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年前,复旦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下文简称:中文系)在王安忆教授率领下,开风气之先,成立全国首个MFA创意写作专业学位授权点。
15年来,秉持“文学创作不仅需要‘天才’,也需要‘工匠精神’”的理念,复旦创意写作开展科学系统的写作教育,培养大量创作型人才,助力创意写作这一新兴学科的蓬勃发展。
6月2日,复旦大学MFA创意写作专业成立15年暨文学写作教育高峰论坛在光华楼举行。学者、作家、校友齐聚复旦,共话创意写作的未来。
结缘30载,王安忆引领复旦创意写作发展
“在我的职业生涯里,我换了很多工作,在复旦的20年是我职业生涯最长的一段时间,而且这段时间我过得非常非常愉快。”
今年适逢王安忆教授荣休,也是她与复旦大学结缘的第30年。早在1994年,王安忆就受聘于复旦中文系“小说创作研究”课程的教授,为本科生开设选修课程。她的讲稿后来经过整理,由复旦大学出版社正式出版,书名《心灵世界》,在当时引起过广泛关注。十年以后的2004年,身为上海市作家协会主席、茅盾文学奖获得者的王安忆正式受聘于复旦大学,担任中文系教授。作为复旦创意写作的奠基人和灵魂人物,王安忆深耕课堂、严谨治学,为培养创意写作人才倾注了大量心血。
回忆起15年前为复旦创意写作MFA奔走的场景,王安忆仍历历在目,她感谢为之付出努力的同道。“成为作家不那么容易,因为作家还需要天赋,还需要社会的环境,需要很多很多条件。我们就是进行文学教育,哪怕我们培养出一个好的读者,我们也做到了一点点。”王安忆希望复旦创意写作MFA坚持文学教育的理念,高水平的师资团队;希望学生不要急于发表作品,对自己的作品严格要求,“不要松弛,一直坚持下去”。
“王安忆对高校学科建设的参与完全不同于一般驻校作家,仅止于在校园里做做讲座搞搞活动,而是一头扎在具体的课程建设和学科建设之中。” 当年与王安忆一起推进复旦大学创意写作学科建设的教师都深情回忆,王安忆为了上好文学写作课,特意请来几位著名海外作家,以及美国芝加哥哥伦比亚艺术学院的两位资深教授,为复旦中文系的学生系统讲授文学写作课程。“她像一个普通的学生那样坐在课堂里认真听课,学习西方创意写作课程的教授方式和规律,这样整整听了一学年的课程,借鉴和积累了一定的教学经验,然后再设计自己的写作课程。”
通过这次系统听课,王安忆受到启发,她和当时担任中文系主任的陈思和教授一起设计和筹办复旦大学自己的创意写作专业,并向教育部提出申请创意写作专业硕士点,经过一年多的努力,于2009年正式建立创意写作的专硕学位点,2010年招生。“王安忆教授从事教育事业已经整整20年,她丰富的教育实践和以此基础形成的教育思想,值得我们认真总结和研究。这是复旦大学创意写作学科建设的一笔宝贵财富,将会对以后的全国创意写作学科产生重要而不可取代的影响。”
在王安忆身上,作家与教授的双重身份相得益彰。5月24日,王安忆被授予法兰西共和国荣誉军团骑士勋章,今年是中法建交60周年。“法兰西共和国荣誉军团骑士勋章”是法国政府颁授的最高荣誉骑士团勋章,1983年,中国作家巴金曾获得这份荣誉。十年前,王安忆还被法国文化部授予法兰西艺术与文学骑士勋章。两枚勋章是法国政府对其文学成就的肯定,是中法两国文化与文学交流的见证之一。
校友、学生代表为王安忆献花、留言册
中文系主任朱刚为王安忆颁发纪念证书
走过15年,复旦创意写作未来可期
在圆桌会议环节,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文贵良、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张清华、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梁鸿、上海市作家协会孙甘露、同济大学中文系张生、上海大学中文系谭旭东、南京大学文学院叶子、复旦大学中文系严锋、张怡微等学者、作家,围绕“创意写作教学的现状与未来”,交流心得体会。论坛还设置校友论坛,共话“创意写作:实践、思考与展望”。
日前,中文创意写作被正式列入中国语言文学下的二级学科,受到学界与社会广泛关注。而这门先前被视之为冷门、小众的学科,复旦已耕耘15年,形成一套富有特色的课程体系和培养路径。
这是一方挥洒文学情思的天地,涌动着蓬勃而盎然的生命力。“小说写作实践”、“散文写作实践”、“非虚构写作实践”和“文学翻译实践”等课程注重在实践中培养学生的创意写作能力,同时紧紧围绕“创意写作是一门艺术”的核心理念,在丰富的人文史和艺术史背景下展开教学。
复旦创意写作已形成老中青相结合、层次鲜明、梯队完整、具备丰富写作经验且术业各有专攻的一流校内师资队伍,还配置了行业导师,构成双导师制。专业实习基地上海市作家协会举行的“上海写作计划”每年都来到复旦校园,为学生们打开国际化视野。
“每一位创作型人才,在教养、学识方面的需求,都是非常个性化的,而且其个性化的程度之高,肯定超越一般专业人才的培养。”中文系主任朱刚教授说,中文系的其他专业,乃至其他院系,在诸多领域为MFA提供丰富的优质课程,供学生自由选择,形成各具特色的知识结构。“重要的是自由宽松的教学氛围、尊重个性的校园文化,让我们远离单调、刻板、独断,而获得真正的教学成果,那就是我们优秀的毕业生。”
15年以来,复旦创意写作专业累计招收学生232名,开设课程130门次,产出作品100余篇,出版学生作品集10本。复旦创意写作MFA的毕业生,逐渐成为了新生代作家的中坚力量。其中张凡、余静如、王侃瑜、伍华星、史玥琦等学生已经成长为国内80、90后作家群体的中坚力量。
“科幻对我来说是一个新兴的产业和事业,并且是我主动选择的。”重庆移通学院科幻学院院长张凡是第一届MFA毕业生,2010年在复旦读书时,他已经认识到科幻将会是一个重大的风口,并在15年里由创意写作走向科幻。“复旦MFA的教育,在毕业15年里,像缓释的胶囊,一年一年重塑了自我对世界的感觉和认知。”张凡说,“复旦创意写作的培养之价值全在于诸位老师伟大的认真和安静的爱,我每次重新教育自己,以为是自我提升,终归追溯到这种默默无言的文学和写作传承。”
去年上半年,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复旦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南京大学等九所高校发起成立中国大学创意写作联盟,整合各校资源,进一步探索写作人才的培养模式。
复旦大学党委书记裘新代表学校,对王安忆教授、陈思和教授以及创意写作专业的各位老师致以敬意。他表示,大学担负着传承弘扬文明、以文化人的本然使命。近年来,学校厚植卓越而有趣的文化沃土,引领服务学生全面个性成长。在这片沃土上,创意写作这门复旦“最文艺”的专业有其独创特色、发挥着独特作用。创意写作的教育,既一丝不苟于字句,又超越文字本身。穿梭于字里行间,见天地之广阔,见文明之沧桑,见时代之澎湃,见人间之烟火。以写作入门,以艺术升华,以人生为最终归宿,三重境界诠释了创意写作的精神内核,在复旦的校园里需要这样一片诗意的栖居地。希望复旦创意写作继续走在学科发展最前沿,总结积累写作教育实践经验,以创新精神建设好这个富有创造性的学科方向,为繁荣大学文化发挥独特作用。
【责任编辑:曹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