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代码:050101
一﹑专业介绍
汉语言文学专业自1959年开始招生,至今已历六十余年,具有深厚的历史积淀和丰富的办学经验。曾先后被评为“首批国家级特色专业”(2007年)、教育部“十二五”专业综合改革试点(2013年)、“江苏省高校品牌专业”(2015年)、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2021年),为全国首批“国家语委语言文字应用人才培训基地”“中小学经典诵读国家级培训基地”。本专业以江苏省优势学科“中国语言文学”为支撑,有中国语言文学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语文教学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在学科教学(语文)方向招收硕士研究生。目前,本专业拥有国家级优秀教学团队1个,江苏省教学名师1名,“江苏人民教育家培养工程”指导专家1名;有国家级规划教材1部;建成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程2门,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3门,国家精品视频公开课程1门;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有稳定的教学实践基地,与徐州、无锡、苏州、泰州、连云港等地多所中学建立了实质性合作关系。毕业生广泛就业于全国各地重点中小学和各级教育主管部门,有些已成为语文骨干教师、教研员和管理干部。近五年,应届毕业生就业率高达97%。
二、培养目标
本专业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立足江苏,承接长三角,服务淮海区,面向全中国,适应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需求,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坚定政治信念、高尚师德情操、终身学习意识、自主创新精神、国际教育视野,具备广博的人文和科学素养、深厚的汉语言文学专业底蕴、突出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扎实的语文教育教学实践和研究能力的高素质专业人才。毕业生能够胜任中学语文教学和班主任工作,五年后成长为骨干教师或优秀教育管理者,未来成长为专家型教师。
本专业学生毕业五年后,达到如下目标:
1.具有高尚师德、仁爱情怀。树立坚定的教师职业信念,遵守教师职业规范,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备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和事业心,热爱中华传统文化;涵养师范气质,具有“仁爱”的教育情怀;爱岗敬业,关爱学生,始终把立德树人放在首要位置,在校园文化建设、班集体建设、社团文化建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学生社会实践、心理健康教育以及家庭教育指导等方面有突出的表现,能够成为校级及以上骨干教师。
2.具有语文教育教学的核心素养。语言、文学功底扎实,能够熟练运用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核心技能,具有突出的语文教学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欣赏与创造、文化理解与传承的学科素养,能够对人文和科学学科各专业知识进行整合,达到教师教育课程标准对教师综合素质的要求,参加校级以上专业素质竞赛或教学基本功大赛并有突出的表现。
3.具有出色的教育教学能力。树立以生为本、德育为先的教育理念和全程育人、综合育人的意识;具有较强的教学设计、教学实施和教学评价的能力;能够熟练运用多媒体、在线课程等信息技术优化学科教学;具备较强的教育教学组织管理能力,胜任班主任工作,能根据中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和成长规律针对性地开展育人工作,并有成功教育教学案例在校级以上推广;善于总结教学经验,能致力于教育教学改革的探索;能立足校情、学情,因地制宜,有效开发1门校本课程。
4.具有可持续的专业发展能力。树立终身学习意识,明晰的专业发展规划;养成自主学习习惯,具有批判性思维和创新意识,不断更新自己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方式,持续提升学科专业素养和教学研究能力,主持或参与1-3项市级以上教研项目,发表1-3篇省级教学论文;及时了解和吸收国际先进教育理念和经验并用于教育教学实践,教研成果具有一定的国际视野和理论深度;具有团队协作精神和合作交流能力,能通过校内外教研活动开展专业交流,至少参加5次教学培训。
三、毕业要求
本专业学生学习汉语言文学专业和教师教育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接受语言文字运用、文学阅读与写作以及语文教育教学能力方面的系统训练,以适应中学语文教育教学工作的需要。毕业生应具有的知识、能力和素质具体要求如下:
1.师德规范
1.1 具有坚定的政治信念。坚决拥护党的领导,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较强的民族自豪感和社会责任感。
1.2 坚决贯彻执行党的教育方针政策,牢固树立依法执教的意识,了解和熟悉《教育法》《教师法》等法规。
1.3 践行“崇德厚学、励志敏行”的校训,自觉加强师德修养,严格遵守师德规范,立志成为新时代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卓越语文教师。
2.教育情怀
2.1 忠诚和热爱祖国教育事业,树立明确的专业理想和坚定的教师职业信念。
2.2 热爱中国传统文化,立志弘道修文,自觉传承吴韵汉风,弘扬淮海战役精神,具有良好的人文底蕴。
2.3 以立德树人为己任,尊重学生人格,以生为本,做学生锤炼品格、学习知识、创新思维、奉献祖国的引路人。
3.知识整合
3.1 系统掌握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与核心技能,掌握通用汉字6500个、古汉语常用实词1000个和常用虚词60个,背诵中外经典诗文500篇,具有汉语言文字运用、文学作品解读以及常见文体写作的能力,能够根据调查框架独立调查所在地区的方言和地方文化。
3.2 了解跨学科知识,具有人文、科学和艺体等领域综合素养,形成较为完善的知识体系,并具有将之转化为学科教学知识的能力。
3.3 能够理解语文课程与教学知识,了解语文教育理论和实践的最新发展动态以及学习科学的基本理论,初步习得基于语文课程核心素养的学习指导方法和策略,并应用于教学实践,将汉语言文学专业知识、跨学科知识进行有机整合,形成语文学科教学知识。
4.教学能力
4.1 掌握教育学和心理学的基本理论,理解中学生心理发展特点,熟悉语文教育教学规律和原则;明晰中学语文课程标准的核心理念,能够创造性地使用语文教材,善于开发和利用语文课程资源。
4.2 具有高水平的中学语文教学能力,熟练掌握语文教学设计、实施和评价的基本技能,能够以学习者为中心创设合宜的学习环境,指导学生学习过程,进行多元学习评价,开展有效课堂教学,能够开发校本课程。
4.3 具备较强的教学反思和研究能力,善于总结教学经验,能针对教学问题运用合理的研究方法进行教学探索、攻关,开展相关课题研究。
5.技术融合
5.1 善于利用信息技术辅助教学和研究,掌握运用信息技术优化语文课堂教学的技能与方法,具有运用信息技术支持学习设计和转变学生学习方式的初步经验;掌握基本的网络课程教学技术。
5.2 能够利用信息技术搜集和获取教学资料,掌握多媒体辅助教学、微课、翻转课堂等信息化技术和方法,运用多种信息技术呈现丰富、生动的语文教学内容,主动适应学生语文学习特点和学习方式。
6.班级指导
6.1 树立德育为先的理念,了解中学德育工作原理与方法,熟悉班级管理典型情境及实操办法,将育人思想渗透在日常班级管理活动中,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6.2 具备较强的班级组织与建设能力,掌握班级建设、指导学生全面发展的原理与方法,具备参与组织、指导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等活动的意识和能力,胜任日常班级组织、管理工作。
6.3 了解家庭教育与社会教育基本理论,掌握深入开展家访与社会调查的基本方法,具备“家-校-社”三方沟通协调能力,具有初步的家庭教育指导能力,能够有效发挥“家-校-社”协同育人合力。
7.综合育人
7.1 树立全程育人、立体育人的意识,把握中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尊重学生人格,保护学生合法权益,能够结合语文学科的育人特征,将育人思想渗透到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促进学生全面、主动、健康发展。
7.2 掌握各类教育活动的育人内涵与方法,科学设计、组织和指导各类主题教育活动和社团活动,营造有利于学生成长的校园文化和班级文化氛围。
8.自主学习
8.1 坚守教育初心,争做育人楷模,能够根据新时代教育发展需求,制定终身学习和专业发展规划,具有持续改进的意识。
8.2 热爱读书,对语言、文学、教育类经典论著有浓厚兴趣,能自主选择、深入研读相关文献,并运用于中学语文教育教学实践。
8.3 养成良好的自主学习和终身阅读习惯,具有较强的自我管理能力,掌握自主学习的方法,能够运用语言文学理论指导中学语文教育教学。
9.国际视野
9.1 具有全球意识和开放心态,能用外语查阅资料和进行交流,了解国内外基础教育改革发展的趋势和前沿动态。
9.2 及时了解和吸收国际先进教育理念和经验,熟悉江苏省内沿江八市、上海市与国际接轨的教学改革新进展,提升语文教育理论水平,应用于教育教学实践。
10.反思研究
10.1 掌握批判性思维方法与反思技能,善于进行教学反思,养成从课程教学、学科理解等角度分析和解决问题的习惯,能够对50个以上中学教学案例进行反思探究。
10.2 具有以反思、探究为核心的教学研究素养,掌握教育实践研究的方法,具有一定的创新意识和教育教学研究能力。
11.交流合作
11.1 具备积极主动参与团队协作活动的意识与能力,掌握团队合作的具体方法和技能。
11.2 具有较强的表达与沟通能力,在语文教育实践中能够运用小组学习、专题研讨、网络分享等形式及时处理教育教学问题。
11.3 具有良好的合作意识,掌握正确的合作方法,能够整合校内外教育资源,形成有效教育合力,并能组织中学生开展有意义的社会实践活动。
四、毕业要求与培养目标关系矩阵图
培养目标
毕业要求
师德情怀
核心素养
教学能力
专业发展
1.师德规范
√
√
2.教育情怀
√
√
3.知识整合
√
√
√
4.教学能力
√
√
√
5.技术融合
√
√
6.班级指导
√
√
7.综合育人
√
√
√
√
8.自主学习
√
√
√
√
9.国际视野
√
√
√
10.反思研究
√
√
√
11.交流合作
√
√
五、学制、学位及学分
学制:基本学制为四年,在校学习年限三至六年。
学位:文学学士。
学分要求:在规定的学习年限内,修满教学计划规定的175学分。
六、专业核心课程
文学概论、语言学概论、现代汉语、古代汉语、中国古代文学、中国现当代文学、外国文学、写作、语文课程与教学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