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菜单
首页 >  » 正文

肖秀荣考研政治1000题的分析题全面吗 求考研过来人,《肖秀荣政治1000题》在实际考试中的原题或者 …

肖秀荣考研政治1000题的分析题全面吗

压中题倒不太可能,但会有相似的题是绝对的。建议你不要直接背这些分析题,可以浏览一下,重在理解,背诵最好是选一本适合背诵的资料。12月份肖或者任出的最后四套题可能会压中一部分题。

求考研过来人,《肖秀荣政治1000题》在实际考试中的原题或者相似的题多不多啊

争议做肖1000,限制思维,膨胀大脑,淡化政治思维,做题打击自信,就跟背单词一个意思,单词为啥生硬记忆容易忘,越记越忘,直到奔溃,肖1000,细碎话语,我相信肖老师自己也不能一字一句把干条条背下来。上个世纪的做事态度,让人钦佩,但上个世纪的命题思维已经退化,为啥他没有继续做命题老师,原因就在这,僵化思维,你翻翻真题,几乎没有跟肖的1000题那样死板的。理科生没有政治基础的可以做做,但是不要太认真,太认真你会崩塌的,不要盲目相信所谓的权威,但肖四肖八值得肯定。

设想脱离物质的运动必然导致( )。 A唯心主义 B形而上学唯物主义~

这道题就是选 A 呀!我刚查了2014考研政治大纲知识点解析 P12页 第一段。
设想不运动的物质才是导致形而上学的唯物主义! 这时否认了运动,但是承认物质,所以是形而上学!
题目中是否认了物质,只设想运动。也就是脱离了物质这个载体,去设想运动,当然是唯心主义。

为什么说劳动二重性是理解政治经济学的枢纽

劳动二重性理论是马克思的重大贡献,是理解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枢纽的原因是: 1、劳动二重性理论为理解劳动价值论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在马克思以前,资产阶级古典经济学家也提出过劳动创造价值的理论,但他们没有提出劳动二重性,混淆了创造价值和使用价值的劳动,无法解释生产商品的劳动各不相同为什么却可以互相比较、商品的价值量是怎么决定、劳动生产率提高了为什么商品的价值量反而下降了等一系列问题。 马克思批判地继承了资产阶级古典经济学的劳动创造价值的理论,第一次把生产商品的劳动区分为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论证了具体劳动创造商品的使用价值,抽象劳动创造商品的价值,从而在根本上解决了价值的本质问题,把劳动价值论建立在完全科学的基础上。 2、劳动二重性理论为理解剩余价值论奠定了理论基础。 生产商品的劳动区分为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以后,就可以把资本主义生产过程区分为劳动过程和价值增殖过程。 3、劳动二重性理论为理解政治经济学的其他一系列理论提供了理论基础。 由于劳动二重性理论科学地阐明了劳动价值论和剩余价值论,因而从科学的劳动价值论出发,在剩余价值论的基础上,就能够正确地理解政治经济学中的资本有机构成理论、资本积累理论、资本主义再生产理论等等,从而理解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完整的理论体系。 扩展资料 劳动二重性的意义在于: 1、劳动二重性理论正确地解释了价值和价值量、价值本质和价值形态、以及商品货币关系,从而创立了剩余价值学说; 2、科学地说明了资本有机构成理论、资本积累理论、社会资本再生产理论等; 3、具体劳动创造商品的使用价值,它反映人和自然的关系,是劳动的自然属性。抽象劳动即为商品的价值(交换价值),它是价值的实体,代表的是社会成员通过交换相互支配对方劳动的社会关系。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劳动二重性

考研政治感性认识的突出特点是什么?

相关阅读来源于: >

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的辩证关系原理

1.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

感性认识是认识的低级阶段,包括感觉、知觉、表象三种形式。特点是直接性和具体性。

理性认识是认识的高级阶段,包括概念、判断、推理以及假说和理论等形式。特点是它的间接性和抽象性。

2.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辩证关系

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互相依存。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这是认识论的唯物论;感性认识有待于发展到理性认识,这是认识论的辩证法。

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互相渗透。

3.割裂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错误观点

把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割裂开来,在哲学史上表现为唯理论和经验论。

唯理论和经验论又各有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区别。

唯理论和经验论在实际工作中的表现是教条主义和经验主义。

高三政治教学网

B 不知道你有没有听过,如果没有AMD,intel现在可能还在卖奔腾三处理器。这是竞争法则。世界各国通过反垄断法也是为了取得技术的进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