞中只具有每对同源染色体中的一条染色体。减数分裂中同源染色体的分离,正是基因分离律的细胞学基础。
2、同源染色体联会时,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对称的位置上可能发生片段交换,也就是父源和母源染色体之间发生遗传物质的交换。这种交换可使染色体上连锁在一起的基因发生重组,这就是染色体上基因连锁和互换的细胞学基础。
由于减数分裂,使每种生物代代都能够保持二倍体的染色体数目。在减数分裂过程中非同源染色体重新组合,同源染色体间发生部分交换,结果使配子的遗传基础多样化,使后代对环境条件的变化有更大的适应性。
3、保证了有性生殖生物个体世代之间染色体数目的稳定性通过减数分裂导致了性细胞(配子)的染色体数目减半,即由体细胞的2n条染色体变为n条染色体的雌雄配子再经过两性配子结合,合子的染色体数目又重新恢复到亲本的2n水平,使有性生殖的后代始终保持亲本固有的染色体数目。保证了遗传物质的相对稳定。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