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菜单
首页 >  执深改画笔绘就中国式现代化新图鉴  > 执改革“如椽巨笔”绘中国式现代化“新图鉴”

执改革“如椽巨笔”绘中国式现代化“新图鉴”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于7月15日至18日在北京召开,重点研究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问题。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把全面深化改革作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根本动力,作为稳大局、应变局、开新局的重要抓手,把准方向、守正创新、真抓实干,在新征程上谱写改革开放新篇章。”

“看似寻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却艰辛。”中国式现代化是一个探索性事业,还有许多未知领域,需要我们在实践中去大胆探索,通过改革创新来推动事业发展,决不能刻舟求剑、守株待兔。改革深水区绕不开、躲不过,必须愈难愈进、勇往直前,当前,恰逢“全面深化改革又一个重要年份”,广大党员干部要团结一心,众志成城,铆足“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的闯劲,用好用活改革开放这支“如椽巨笔”,共绘中国式现代化“新图鉴”。

聚焦立足点,执“立党为公”之笔,勾画“路漫漫其修远兮”的砥砺求索。“筚路蓝缕,以启山林。”改革开放之初,我们党抱定“摸着石头过河”的决心和勇气试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46年来,在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下,全体中华儿女众志成城、砥砺奋进,围绕“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一系列根本性时代性理论和实践问题,以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的政治胆识和理论勇气,先后形成了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实现了“解放思想和改革开放相互激荡、观念创新和实践探索相互促进”,不断将改革开放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推上新台阶。改革开放是循序渐进的工作,不可能一蹴而就,也不可能一劳永逸,广大党员干部要紧紧跟随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步伐,以上下同欲、戮力齐心的姿态,向着中国式现代化的光明前景高歌奋进。

主攻发力点,执“人民至上”之笔,精描“但愿苍生俱饱暖”的鱼水深情。“为了人民而改革,改革才有意义;依靠人民而改革,改革才有动力。”今年5月23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山东济南主持召开企业和专家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强调,“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抓改革、促发展,归根到底就是为了让人民过上更好的日子。”中国式现代化,民生为大,从“小小红船”到“巍巍巨轮”,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顽强拼搏、开拓前行,谱写了气壮山河的奋斗史诗。越是恢弘的改革蓝图,越需要改革者的谋略与智慧,面对一项项议论多年、久推不动、牵涉深层次调整的改革,习近平总书记亲自破局开路,破藩篱、扫障碍,推动实现历史性变革。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以来,党中央出台2000多个改革方案,覆盖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党的建设、国防和军队等各个领域,不断拓宽中国式现代化的康庄大道,让民族复兴的征程无限延伸,创造了举世瞩目的“中国奇迹”。广大党员干部要站稳人民立场,尊重人民首创精神,贯彻党的群众路线,着力维护和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着力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将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逐步变为现实。

找准切入点,执“破旧立新”之笔,勾勒“咬定青山不放松”的坚韧执着。“犹豫就会败北,心动就要行动”。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历史总是要前进的,历史从不等待一切犹豫者、观望者、懈怠者、软弱者。”中国之所以发生开天辟地、惊天动地、改天换地、翻天覆地的变化,根本在于无数共产党人敢于斗争、勇于斗争、善于斗争的伟大精神。从令世界瞠目的“深圳速度”到以民间力量为主的“温州模式”再到以政府为主导乡镇企业为龙头的“苏南模式”以及前店后厂的“珠江模式” ,从“小岗破冰”到“浦东闯关”再到“雄安启航”以及“海南弄潮”……一次次观念裂变、一轮轮探索突破、一场场攻坚克难,我们党锐意改革创新,以“逢山开路、遇水架桥”的勇气和智慧,不断扫清前进“路障”,啃下改革发展的“硬骨头”,在服务群众的最前沿创造出经得起实践、人民、历史检验的工作实绩。成事非在一时,需要久久为功,广大党员干部要主动肩负起时代赋予的使命,以昂扬斗志和顽强毅力,挺起战风斗雨“硬脊梁”,以长远的眼光破除各方面体制机制弊端,为中国式现代化注入了不竭动力。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