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北京12月9日消息 12月8日,中国工程院2023年当选院士学习教育暨颁证仪式在北京举行,74位新晋院士获颁证书。中国工程院院长李晓红在颁证仪式上表示,绝不能让院士称号承载过多非学术的、功利的东西,绝不能让院士头衔与物质利益挂钩。要杜绝院士称号滥用,规范自身兼职,杜绝“双聘院士”,杜绝以“院士”冠名非学术活动场所。
据了解,2023年院士增选,是党的二十大后首次院士增选,是深化院士制度改革的首次集中检验。此次增选中,中国工程院注重在国家重大工程中选拔院士,以重大贡献、学术水平、道德操守为准绳,重视候选人对国家发展和安全的贡献,坚决破除“四唯”,注重通过标志性成果评价候选人,持续关注长期工作在西部边远地区的候选人和一线的杰出专家,聚焦国家战略需求,坚持德才兼备,坚持严而又严的学术标准,选出了让党中央放心、人民满意、科技界认同的工程科技专家。
今年新当选院士中,有未获得过国家科学技术奖项的长征五号系列运载火箭总设计师李东,有较少公开发表论文的网络与信息安全专家吴世忠,有只有中专学历但成功研发出多款全球首创性疫苗和试剂的夏宁邵,有长期扎根西部的尼玛扎西、高雄厚,有挑战白血病“生命禁区”、创建“北京方案”的黄晓军,有数十年从事DNA检验技术研究的人民警察、英雄模范刘超,有突破绞吸挖泥船技术瓶颈,在填海造礁中发挥重大作用的谭家华,有投身国防工业填补关键领域空白、首次参评的吴强,有长期战斗在动物疫病防控最前线、巾帼不让须眉的金梅林,有聚焦国家重大工程安全的殷跃平,有突破海洋声学环境辅助决策关键技术的笪良龙……这都是我们不拘一格为国选才的有力佐证。
李晓红用四个“始终”勉励大家,始终胸怀“国之大者”,树牢至诚之心。对党忠诚,是每一位科研工作者应当坚守的政治底线。中国特色院士制度是党和国家设立的重要人才制度,核心是党的领导,与西方国家院士制度有着本质区别。党和国家设立院士制度的初衷,就是要凝聚我国科技界精英为经济社会发展出主意、攻难关,就是要激励广大科技工作者为国家富强、民族振兴努力奋斗,就是要建设一支体现国家意志、服务国家需求的科技领军人才队伍。
作为院士,必须怀着一颗至诚之心,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铸牢思想政治根基,忠于党、忠于国家、忠于人民,胸怀“国之大者”,勇担“四个表率”。做胸怀祖国、服务人民的表率,做追求真理、勇攀高峰的表率,做坚守学术道德、严谨治学的表率,做甘为人梯、奖掖后学的表率,不负习近平总书记给予两院院士的“国家的财富、人民的骄傲、民族的光荣”这一崇高赞誉。
始终坚持创新引领,永葆至真之心。永远不要忘记从哪里来,为什么出发。不能今天成为院士,就自我感觉和昨天当教授或研究员的那个自己不一样了,把自己当“全能”院士,不管什么领域的学术会议都敢参加,不管在什么场合都敢拍板表态,甚至停下学习和进步的步伐,违背学术初心。
科学真理容不得半点虚假,要始终唯真唯实,追求真理。在学术评价、项目评审、成果鉴定中不说违心之话、不写不诚之词、不做失范之事。当选院士,要始终以“从零开始”的心态、革故鼎新的勇气积极投身科技创新事业,在科研创新中保持谦卑之心,在学术学风上抱有虔诚之意,继续深耕本领域、扎根第一线,不断学习、不断探索,提高自己的学术水平和实践能力,为国家的科技进步作出更大的贡献。
始终强化使命担当,砥砺至勇之心。当今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科技创新已成为国际战略博弈的主要战场,围绕科技制高点的竞争空前激烈,面对波谲云诡的国际形势,我们必须敢于斗争、善于斗争,砥砺至勇之心,以更高的标准要求自己,不负党和国家的重托。
要有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的使命担当。要从国家急迫需要和长远需求出发,主动请缨解决“卡脖子”问题、创造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