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登革热是什么?
登革热是由登革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经白纹伊蚊(俗称“花蚊子”)叮咬传播,由于会引起剧烈疼痛,又被称为“断骨热”,属于我国乙类法定传染病。其高发季节为夏秋季,一般从5月开始逐渐增多,8月至10月为发病高峰期。
二、登革热通过什么途径传播?
登革热的传播途径主要遵循“患者→伊蚊→其他人”的模式,登革热患者或隐性感染者被伊蚊叮咬后,病毒在伊蚊体内一般需经8—10天的增殖后,才可以通过叮咬将病毒传播给人。
1.感染源:已感染登革病毒的人是主要传染源,无论是否出现症状,这些感染者可能在出现症状之前、期间或之后传播病毒。
2.蚊子叮咬:伊蚊叮咬带登革病毒的人后,病毒随血液进入蚊子体内。
3.病毒在蚊子体内的增殖:登革病毒在蚊子体内繁殖,尤其是在蚊子的唾液腺中。
4.再次叮咬传播:被感染的伊蚊再次叮咬其他未感染的人时,病毒通过蚊子的唾液传播给新的宿主。
5.人际之间的传播:人与人之间一般不会直接传播疾病,伊蚊是传播媒介。
三、感染登革热后会出现什么症状?
登革热的典型症状包括突发高热、严重头痛、眼球疼痛、肌肉和关节痛、皮疹等。我国人群对登革病毒普遍易感,感染后潜伏期一般为1—14天(多数为5—9天),但也有部分人不发病(即隐性感染者)。
1.突发高热:登革热的典型症状之一是突发高热,并伴有畏寒,体温可在24至36小时内升至39摄氏度或40摄氏度,由于血管扩张而呈现“三红征”(即面、颈、胸部潮红)。
2.头痛疼痛:患者常出现头痛,通常在发热后出现,并可能持续数天。
3.眼部疼痛:患者可能出现眼部疼痛,这可能是由于病毒对眼部组织的影响所致。
4.肌肉和关节痛:患者常出现肌肉和关节痛等症状,通常在发热后出现,并可能持续数天。
5.皮疹:患者可能出现皮疹,通常在病程的5-7天内出现。皮疹可能是多样性的,包括麻疹样和出血性皮疹。这些皮疹通常不高出皮肤,分布于四肢躯干或头面部,并可能伴有瘙痒感。
四、如何预防登革热?
预防登革热的关键措施在于“清积水、灭蚊虫、防叮咬”,要全面清除蚊媒孳生的环境。
1.清除积水:伊蚊的幼虫依赖于水环境进行孵化和生长。因此,所有可能积水的场所,如花盆托盘、废弃轮胎、空瓶罐等,都需被清除或倒置,确保没有幼虫生存的环境。室内外闲置的可贮水容器都应当清除或倒置,避免为蚊虫提供繁殖地。不应将各种缸罐、轮胎、花盆(包括花盆底部)、水桶、瓶子、锅盖、竹筒等可贮水容器露天存放,防止积水成为蚊虫的孳生地。定期开展房前屋后、室内外的卫生大扫除,彻底清理杂物和各类垃圾。水生植物每3-5天换水一次,同时清洗植物根部以及瓶底和花盆底盘。尽量使用泥、沙替代清水来养殖植物,以减少蚊虫孳生的机会。
2.定期灭蚊:为了更有效地控制蚊子数量,建议使用卫生杀虫剂来消灭成年蚊子,特别是针对“花斑蚊”(白纹伊蚊),它们主要在白天活动。这种蚊子的活动高峰期通常集中在两个时间段:上午8时至10时和下午4时至7时。因此,选择这两个时段进行灭蚊工作,可以最大化地提高灭蚊效果。
3.避免蚊虫叮咬:房间应装置防蚊网,睡觉或者晚上休息应挂蚊帐。外出活动时,应在外露的皮肤上涂上蚊虫驱避药物,避免在蚊子出没频繁的树荫、草丛、垃圾站等地方逗留,预防被蚊子叮咬。
4.外出旅行预防建议:
(1)出发前,了解目的地登革热风险,尽量避免到有登革热疫情的地区旅游。携带驱蚊剂和防护用品,如长袖衣服、长裤和帽子。
(2)入境时,如出现发热症状,应主动进行健康申报,配合海关卫生检疫人员进行相关检测。
(3)返回后,若两周内出现登革热疑似症状,如发热、头痛、关节痛,应立即到正规医院就医,并主动告知旅行史,有助于医生的诊断和治疗。为减少疾病传播,请配合当地疾控部门和街道工作人员的调查与防蚊灭蚊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