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万千考博大军中上岸的一员,来分享下自己考博的经历,不能算经验,其中也是经历了很多曲折,希望为之后准备考博的学生提供一些借鉴,避免踩坑。
先说下自己的学历背景,本人本科双非二本院校计算机,考研时心高气傲(没认清自己,考个211和好点的一本不香么?),考某985高校考了两年没考上,最后调剂回本科院校,硕士也是双非二本院校,而且读研的时候专业跨学科,博士上岸于西北大学计算机。
由于考研时的失败经验,疫情下博士名额的紧缺和计算机专业的终极内卷,再三考虑下,选择了几所不错的211院校,下面是计算机相关领域考博的一些心得体会:
1. 考博的方式
现阶段考博主要分为三种,一是硕博连读、二是审核制、三是公开招考。硕博连读跟考博学生没什么关系,主要方式集中在审核制和公开招考。
对于审核制,是目前考博的主流方式,具体为根据所报考的院校要求,向报考院校提交自己硕士期间的研究成果,所获奖项,英语水平和成绩单。值得注意的是,学校的要求是基本,每个院系还有自己额外的要求,所以报考是一定要查看院系的招生简章。
(1)在基本要求中,个人感觉首先是英语,英语会成为报考院校的重要限制。
以985高校为例,985高校的英语标配是英语六级、托福和雅思,有些在六级上还要分数限制,比如香港的有些高校要求475分以上,所以报考的985审核制的一定要过六级,不过六级感觉初审都过不了。211院校对英语的要求则是相对宽松一点,大部分高校英语要求英语六级、托福、雅思或在高水平国际期刊发表相关领域论文,走审核制的考生中手中应该会有EI或SCI期刊或会议论文。当然,像北上广的高校,不论985还是211甚至一本高校,基本还是要求6级,但是没过6级也没关系,部分院校允许报名,进行统一安排英语考试。所以,想考博的学生在硕士期间一定要努力争取把6级过了,会省很多事。
(2)其次是科研成果。
审核制相较于公开招考的核心不同在于,大部分审核制是没有笔试,通过对提交的科研成果、奖项和成绩单进行审核,优胜略汰,直接进行专业面试和英语面试,所以,如果说英语是考博的敲门砖,那么科研成果等就是决定考研成功的关键。可能有些会说博士导师才是考博的关键,导师说要你了就要你了,但是,没有科研成果,老师凭什么来判断是否要你;没有科研成果,你怎么进学校的复试。
同样地,不同学校对于科研成果要求不同,以NLP领域为例,如果想进985,没有顶会或者CCF B以上的论文还是比较困难的,当然,例如苏州大学等在NLP领域的顶尖学校(非985)也是要求极高。211院校的要求也是各不相同,以西北大学为例,审核制中,核心不算,EI不算,预警名单里的不算,比较看重CCF C类以上的论文。本人1篇核心,3篇SCI,最终只算了2篇SCI,所以,想要走审核制,最好要有2篇以上的SCI论文,其中要有一篇非开源的,最好是在CCF推荐列表里的,这是加分项。
(3)最后是选择导师。
选择导师也是关键的一环,考博院校的招生简章会在8月份开始陆续发布,在10月份到来年的2月份,是大部分院校发布的时候。所以,在选择好报考院校后,一定要提前联系导师,最好8月份之前就开始联系导师,导师的信息可以从每个院校的官网上找到,基本要求可以参照往年的招生简章。将自己的学校背景,科研成果等整理好,发邮件给老师,邮件首先要礼貌,态度诚恳然后介绍学习经历,科研成果,对报考导师课题组的了解等。
发送邮件后,一周之内,大部分老师不管是否有名额都会给你回复,第一种是感兴趣的老师,会给你机会,比如说面谈之类的,这种回复的机会就很大,需要好好把握;第二种是回复如“欢迎报考之类的”,这种就是客套话,希望不是很大;还有一种,回复是“方向很契合,欢迎报考”这种,就是不仅仅是客套话,里面包含了一种可能性,这种也是机会,比如当时我的博导,给我的回复就是“报考人数多,但方向很契合,欢迎报考”,我就抓住机会,阅读导师发表的论文,提出问题,不断给老师发邮件,最后获得了面聊的机会。
2. 考博的面试
不同院校的面试各不相同,一些院校是英语和专业放在一起,一些是英语和专业分开。不同专业的复试方式也各不相同,计算机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