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院校既是创新人才的集聚地,也是科技创新成果的策源地。近年来,传统制造企业在加快转型升级的过程中,纷纷向高校“引智”。如何提升高校科技创新活力,搭建高校与企业对接合作的“立交桥”?
12月11日,由广东省教育厅指导、广东高校科技成果转化中心主办的2020年第一届中国(广东)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研讨会在佛山举办。来自业内高校和成果转化领域的20余位专家分别作主题演讲,介绍有关经验,为破解高校科技成果转化难题建言献策。
佛山市教育局副局长、广东高校科技成果转化中心主任徐旭雁表示,本次研讨会齐聚全省高校科研管理单位和创新机构,旨在共同学习、广交人才、增进友谊,打造高校科技成果转化行业“朋友圈”。希望通过此次研讨会,广聚资源,激励创新,理顺高校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各环节,为构建完善的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生态体系寻求新思路,为服务社会发展、建设科技强国贡献智慧和力量,真正为产业服务,为市场服务。
着力解决高校科技成果
转化中的堵点、难点
研讨会上,来自各个高校和相关机构的专家代表介绍了校企合作的现状、思路和经验。针对技术转移转化策略与成果产业化路径,围绕如何有效构建高校创新生态、培育高价值专利和搭建高校科技成果转化体系等行业难题,转化中心联合中山大学、华南理工大学、西安交通大学、暨南大学等院校和机构,邀请20余位行业专家现场作了深层次解答。
西安交通大学国家技术转移中心主任王文:
成果转化和产学研的关系好比“鱼水情”。成果转化是一条鱼或者说是一群鱼,他们需要水,水就是这个生态系统的基础。高校科技成果形成过程中市场调研少,不完全符合产业需求,与产业之间容易产生错位。成果转化不是孤立事件,它是一个复杂系统中的显性事件,而产学研就是成果转化的基础。高校重大科技成果转化项目可以先瞄准政府引导基金首轮投入,后期再开展市场化运行和融资。
湖南大学科技成果转化中心(知识产权中心)主任李飞龙:
未来成果转化、构建创新体系的主体是企业,高校则作为科技成果的拥有者,承担着越来越多的科研课题。通过“筛选与培育-分析与导航-融资与谈判-落地转化”全链条服务,对科研项目进行高质量的培育,获得高质量专利,促进高校科技成果的转化。
中山大学科学研究院横向处处长、技术转移中心主任范瑞泉:
知识产权管理运营的初心要激励创新、提升科研人员的获得感。做好这项工作,要站在支撑创新驱动和立德树人的高度,要敢于担当推动落实,要抓住关注点,重点关注机制体制、专利质量,坚持质量优先,突出转化导向。
武汉理工大学科技合作与成果转化中心主任胡剑:
促进高校科技成果转化,要三措并举:实施服务于学科建设、区域发展、行业转型和企业创新的转化战略;制定激发师生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内生动力的政策制度;以及构建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专兼结合的骨干队伍。
持续举办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年度盛会
创新“势能”促进科技成果对接融合
佛山是广东率先大规模开展产学研合作的地级市之一,早在2001年已出台多项配套政策和专项资金,积极推动学校知识产权与成果转化工作。作为一场高校科技成果转化行业盛会,本次研讨会鼓励多种形式的产学研合作,将促进本地产业优势与高校科研、人才优势对接融合,提升高校科技成果转化服务于地区产业经济的强劲动力,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