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菜单
首页 >  高素质、高颜值、现代化、国际化  > 踏上新征程 在更高起点上建设高素质高颜值国际一流湾区

踏上新征程 在更高起点上建设高素质高颜值国际一流湾区

五年来,海沧“美”的底色更加亮丽 。(海沧区 供图)

本版文/本报记者 林 岑

通讯员 洪欣琳 林晓蕾

全年预计实现地区生产总值900亿元左右,同比增长11%;财政总收入、区级财政收入分别同比增长24%和15%;固定资产投资432亿元,同比增长15%;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超过省市平均水平……即将过去的2021年,海沧区坚持新发展理念,交出了一份全方位推进高质量发展超越的亮眼成绩单。

昨日上午,海沧区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开幕,会议总结回顾了2021年工作成果和过去五年发展成就,勾勒出2022年发展思路和未来五年发展蓝图。

一个个具体又有力的数据和目标掷地有声,为新一轮高质量发展吹响冲锋号。站在新的起点上,海沧区将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大旗帜,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致厦门经济特区建设40周年贺信重要精神,全面贯彻落实各级决策部署,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积极服务并深度融入新发展格局,全面深化改革开放,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以全方位推进高质量发展超越为主题,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牢固树立抓经济促全局理念,加快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深入实施跨岛发展战略,不断完善城区功能,提高人民生活品质,推进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探索两岸融合发展新路,在更高起点上建设高素质高颜值国际一流湾区,创先争优、走在前列,为谱写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福建篇章和厦门更高水平建设高素质高颜值现代化国际化城市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回眸2021】

守初心护生命

筑牢抗疫防线

快严实细!第一时间激活并完善指挥体系,发动机关、企事业单位下沉一线1.2万人次;创新“流调-转运-隔离”全流程管理机制;率先全市建立信息化平台……今年,面对新冠肺炎疫情,海沧全区上下团结一心、共克时艰,凝聚起抗疫的强大力量。

人民生命安全重于一切。一年来,海沧区坚决贯彻中央和省委、市委的决策部署,坚持把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通过夯实常态监测、多点触发机制,制定“1+18”常态化疫情防控工作方案,慎终如始做好常态化疫情防控。

同时,海沧拿出真心实意与企业共渡难关。不仅深入一线走访服务企业6.4万家次,出台16条措施助力企业纾困减负,为企业减负超1.6亿元,还发放了400万元消费券,力促住宿餐饮、批发零售等行业加快复苏。

稳增长促转型

释放产业动能

上周,万泰沧海生物医药项目工程二期迎来竣工。未来,这座我国第一家符合美国FDA标准的疫苗厂房将主要用于生产国产九价宫颈癌疫苗,以及与英国制药公司葛兰素史克合作共同开发新一代宫颈癌疫苗,年设计产能为800万支,预计达产后年产值20亿元。

海沧半导体产业基地、全国首座硼中子俘获治疗中心竣工;厦门士兰12英寸二期启动;佳浴陶瓷、捷太格特等新产线投产……年终岁首,海沧产业转型升级进一步释放潜能,项目建设喜报频传。

产业转型始终是海沧全方位推进高质量发展超越的重要课题。回看2021年,海沧规上工业产值1785亿元,同比增长25.8%。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效应凸显,获国务院办公厅通报激励。其中,生物医药产值实现翻倍增长,步入产业链协同创新、齐头并进的集中回报周期;集成电路产值同比增长453%,新增4家产值过亿企业;新材料产值同比增长51%,厦钨新能源成功上市。

与此同时,海沧不断增强的招商力度为产业发展带来源源不断的后劲。2021年,海沧聚焦提升产业链招商精准度,落地项目875个、总投资1164亿元。

提品质促融合

推进跨岛发展

海沧湾新城滨海魅力凸显,马銮湾新城开发形成气势,鳌冠新城规划启动落地,沧江新城加速建设成型……这一年,海沧在跨岛发展的道路上迈出坚实步伐,城市更新全域铺开,城区开发形成气势。

新城,承载着百姓对美好生活的新期盼。过去一年,海沧高效推进的一个个建设项目为提升群众幸福指数不断加码。如今,海沧湾沿线夜景提升工程完工;鳌冠海域岸线保护和生态综合整治工程全面铺开;马銮湾新城SM、象屿东南智慧供应链产业园等项目开工;沧江新城5个道路项目完工,路网、商业综合体等配套设施逐步健全。

透过一组组数据,同样能窥见海沧跨岛发展的生动实践:2021年,海沧推动乡村振兴试点示范村项目151个,完成投资5.8亿元;分批推进77个自然村的生活污水治理提升;完成正本清源改造12.7平方公里;新增(改造)园林绿地89.9公顷、绿道11.2公里,完成造林绿化8177亩;完成征地5573.9亩、交地5489.9亩,实现项目封闭23个,后柯等3个村整村征收签约基本完成……

促改革扩开放

发展环境优化

两岸融合,是海沧台商投资区不变的使命。2021年,两岸产业合作稳步加强,新设立了台胞台企商事登记服务专窗,成立全国首家“一带一路”国际商事调解中心涉台调解室,完成全省首例“跨海峡”远程立案。

在持续优化发展环境的进程中,海沧还不断深化“互联网+”政务服务,办理全省首张“微信办”个体户营业执照。持续推进“放管服”改革,实行工程建设项目“一窗受理”。落实减税降费9.2亿元,兑付扶持资金11.3亿元。

此外,随着中欧(厦门)班列持续拓展、全省首列跨境电商专列正式发运、重点园区平台加速发展,海沧改革开放的步伐越走越实。

补短板暖人心

民生福祉增强

民生有温度,发展才有热度。翻开海沧区《政府工作报告》,以民为本的发展理念贯彻始终,各项社会事业持续改善提升。

在教育领域,海沧建成14个中小学幼儿园项目,新增学位17700个;落实国家“双减”政策,实现中小学课后延时服务全覆盖。

在医疗领域,海沧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竣工投用,海沧医院互联网医院正式揭牌;与复旦中山厦门医院医疗技术协作不断深化,2家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获国家卫健委通报表扬。

与此同时,海沧不断完善社会保障,推动失业人员再就业近9000人,发放困难群众救助金2030万元。扎实推进平安海沧建设,诉源治理工作经验被最高法院推广,刑事、民商事案件万人成讼率稳步下降,信访维稳取得实效。“五星级”平安小区占比全市各区第一,上半年群众安全感率达99.4%。

【展望2022】

优化结构

高质量发展走前列

坚持大抓经济、大抓产业、大抓招商、大抓服务,坚定不移深耕主导产业,统筹推进现代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发展,加快构建高端、完整的现代产业体系。

在继续做大做强生物医药、集成电路、新材料等主导产业的同时,海沧还将把产业发展的目光聚焦在智能家居、汽车及零配件、高端物流等领域,并加快新经济业态布局,做优做活商圈经济,推动产业多元发展。

加大力度延链补链强链。通过建立健全“链长制”、力争引进一批龙头企业和高能级项目,推动产业链条向上下游延伸,推动全产业链优化升级。

用心用情服务企业。全面提升服务能力,创新成立企业综合服务中心,协调解决“进不了窗口”事项。设立“服务企业接待日”,真情实意为企业排忧解难。此外,继续加强产业空间保障,通过规划统筹、统筹规划,进一步优化产业空间布局,提高空间资源利用效率。

提升品质

跨岛发展走前列

加强统筹规划、建设、管理各环节,着力推进东屿CBD、沧江新城等条件成熟区域的成片综合开发。统筹生产、生活、生态三大布局,加强城市设计引领,打造产城融合、功能完备、立体开发、生态宜居、治理高效的典范区。

在乡村振兴方面,优化提升村庄规划发展特色都市现代农业,开展农业科技示范点创建工作。通过项目引领,加快推动莲花、新垵等集体经济项目招商,以及温厝、祥露等集体经济项目建设,做强农村集体经济,让百姓的荷包更鼓。

持续加快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巩固污染防治攻坚成果、推进城市景观全面提升,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以更大力度推进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和示范区建设,让绿色成为高质量发展的鲜明底色。

创新突破

改革开放走前列

大力弘扬敢闯敢试、敢为人先、埋头苦干的特区精神,坚持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促创新,深化两岸交流合作,进一步激发发展活力。

深化“放管服”改革,完善政府权责清单动态管理机制,持续推进“互联网+”政务,拓宽“网上办”“掌上办”“自助办”服务范围,优化提升营商环境。充分发挥自贸优势,用好用足综合保税区政策,高标准推动自贸试验区功能提升。

推动两岸资金、技术、人才等要素流动,支持台青台企落地海沧就业创业。落实各项惠台措施,提升涉台专窗服务质量。深化台湾青年参与乡村振兴、社区治理等模式。提升保生慈济文化节等品牌活动影响力,深化两岸交流。

为民惠民

幸福指数走前列

坚持为民惠民理念,持续推动解决群众身边“急难愁盼”问题,不断增强人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教育优先发展,确保教育经费“两个只增不减”。 依托高质量集团化办学,打造紧密型教育共同体;深入推进医养结合发展,健全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强化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功能;增加文体设施资源供给,做好文物保护与活化利用,在城市更新中留住“乡愁”。推动城市管理更为精细,健全“城市大脑”指挥体系,开发建设“城市大脑”,提升城市管理规范化、精细化、智慧化水平。

毫不放松抓好疫情防控,坚决克服松懈麻痹思想,科学精准落实“外防输入、内防反弹”工作。持续推进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深化平安海沧建设,保持社会和谐稳定。

 

厦门万泰沧海生物技术有限公司生产车间。(郑伟明 摄)

【数说过去五年】

五年来,“强”的基础更加坚实。经济发展提档升级,地区生产总值连续跨越4个百亿台阶,年均增长6.3%;规上工业产值突破1700亿元。三大主导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占工业产值比重达33.5%。

五年来,“产”的发展更加蓬勃。“3+1+1”现代产业体系成效明显。三大主导战略性新兴产业成为重要支撑,生物医药产业强势崛起,集成电路产业从无到有、形成集群,新材料产业持续发力。

五年来,“美”的底色更加亮丽。海沧大道沿线成为城市新名片。“五纵八横”主干路网基本成型,轨道2号线、海沧隧道等群众热盼项目通车,新增主干道路7.5公里。跻身首批“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新增园林绿地399公顷、绿道43.6公里,绿化覆盖率超50%。

五年来,“富”的内涵更加丰厚。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32.8%和39.2%。新增学位5.6万个,实现“三甲”医院零突破。“送王船”项目成功申报人类非遗名录,海沧半程马拉松赛获评“中国田径协会金牌赛事”。入选“全国乡村治理体系建设首批试点单位”,青礁村、过坂社区获评“中国美丽休闲乡村”,渐美村获评“全国文明村镇”。

五年来,“创”的标识更加鲜明。海沧港综合保税区揭牌运作。港口集装箱年吞吐量占厦门港比重超七成。两岸融合金字招牌不断擦亮,成立全国首个涉台法庭,颜思齐开台史实载入国家历史教科书,两岸创新创业经验得到国务院通报表扬。

五年来,“稳”的基石更加牢固。推进基层社会治理现代化和社区服务精细化,“红裙子志愿服务队”亮相央视,校园“微治理”经验获肯定。群众安全感率始终保持在99%以上。

【奋斗未来五年】

●致力打造高质量的现代产业集聚区

●致力打造高水平的跨岛发展标杆区

●致力打造高颜值的生态文明示范区

●致力打造高层次的深化改革先行区

●致力打造高品质的民生福祉样板区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