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渔业科学与技术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专业类代码:水产类(0906) 专业与代码:海洋渔业科学与技术(090602)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以海洋科学、鱼类学、渔业资源生物学、海洋生态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为基础,以研究渔业资源与渔业环境之间的内在联系与规律为核心内容,以研究热带海洋渔业资源的增殖与休闲渔业为特色,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具备海洋渔业科学与技术方面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具有较强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综合素质高,适应能力和竞争能力强,能在海洋生物资源开发和保护、海洋渔业生产、渔业设施规划与设计、渔政管理等部门从事生产、研究、教学和管理等方面的复合型高级渔业科技人才。
二、毕业要求
1、思想品德培养要求
热爱社会主义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的基本路线;掌握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的基本原理;具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思想和良好的思想品德;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严谨的行为规范,扎实的工作作风;愿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三渔”服务;具有敬业爱岗、艰苦奋斗、热爱劳动、遵纪守法、团结合作的品质;掌握必备的科学文化基础知识,具有良好的人文素质、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具有良好的法律意识和市场竞争意识;具有良好的沟通交流能力和组织协调能力。
2、知识能力培养要求
掌握海洋渔业科学与技术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原理,受到应用基础和技术开发方面的科学思维和科学实验训练,受到计算机应用等方面的基本训练,具有较好的科学素养及初步的生产、教学、研究、开发与管理的基本能力。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掌握数学、物理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
(2)掌握现代海洋科学、海洋生态学、海洋渔业科学与管理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及相近专业的一般原理和知识;
(3)掌握渔业资源开发、海洋生物资源增殖养殖、航海技术、渔业设施工程技术及渔业资源评估等方面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
(4)具备渔业可持续发展的意识和基本知识,了解海洋渔业学科的新成就、新技术和国际渔业发展动态,熟悉有关海洋水产资源保护、环境保护、海水养殖、捕捞和渔政管理等方面的方针、政策和法规。
(5)具备扎实的计算机基本知识,能熟练地应用计算机;
(6)掌握一门外语,能熟练地阅读本专业的外文文献和书刊并能撰写论文摘要;
(7)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有调查研究与分析、组织与管理、口头与文字表达能力,具有独立获取知识和处理信息的基本能力;
(8)具有一定的辨证唯物主义的逻辑思维能力、自学能力、创新能力、科学研究能力和实际工作能力。
3、身心素质培养要求
具有较高的智力发展水平;具有成熟的情感意识和坚强的意志;具有一定的体育和军事基本知识,掌握科学锻炼身体的基本技能,养成良好的体育锻炼和卫生习惯,受到必要的军事训练,达到国家规定的大学生体育和军事训练合格标准,具备健全的心理和健康的体魄,能够履行建设祖国的义务。
三、主干学科与相近专业
主干学科:海洋科学、水产学、管理学
相近专业:水产养殖学、水族科学与技术、海洋技术、海洋科学
四、修业年限与授予学位
修业年限:学制四年;学习年限三至六年
授予学位:农学学士
五、学分要求
本专业学生修读的总学分数应不少于160学分,其中实践教学累计学分比例不低于总学分的30%。
六、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含主要专业实验)
主要实验课程有:大学物理实验、海洋生态学实验、生物综合实验、渔业资源生物学实验、鱼类学实验、渔具理论与设计实验、渔业经济与管理学实验、海洋渔业技术学实验、鱼类行为学实验、水产经济动物增养殖实验、渔业水域环境监测与评价实验、观赏水族养殖学实验。
集中性实践环节含有入学教育、军事训练、暑假社会实践、社会调查、学年论文、专业见习、毕业实习、毕业论文(设计)等内容,共30.5周。
七、教学时间安排总表
一
二
三
四
合计
1
2
3
4
5
6
7
8
周数
课堂教学
13
13
13
13
13
13
8
86
复习考试
1
2
2
2
2
1
10
入学教育与军事训练
2.5
2.5
暑期社会实践与调查
(1)
(1)
(1)
(3)
学年论文
(1)
(1)
专业见习
(1)
(1)
(2)
毕业实习
8
8
毕业论文(设计)
12
12
毕业教育
(1)
(1)
总周数
16.5
16
16
16
16
16
16
13
118.5(7)
八、主要课程及部分主要课程简介
专业基础课程有:高等数学C、大学物理C、大学物理实验B、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线性代数、海洋生态学、渔业资源生物学、鱼类学。
专业核心课程有:渔具理论与设计、渔业法规与渔政管理、渔业经济学、海洋渔业技术、航海学、鱼类行为学、渔业资源评估与管理、渔场学、海洋法。
渔业增殖工程方向专长课程有:水产经济动物增养殖、渔业水域环境监测与评价、海洋牧场概论、渔业工程学、人工鱼礁工程学。
休闲渔业方向专长课程有:观赏水族养殖、水族景观规划与设计、休闲渔业、游钓与观赏动物养殖、生态渔业。
专业任意选修课程有:海洋专业英语、文献检索与论文撰写、生物统计学、水产品冷冻与保鲜技术、鱼类遗传育种学、鱼类生理学、水产品加工技术、藻类学、基础化学等。
部分主要课程简介:
1、海洋科学导论:本课程主要向学生讲授地球系统与海底科学,海水的物理特性和世界大洋的层化结构,海水的化学组成和特性,海洋环流,海洋中的波动现象,潮汐,海洋与大气,海洋生物,海洋中的声、光传播及其应用,卫星海洋遥感、中国近海的区域海洋学等内容,同时关注海洋环境保护、海洋污染治理与海洋资源可持续发展等方面的内容。
2、鱼类学: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两大部分:第一是鱼类的外部形态,包括介绍鱼类的外部分区、体型、头部器官和鳍等;介绍鱼类的皮肤及其衍生物,包括鱼类的皮肤与腺体、鳞、色素细胞及体色、发光器及发光;以及介绍内部构造骨骼与肌肉、消化器官、呼吸器官与血液循环器官、尿殖器官与生殖习性等。穿插在各章节内容中介绍鱼类的生态、生理等方面的基本知识、基本概念和基本技能。第二是鱼类分类学,包括鱼类的系统演化和各种鱼类在鱼类分类系统中的地位及相互关系;研究鱼类的命名、鉴别种类的方法、地理分布和经济意义等。
3、渔业资源生物学:本课程主要介绍渔业资源生物学基本概念与研究内容的基础上,重点介绍鱼类的种群及其研究方法,鱼类的生活史划分与早期发育鉴别,鱼类的年龄鉴定和生长研究,鱼类的性成熟划分、繁殖习性与繁殖力测定,鱼类的摄食特性及其研究方法,以及鱼类集群与洄游机制。同时,概述了世界海洋生物地理区系,以及我国近海海洋生物区系的地理学特征。最后还介绍了渔业资源调查的基本技能和方法。通过该课程的学习,能够掌握开展鱼类生物学特性及渔业资源调查与研究的基本方法,了解我国近海和世界主要海洋渔业资源的分布,为今后从事渔业资源学的研究打下扎实基础。
4、海洋生态学:海洋生态学是研究海洋生物及其与海洋环境间相互关系的科学。它是生态学的一个分支,也是海洋生物学的主要组成部分。本课程目的是使学生掌握海洋生物在海洋环境中的繁殖、生长、分布和数量变化,以及生物与环境相互作用,阐明生物海洋学的规律,为海洋生物资源的开发、利用、管理和增养殖,保护海洋环境和生态平衡等打下坚实基础。
5、渔具理论与设计:本课程把鱼类行为、渔具基础理论和各种渔具的设计有机地结合起来,是一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海洋渔业专业基础课程。通过对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鱼类在渔具作用范围内的行为习性,能借助网具模型水槽实验等手段分析研究网具的性能,能掌握刺网、围网、拖网等主要网具的设计原理及计算方法,培养学生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今后从事渔具理论的研究和设计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6、渔业法规与渔政管理:本课程主要向学生讲授渔业法规的概念、构成、作用、特点和一般原则等基本知识,国际海洋法中有关内水、领海、群岛国的群岛水域、专属经济区、大陆架和公海的基本渔业制度,重要的国际渔业协定、渔业国际文件、我国与周边国家签署的渔业协定的主要内容,我国渔业法规的主要内容和构成体系,以及我国渔政管理的主体、特征、职能任务、基本原则和组织机构。在此基础上,对渔业资源养护与管理、渔业捕捞许可制度和渔获量限制制度、水生野生动物保护与管理、水产养殖管理、渔业水域环境保护与管理等渔政管理领域的基本原理、法规体系、主要制度和管理措施也进行讲解。
7、渔业经济与管理:本课程依据渔业经济与管理的规律及特点,力求总结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近几年渔业经济与管理的新思想、新观念、新方法、新经验,从宏观与微观、经济与管理两方面去揭示、探讨渔业经济与管理的理论体系、研究内容和基本方法。
8、海洋渔业技术:本课程内容包括渔具力学、设计原理和模型试验,主要渔具结构原理、装配工艺、渔场探索和其捕鱼技术,以及其有关的标准。学生通过学习本课程能够了解和掌握“声光电捕鱼”,双臂架捕虾拖网,单船拖网、大型中层拖网、鱿钓、金枪鱼延绳钓、金枪鱼围网等渔业捕捞技术,同时,使学生与时俱进,充分了解大洋性渔业资源开发利用,以资源保护为目的的生态友好型渔具渔法、人工鱼礁等内容。
9、渔业资源评估与管理:本课程主要应用致学方法描述鱼类的生长、死亡和补充的规律以及在人类捕捞的作用下对渔业资源群体所产生的影响,着重介绍如何运用所收集的渔业生物学和渔业统计等资料.根据渔业资源评估数学模型,研究分析鱼类种群动态,对资源量和渔获量进行预测,为有效地进行渔业管理、合理利用渔业资源和资源增殖提供科学依据。
10、渔场学:本课程是海洋渔业科学与技术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的核心课程,通过该课程的学习,能够掌握和了解开展鱼类生物学特性以及渔业资源调查与研究的基本方法,掌握渔场形成原理及其渔情预报的基本方法,了解我国近海和世界主要海洋渔业资源的分布及开发利用状况,从而为今后从事渔业资源与渔场的调查、研究等工作打下扎实基础。
11、海洋法:本课程旨在能够较为系统地了解国际海洋法的基本内容、各种不同海域的概念、法律地位和开发利用海洋的法律制度和国际规则;了解国际社会实施《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的基本情况、主要沿海国家的海洋法立场和国家实践;增强海洋法律意识,并能综合运用于对实际问题的分析和判断,为进一步学习和研究海洋法奠定基础。
12、水产增养殖学:本课程是适应教学改革需要,对海洋经济动物如鱼类、虾蟹类、贝类和其他水产动物增养殖理论与技术进行重新整合开设的一门综合性的专业课程。主要有海产增养殖的通用原理与技术、主要经济鱼类增养殖、主要经济虾蟹类的增养殖、主要经济贝类的增养殖、其他海产经济动物养殖五部分内容。在着重介绍通用理论和共性技术的同时,又注意对各大类常规品种和名特优品种的养殖原理和应用技术的介绍,力求全面反映当今国内外海产经济动物增养殖产业的发展水平以及研究领域的新成果与新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