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求是》杂志评论员
2022年4月27日,“五一”国际劳动节到来之际,习近平总书记在致首届大国工匠创新交流大会的贺信中强调:“我国工人阶级和广大劳动群众要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适应当今世界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需要,勤学苦练、深入钻研,勇于创新、敢为人先,不断提高技术技能水平,为推动高质量发展、实施制造强国战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贡献智慧和力量。”
“人生在勤,勤则不匮。”在我们党团结带领人民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不懈奋斗的历程中,培育形成了爱岗敬业、争创一流、艰苦奋斗、勇于创新、淡泊名利、甘于奉献的劳模精神,崇尚劳动、热爱劳动、辛勤劳动、诚实劳动的劳动精神,执着专注、精益求精、一丝不苟、追求卓越的工匠精神。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的生动体现,是鼓舞全党全国各族人民风雨无阻、勇敢前进的强大精神动力。”榜样蕴藏无穷力量,精神激发奋斗意志。新征程上,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对激励和鼓舞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更加奋发有为投身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伟大实践,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劳动是人类的本质活动,是推动人类社会进步的根本力量。劳动光荣、创造伟大,是马克思主义劳动观的基本观点,是对人类文明进步规律的重要诠释,也是深深植根于中华民族血脉的精神基因。中华文明历经沧桑而生生不息,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中华民族始终崇尚劳动、热爱劳动。革命、建设、改革的每一步都不是轻而易举的,每一步都浸透着亿万劳动群众的辛勤汗水和默默奉献。从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边区工人一面旗帜”赵占魁、“兵工事业开拓者”吴运铎,到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的“铁人”王进喜、“知识分子的杰出代表”蒋筑英、“宁肯一人脏、换来万人净”的时传祥,再到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的“蓝领专家”孔祥瑞、“金牌工人”窦铁成、“新时期铁人”王启民……一个个平凡却闪光的名字,一个个埋头苦干、忘我奉献的劳动者,一砖一瓦建设起社会主义雄伟大厦。
习近平总书记特别礼赞劳动创造,指出“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多次褒奖劳动模范和大国工匠,称赞“劳动模范是民族的精英、人民的楷模,是共和国的功臣”,“大国工匠是职工队伍中的高技能人才”,要求“全社会要崇尚劳动、见贤思齐”,“培养造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