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农业大学农业资源与环境学科成立于1960年,前身为土壤农化专业。1986 年获土壤学硕士学位授予权,2001 年获植物营养学硕士学位授予权,2018 年获农业资源与环境一级博士学位授权,是河南省唯一的农业资源与环境博士学位授权点。2002 年和 2005 年土壤学学科连续两次被评为河南省重点学科,并晋升 A 等;2008 年被评为河南省一级重点学科。2012、2016 和 2022 年在河南省第七、八、九批省级重点学科评估验收中均为优秀。 本学科已形成耕地保育与地力提升、作物营养与高效施肥、养分管理与绿色发展、土壤修复与安全利用4个稳定的学科方向。针对土壤肥力问题,构建了土壤有机培肥、固碳减排的技术理论体系,解析了土壤物理、化学和生物学性状与作物产量形成的耦合关系,建立了耕地质量动态监测与评价系统;针对作物养分高效利用问题,阐明了小麦玉米营养胁迫的光谱、生理及分子生物学机理,研发新型作物专用肥,构建了粮食作物绿色高产高效施肥技术体系;针对土壤环境质量安全问题,建立了土壤环境质量预警监测与评价体系,构建了河南省土壤重金属污染修复技术模式。 近年来取得的标志性成果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一是首次提出了高产小麦玉米营养胁迫的光谱、生理及分子生物学机理,创新性提出了高产小麦玉米“前氮后移、前促后稳”的养分高效管理策略,该成果获“河南省科技进步三等奖”。二是围绕作物品种基因型×养分供应×环境之间的互作关系,阐明三大粮食作物养分需求、土壤、肥料养分供应的关系,构建了相关调控指标体系,制定了高效施肥技术规程,该综合技术获推“河南省 2022 年农业主推技术”。三是通过耕作模式优化、轮作换茬等土壤改良、地力提升技术,改善了农田耕层结构,进一步丰富了肥沃耕层构建相关理论机制,相关成果在Journal of Hazardous Materials、Soil Biology and Biochemistry 等国际TOP期刊发表。四是研发了适用于北方石灰性重金属污染土壤的改良剂,阐明 Zn、Se、B 等微量元素对小麦镉积累和吸收的分子和生理机制,构建了土壤重金属污染修复综合技术体系,该成果获“河南省教育厅科技成果一等奖”。 本学科依托农业农村部黄淮海平原耕地质量保育重点实验室等省部级学科平台,有效支撑我校国家“2011 计划”河南粮食作物协同创新中心、省部共建小麦玉米作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等国家级平台建设,为我国的粮食安全和农业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基础与技术支撑。
2、河南省重点学科--公共管理公共管理学科涵盖土地资源管理和行政管理两个二级学科。2012年获批第八批河南省重点学科(二级),2018年公共管理学科获批第九批河南省重点学科,2021年公共管理学科同时获批河南省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重点立项建设、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重点立项建设,2023年公共管理学第九批河南省重点学科验收合格。 学科主要有土地资源管理、行政管理、自然资源登记与管理等学科方向,师资队伍、科研创新、科研平台、培养方案完备扎实。学科现有师资49人,其中教授8人,副教授18人;具有博士学位教师42人,博导4人,硕导43人;教育厅学术技术带头人1人,近十年来获省教学标兵、校教学质量奖、优秀教师、道德模范、教学名师等荣誉称号的教师10余人次,获各类人才、专家称号10余人次;具有校级科研创新团队4个,近十年主持国家自然基金7项,主持国家社科基金1项,科技部专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等子课题 3项,省部级科研项目40余项,科研经费累计到账800余万元;出版著作、教材等 20余部,专利、软件著作权等6项;发表科研论文 200余篇,获省部级以上科技奖励6项;主持省级教改项目3项,1项获省级一等奖,建有国家级一流课程1门,省级一流课程3门;建有河南省土地整治与生态重建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郑州市国土空间优化重点实验室、河南农业大学土地与乡村可持续发展人文社科基地三个学科平台,与河南省土地规划院、河南省土地整理中心、河南省国土科学研究院等合作共建十余个实践实训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