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IIF“新咖啡”第一期观点:
区块链最大的问题,是找不到恰当的应用
2018年8月21日中午,IIIF“新咖啡”第一期讨论围绕“区块链代币机制设计”主题展开,话题由中民新能董事局秘书刘燕发起,IIIF执行主任刘颖召集展开。
讨论中,各位专家从代币机制这一微观话题出发,就区块链更深层次的问题进行热议。清华大学计算机系副研究员陈康认为:区块链最大的问题,就是找不到恰当的应用。
陈康
清华大学计算机系高性能计算研究所
副研究员
区块链中机制设计的问题,是为了满足在分布式系统中的假设需求,即假设一:坏人不能太多。假设二:坏人获得的利益不足够大。比特币的机制设计满足了这种假设需求。但我认为,我们讨论这些机制设计和区块链技术本身并没有太大关系。人们之所以认为区块链非常具有价值,是因为大多数人不懂。
我做个比喻,区块链就像一个EXCEL表格,这个表格以前只装在自己的电脑里,而如果我们每个人都装了这样的EXCEL表格,而且大家看到的表格完全一样,就是区块链。我们在表格上填数的过程就是区块,这些表格数字能为别人所看见就是账本,而EXCEL表格上的运行程序就是智能合约,所以在我看来,区块链一点也不神秘。
所谓机制设计,就是每家公司、每个人都要维护这个EXCEL表格,让所有的表呈现一致,这就是达成共识,所以分布式共识最简单的理解,就是分布在各处的EXCEL表都长成一模一样。区块链就是一堆人共同维护一个事情,而有哪些人在这堆人中,如果我们知道的话,这就是公开链,如果我们不知道,这就是联盟链。以上是区块链应用的先决条件,如果不具备这些条件,我认为就谈不上应用。
至于现在比较流行的通证经济,学术上存有两种认识,一种是实用主义,一种是工具主义,但社会科学无法被验证。所以计算机学科研究的是计算经济学(Computational Economics),这涉及到计算机科学、经济学、数学、博弈论、社会科学等领域的交叉学科。一切都要基于科学做出假设。
IIIF“新咖啡”首期讨论现场
讨论中,剑桥大学制造管理研究所韩夏博士对陈康的观点表示赞同,他认为区块链的火爆90%是因为热词效应引起的,如果没有虚拟货币能够暴富这样的现象,就没有这么多人讨论区块链,目前看到的一些应用,用一些别的中间媒介也照样可以解决,而且成本更低,所以他认为,要警惕资本市场对区块链概念的过度驱动。当然,区块链的安全性、可追溯性等特性,如能在产业上应用是有价值的,这有待继续挖掘。
参加IIIF“新咖啡”一期讨论的还有清华大学材料学院副院长李正操教授、清华经管学院朱恒源教授、同方环境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薛霖、中国民生银行北京分行行长助理陈金刚、清华校友企业发飚智能创始人刘捷、清华大学科技开发部信息办副主任朱忠言等。
文: 刘颖责编:刘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