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临床医学专业2013级博士生,冷方达曾获北京大学三好学生、北京大学二等奖学金、北京大学光华奖学金、北京大学医学生特等奖学金、北京大学五四奖学金,2018年至2021年公派赴帝国理工学院攻读PhD。
如何形容自己?冷方达称自己是一个交叉学科研究者:临床与科研的双重训练塑造了他对交叉学科的浓厚兴趣。当今创新的突破点往往出现在学科交叉领域,这要求研究者对相关领域的知识有广泛的涉猎和较为深入的理解,从而能从本学科的实践中发现问题,并从交叉学科的知识库中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他关注临床与研究、学术与产业、专业与公益的全链条,做到研究思想来源于患者,研究产出回馈于患者的有意义的闭环。
冷方达在AAIC 2022 进行演讲
在临床专业学习中,冷方达坚持勤奋严谨、求实创新的学风,在临床工作中积极学习专业知识与技能,坚守学术道德,维护学术诚信,在2021—2022年综合素质排名优异。他积极参与学术交流,多次在国内公开会议、研究生论坛、科室会议上就“神经变性病与分子影像”“功能影像处理技术”“神经心理学与人工智能”等方面进行讲述与讨论。
在临床工作中,冷方达踏实肯干,以患者病情和医疗安全为中心,深得同事和患者的信赖。在2022年12月—2023年2月疫情期间加入临时重症监护病房,坚守前线岗位,将所学用于守护患者健康。
在学术研究中,冷方达追求高质量、高效率、有价值的科研理念,将临床工作外有限的时间高效地投入科研工作,活跃于神经病学-影像学-计算神经科学研究前沿,重点关注新型MRI序列在神经变性病中的应用、人工智能和计算模型在诊断决策及疾病机制方面的探索。他与影像科、工程师合作,共同完善了运动障碍疾病科研MRI序列的确定与调整,确定了相关报告内容,研究工作与临床工作有机结合,相辅相成,受到患者与临床工作者的一致认可。
学术成果方面,目前冷方达已在包括Nature子刊在内的高影响力期刊上以第一作者身份发表论文多篇,个人累计被引超过500次。他在2022年阿兹海默病方面国际最具影响力的会议AAIC上作研究报告,在2022年8月所在医院神经科举办的“神经荟萃”系列活动中(线上参与两万余人次)就“神经炎症在阿尔茨海默病发病中的作用”作30分钟的主题演讲,并多次作为独立审稿人为Frontiers inAgingScience、Frontiers inNeurology等杂志审稿。
冷方达参与义诊
冷方达参与拍摄宣传片
在社会公益方面,冷方达努力将科研成果落地服务广大群众。他作为骨干参与了中国病协会与阿里达摩院合作的认知功能障碍筛查项目,该项目应用智能终端通过多模态学习技术等AI领域前沿技术,力图将认知筛查的前线推进到社区和家庭,为阿尔茨海默症的早期识别、早期干预做出准备。冷方达全程参与了小程序论证、研究数据采集、数据分析建模、前期产品实地验证及社会推广宣传等工作。除成果转化工作外,冷方达积极承担社会责任,为促进老年人群对认知障碍疾病的了解,积极策划和参与北京大学第一医院神经内科组织的痴呆月义诊活动,并参与拍摄2022年痴呆月宣传片,引起广大老年人群的关注,为促进痴呆患者的早期诊治贡献了自己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