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0日上午,由深圳创新发展研究院、中关村产业转型升级研究院、深圳企联等共同主办的科技创新院士报告厅第12期精彩开讲,中国科学院院士,全国政协常委,九三学社中央副主席,北京石墨烯研究院院长刘忠范做了精彩演讲。本期活动还邀请到了深圳市新材料行业协会、深圳市石墨烯协会、深圳市电池行业协会、深圳市微波通信技术应用行业协会、深圳大学管理学院等共同举办。
以下内容根据刘忠范院士演讲记录整理,经讲者审订。
新材料产业发展的底层逻辑:
石墨烯的创新实践
材料是产业的先导。我们现在常说的“卡脖子”技术其实深层次的根源是材料,材料是制约我国高科技产业发展的瓶颈之一。
如果回顾一下材料科学和材料产业发展的历史,你会发现一个很重要的现象。钢铁材料我国现在是遥遥领先的,年产量10亿吨以上。18世纪末,英国最早突破了规模化炼钢技术,从某种意义上推动其走向第一个世界级强国。
大家都知道,信息化社会的基石是硅材料,没有硅材料就没有集成电路和芯片产业。单晶硅制备技术的突破可以追溯到20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尽管单晶硅的规模化制备技术是欧洲人发明的,但开花结果在美国。美国人抓住了硅材料,一跃成为超级大国。
我们再看一下碳纤维材料,碳纤维跟钢铁和硅材料还不好同日而语,但作为当今时代引领性的战略新材料,其影响力与日俱增。20世纪60年代,日本人盯上了碳纤维,经过近半个世纪的不懈努力,打造出今天的碳纤维帝国,日本三家碳纤维龙头企业的产量全球占比接近一半。
这就是材料的力量。抓住新材料,就抓住了新的发展机遇。发展新材料、开辟新赛道,是解决诸多“卡脖子”难题、实现跨越发展的关键抓手。
一、来自碳纤维产业的启示
先从碳纤维说起。碳纤维材料其实是60年前开始的竞争,现在参与竞争已经晚了一大步。我们都知道碳纤维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新材料,具有轻质高强等诸多优异性质。早年的碳纤维做钓鱼竿、高尔夫球杆用,现在已成为航空航天、国防军工、石油化工、风电叶片等领域不可或缺的存在。
我们先看一下碳纤维市场的需求情况。全球碳纤维市场需求现在已达20万吨量级,并且迅速增长之中。我们再来看看全球碳纤维主要生产厂家和产能分布情况,你会注意到前五家企业占了全球62%的产能,其中日本占了3家,东丽、三菱丽阳和日本东邦,比例达47.3%,几乎占了一半,其余两家是德国西格里和美国赫氏。
我想说的是,新材料产业竞争常常需要龙头企业。进入本世纪,我国开始重视碳纤维产业,经过二十年的发展,已经形成了一定规模,但国际市场的占有率几乎为零。我国现在有很多碳纤维企业,但成规模的不多,非常零散,低端碳纤维产品居多。
说到碳纤维的时候,我们是躲不开日本东丽公司的。我对东丽公司的碳纤维发展历史特别感兴趣,东丽应该是碳纤维产业的拓荒者和领头羊,创造了近半个世纪的碳纤维材料研发历史。
1961年日本东丽成立碳纤维研发部,到了1971年实现T300(1吨/月)的规模化生产,这个过程花了十年时间。我们现在讲的T300、T800、T1000,还有M60系列产品,日本人早在上世纪80年代就完成了。
早年的碳纤维材料只能用在高尔夫球杆和钓鱼竿上面,这些初级应用带动了碳纤维产业的早期发展。因为那个时候材料的档次还不高,大家还没有找到它更好的用途。对于新材料而言,这是一个正常的发展过程,急不得。
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碳纤维开始在飞机上使用,例如波音777的尾翼等。真正的突破是用在波音787上,2003年东丽公司赢得了波音787的合同。波音公司要做新一代的大飞机,而“新一代”通常是从新材料入手。波音公司满世界找材料,最终选择了碳纤维。材料生产厂商和应用客户的共同努力,使得碳纤维新材料找到了其“杀手锏级”的用途。
我要强调的是,日本东丽公司花了1400多亿日元从事碳纤维新材料研发,一直处于亏损状态,直到2011年才进入稳定盈利期,前后花了50年的时间,这是一个半个世纪的坚持,实属不易。一个企业坚持做这种根本没有回报的研发,值得我们学习,更值得我们深思。
(图一 东丽公司的碳纤维发明人图谱)
日本东丽公司有一张碳纤维发明人图谱,哪个型号是谁发明、谁做出来的都展示在这张图上。这张匠人图谱我认为很了不起,我们很难做出这么一张图谱来,因为没有人真正地数十年如一日地专注做事,即便是有人做到了,也是最基层、最底层的员工,很难在企业历史上显现出来。
我们再简单回顾一下中国碳纤维发展的历史,可以概括为八个字“起个大早,赶个晚集”。其实我们早在上世纪60年代中期就开始了PAN基碳纤维研究,跟日本是差不多同步的。70年代初期,实验室已经突破连续化工艺;1974年山西煤化所开始设计我国第一条碳纤维生产线,1976年建成中试生产线,1978年拿了全国科技大会奖,后来这条中试线整体搬迁到吉林石化。
实际上,上世纪70年代的国产碳纤维与国外差别并不大,有关部门也高度重视这种新兴材料。时任国防科委主任张爱萍主持召开了“7511”会议,先后组织了二十多家科研和企事业单位联合公关。由于知识产权归属问题,各部门难以协调,最后不了了之。
知识产权算谁的?谁牵头?谁获益?这些无法回避的问题导致碳纤维新材料研发工作进展缓慢。这样的事情现在也在不断发生着,不同利益的主体一起搞创新,很难协同,最后的结局就是轰轰烈烈开始,凄凄惨惨结局。
进入21世纪,师昌绪先生呼吁要大力发展碳纤维产业,引起政府有关部门的重视并采取了有力措施。“863计划”、“973计划”相继将碳纤维列入重点研发项目。2005年我国碳纤维企业仅10家左右,合计产能占全球的1%。
2008年国企进入碳纤维行业,2010年碳纤维产能占全球高性能碳纤维总量的0.5%。2010年到2014年,产能从6445吨增至15000吨,产量从1500吨增至3700吨。2012年工信部“十二五”规划碳纤维产能1.2万吨/年,2017年达到2.6万吨,仅次于美国和日本,占比18%。
目前我国从事碳纤维复合材料研制及生产的企业近百家,产能千吨以上的有7家,分别是中复神鹰、江苏恒神、精工集团、光威复材、中安信、兰州蓝星、太钢钢科。大多数企业的碳纤维产品仍处于低端领域,普遍亏损状态。
我为什么要如此详细地讲碳纤维材料的发展历史呢?其实新材料产业、乃至高科技产业的发展历程是相似的,值得互相借鉴。那么碳纤维产业给我们的启示是什么呢?我觉得有这么几点:
一是耐心和坚持,东丽公司半个世纪的坚持最后成就了其碳纤维产业龙头老大的地位。我们如果能够坚持50年做不到才怪,问题是我们有没有这个耐心,甚至10年我们能不能坚持?
二是企业主导和领军企业,任何科技创新成果最后必须通过企业才能落地。没有企业主导,最后是落不了地的;而没有领军企业的存在,产业很难发展起来,1万个小作坊企业也比不上1个龙头企业。
三是绑定头部企业和杀手锏级的应用场景非常重要。假如没有波音公司的加持,碳纤维产业的大规模快速发展很难想象。日本东丽绑定了波音公司,为其碳纤维材料找到了强大的市场牵引。这应该是新材料产业发展的一个规律,绑定龙头企业,找到“杀手锏级”的应用场景,借力发力。
四是领头人和工匠群体,没有东丽公司不能说就没有碳纤维,但是有可能现在还处于起步阶段。所以一个领头人、一个领头组织、一个工匠群体极其重要。
我认为这四点就是新材料产业发展的共性的底层逻辑,虽然我这里讲的是碳纤维,但是我相信这是共性的东西,对石墨烯新材料产业也适用。
二、与国外相比,中国石墨烯行业的关注点不在一个频道上
下面开始讲石墨烯材料。我是做石墨烯的,不是做碳纤维的,大家千万不要误解。当然,石墨烯和碳纤维都属于石墨类的碳材料,有很多相像之处。
石墨烯是由单层碳原子构成的蜂窝状的纯碳材料。我经常开玩笑说,我是做“高碳”材料的,因为石墨烯是纯碳材料,100%的碳。石墨烯是最薄、最轻、最强和最坚硬的材料,也是最好的导热材料和最好的导电材料。集这么多的优点于一身,可以说在元素周期表里只有碳元素的石墨烯。
如果说硅和碳纤维是20世纪的战略新兴材料的话,那么石墨烯应该可以称之为21世纪的战略新兴材料,当然它还在发展的初级阶段。
大家在高中课本里应该学过苯分子,苯分子由六个碳原子和六个氢原子构成,把苯环的氢原子拿掉后平面连接在一起就得到了石墨烯。石墨烯很软,是一种新型柔性材料。我们来看看石墨烯的能带结构,稍微难一点的知识。石墨烯的能带结构很好玩,我一直想用这个奇特的结构造一个小亭子,肯定是举世无双的创意。
当我们讲半导体材料的时候,例如大家熟知的硅材料,硅的导带和价带之间有一个空隙,1.1个电子伏特左右,称为带隙。石墨烯的导带和价带之间没有带隙,或者说带隙为零。单晶硅材料掺杂磷原子变成N型半导体,掺杂硼原子变成P型半导体。
石墨烯也可以通过掺杂来变成N型或P型半导体,所以石墨烯也是半导体材料。把两个石墨烯片堆叠在一起,可以形成双层石墨烯。这个双层石墨烯的性质跟堆叠的角度密切相关,当转角为1.1度时,人们发现了超导现象。
2018年这种魔角石墨烯的超导现象报道出来后,引起了不小的轰动。有关部门征求我的意见,是否应立即支持开展产业化研发工作,我给出了否定的意见。因为这属于基础研究范畴,还看不到任何实用前景。
石墨烯材料可以畅想的应用前景很多,但哪个能成为产业现实还不好说。石墨烯粉体材料作为锂离子电池的导电添加剂已经出现在市场上,究竟效果多大依然是一笔糊涂账。氧化石墨烯基散热膜已经用在华为手机上,效果还不错,与人工石墨散热膜有一拼。
石墨烯防腐涂料受到很多企业的青睐,国内有数千家企业在做相关工作。但是,还没有真正实现规模化的市场落地,还有很多技术问题需要攻关。石墨烯电热产品在市场上炒的很热,在医疗大健康领域做的最多,深圳是领头羊。石墨烯材料在触摸屏、传感器、电子报纸、电磁屏蔽以及超快光通信领域都有潜在的应用价值,尽管大多仍在探索之中。
我想从另一个角度强调一下石墨烯新材料的重要性。如果我们回顾一下人类文明的发展历史,你会发现碳材料这个家族是多子多孙的,石墨烯、碳纳米管、碳60、石墨等等都属于碳材料大家族的成员。碳材料大家族从诞生至今有着数千年的历史,并且一直在创生着新的产业,金刚石产业、石墨产业、炭黑产业、活性炭产业,还有现在也属于高科技产业的碳纤维产业。
那么碳材料大家族的下一个产业是什么呢?我认为它没有道理就此打住,我相信是石墨烯,我坚信是石墨烯。因此,石墨烯是碳材料家族产业树上的一颗新枝,是一个继往开来的新材料。我创作了一首诗,来表达对石墨烯产业的期待:
《石墨烯赞》
芳容初露化黑金,万千宠爱集一身。
赓续碳族红血脉,老树新枝惠黎民。
再强调一下,石墨烯值得重视,尤其值得企业家投资。
今天我讲的是新材料产业发展的底层逻辑,所以我愿意讲一点历史。石墨烯是怎么来的?石墨烯跟石墨密切相关,石墨是层状的碳材料,一层一层的石墨片是通过很弱的范德华力结合起来的,所以可以用胶带撕下来。当然,一次会撕下来很多层石墨片。如果幸运地撕下来一层,那就是石墨烯了。
其实这个材料还真是这么发现的。那么怎么知道是多少层呢?最简单的办法是拿显微镜观察,颜色越浅层数越少越薄,最后薄到看不见的时候就可能是石墨烯了。
安德烈·海姆和康斯坦丁·诺沃肖洛夫这两位学者就是靠着这种笨办法发现的石墨烯材料,所以他们获得的诺奖被大家开玩笑是胶带撕出来的。
安德烈·海姆是个调皮的学术玩家。他当年在荷兰奈梅亨大学做“青椒”老师的时候,管理着一台超导强磁铁。一次无聊的时候,他把青蛙扔进强磁场中,发现青蛙竟然能够悬浮在磁场中,为此获得了2000年度的搞笑诺贝尔奖。海姆实验室有一个“星期五晚间项目”,就是折腾一些不靠谱的东西,据说石墨烯就是这个不靠谱的项目诞生的。他也是唯一一个既拿到搞笑诺奖、十年后又拿到真正诺奖的人。
这个故事的背后隐藏着深刻的道理。那就是,从0到1的原创性基础研究突破常常是“无心载柳”的结果,源于科学家们的强烈好奇心和求知欲,很难进行“规划”和重点“攻关”。
所以从这个意义上讲,基础研究不能过于急功近利,需要培育创新性的文化土壤,打造自由宽松的文化环境,允许一些人做看似“毫无用处”的探索性工作,这是支持原始性创新的关键所在。当你问他“干嘛用”的时候,就已经偏离了基础研究的逻辑。基础研究是好奇心、是兴趣,一开始就问有啥用是做不出来真正的突破的。
当然我要说的是,大家都讲“基础研究”,其实每个人说的未必是一回事,这是一个大问题。我在全国政协常委会上也讲过,需要统一一下讨论的语言,否则就是驴唇不对马嘴了。
石墨烯这个新材料问世至今刚刚二十个年头,2004年10月22日在《Science》上发的第一篇热点文章。石墨烯这个词很早就有,只是没人把它当回事儿。2010年,两位发现者荣获诺贝尔物理学奖,石墨烯从此引起了全球范围的关注。
2013年欧盟启动“石墨烯旗舰计划”,十年投资10亿欧元,在业界影响很大。2014年石墨烯列入国家发改委、工信部等部委发布的《关键材料更新换代实施方案》,2015年曼彻斯特大学成立“国家石墨烯研究院(NGI)”,半年之后习总书记到访NGI。我去年第一次访问NGI,才知道盛名之下,其实只是一个公共的基础研究平台,而且如今石墨烯在其中占的比重并不大。
2018年底曼彻斯特大学又成立了石墨烯工程创新中心(NEIC)。北京石墨烯研究院(BGI)是北京市支持成立的新型研发机构,2018年10月25日揭牌至今,已有6个年头。2020年底欧盟正式批准“欧洲地平线计划”,石墨烯为首批支持项目。
2021年,北京石墨烯研究院发明的超级蒙烯材料在我国尖端武器上正式使用,这是石墨烯材料在军工领域的第一个“杀手锏级”应用。这就是石墨烯材料的大致发展简史,应该说才刚刚开始。
中国的石墨烯热,现在渐渐冷下来了,但是数据一直很强势。这是一年前从企查查上面搜到的,竟然有小7万家石墨烯企业。我在想的是,硅材料已经大半个世纪的历史了,有那么多的硅材料企业吗?
据不完全统计,中国现在有60个石墨烯产业园、113个石墨烯研究院、17个石墨烯创新中心,还有17个石墨烯产业联盟。咱们深圳南山也有石墨烯产业园,揭牌的时候我也去了。这些石墨烯相关组织,全世界加在一起也没我们多。
我们再看一下石墨烯专利申请情况,中国占了全球的72%,数量达9.2万件,而排名第二的美国只有9千多一点,是我们的十分之一。我在思考一个问题,我们为什么搞那么多的专利,真的有用吗?
还有石墨烯论文数量,全球总发表了石墨烯相关论文35万余篇,我们拥有26万余篇,占比74.5%,排名第二的美国是4.7万篇,比我们少得多。还是同一个问题,我们为什么发那么多论文,值得深思。
大家可能会说,谁让你们科学家那么用功啊?不要怪科学家,怪我们的评价体制,当今的学术评价体制就是,鼓励大家玩命发文章,这样可以得到诸多好处,尽管这种好处似乎只对自己有用。
我最近经常拿这些数据说事儿。我认为,统计数据永远反映不了真实情况,说明不了我们世界领先。
国内石墨烯行业关注的热点是什么呢?我经常讲是“三大件”,新能源、大健康和电热产品、涂料,占比超过80%。其中新能源占了一半,大健康电热产品占了23%,涂料占了8%。
(图二 国内石墨烯行业的关注热点)
与欧洲、美国、日本和韩国相比,我们关注的不在一个频道上。我经常被问到,中国的石墨烯产业处于什么水平?我无法正面回答,因为根本不在一个频道上,没法比较。他们关注的事不是我们关注的,而我们关注的事也不是他们关注的东西。国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