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现当代文学专题研究》是汉语言文学专业带有研究性质的推荐选考课程。本课程通过对中国现当代文学重点作家、作品的专题分析与研究,以点带面,将对百年中国现当代文学中的重要作家、重大文学现象、创作思潮和重要时代命题等的考察“带”起来,引领读者进入现当代文学丰富而多彩的世界。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进一步深化对中国现当代文学专业知识的熟悉程度,培养学生独立、理性的思辨能力和强烈、敏锐的问题意识,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课程目标与基本要求要求学生阅读文学史上代表性作家的作品,了解相关的研究概况,能够透过文学现象分析问题,发现问题,提炼观点,加强一定的学术训练,有利于拓展学生把握和分析文学现象的视野,培养学生归纳概括能力、鉴赏分析能力和写作能力。学生们在学习的过程中,需要充分运用以往的文学史和知识,从文学潮流发展变化的历史联系、在特定的历史文化氛围中,去讨论某一文学现象产生的缘由,去评判作家作品的得失。对于当下发生的文学,学生们能运用文学史眼光去考察,尽可能在文学历史发展的坐标中来衡定其得失地位,有利于增加他们理解的深度。学生们需要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夯实文学史基础知识的基点上,在学术训练和能力训练方面下功夫,这种初步的学术训练会拓展学生的眼界并提高他们的能力。三、与本专业其他课程的关系本课程知识是对《中国现代文学史》《中国当代文学史》《中国现当代文学作品选》等课程的延伸、深化和细化,有利于更为深入地拓展中国现当代文学的图景。本课程的重点:鲁迅研究四题、老舍的京味文学创作、曹禺的话剧、沈从文的湘西系列创作、现代散文经典、汪曾祺的小说文体、朦胧诗、先锋小说创作、中国女性写作的三次高潮等。本课程的难点:核心的现当代文学关键词、社会文化转型、十七年文学的体制化问题、先锋小说的变化、民间性、女性主义本课程的疑点:中国现当代文学发展与社会时代变迁的关系;中国当代文学中第二部分 考核内容与考核目标 第一章 鲁迅研究四题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知人论世地阅读鲁迅原典,围绕鲁迅对于文化转型问题的思考进行分析,培养批判性思考的能力。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目标考核知识点1、《呐喊》、《彷徨》、《故事新编》2、阿Q形象的的典型性3、《野草》《朝花夕拾》4、鲁迅散文的两种体式:闲话体和独语体考核目标:重点识记:《呐喊》、《彷徨》的文学史地位理解:《呐喊》、《彷徨》在创作上的突破与创新 应用:鲁迅的文学成就次重点识记:鲁迅批判国民性的名篇名句理解:鲁迅的国民性批判思想应用:鲁迅批判国民性是否丑化了中国人?一般识记:鲁迅的代表作品(小说、散文)理解:鲁迅激烈抨击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层原因应用:鲁迅对文化转型的思考有哪些值得今天重新关注? 第二章 关于郭沫若的“两极阅读”现象一、学习目的与要求分析郭沫若“两极阅读”的现象的形成原因,运用“三步阅读法”来消除历史的隔膜,“知人论诗”地解读文学史的经典,了解郭沫若研究的概况。三、考核知识点与考核目标考核知识点1、诗集《女神》2、《天狗》《凤凰涅槃》《屈原》的经典性3、郭沫若的创作生活道路考核目标:重点识记:“直观感受——设身处地——名理分析”三步阅读法理解:郭沫若“两极阅读”(“专业的读法”和“非专业的读法”)的现象的形成原因应用:如何运用“三步阅读法”阅读郭沫若的经典作品?次重点识记:郭沫若的创作道路的三个阶段理解:分析郭沫若的人格心理 应用:“知人论诗”地阅读郭沫若的《女神》一般识记:郭沫若研究的重要学者理解:郭沫若研究中的代表性观点应用:如何评价郭沫若的文学成就 第三章 茅盾研究中的“矛盾”一、学习目的与要求阅读茅盾的经典作品,掌握茅盾的文学主张,了解茅盾研究的概况,理解学术界存在的争议,拓展视野,学会在“矛盾”中思考和判断。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目标考核知识点1、《蚀》三部曲2、《子夜》3、吴荪甫的典型形象3、农村三部曲4、社会剖析小说5、茅盾的文学主张考核目标:重点识记:《子夜》的特点理解:论述《子夜》多线索的展开与茅盾的小说创作理念的关系应用: 茅盾的小说的史诗性次重点识记:茅盾的艺术风格理解:分析茅盾小说创作的感性与理性的关系应用:简述茅盾的文学主张与创作的关系一般识记:茅盾的研究概况理解:学术界对于茅盾评价存在分歧的原因应用:当前茅盾研究的突破点 第四章 老舍创作的视点与“京味”一、学习目的与要求熟读老舍的京味小说,深入探讨“京味”风格的形成,并评判其艺术上的得失,全面考察老舍在文学史上的地位。三、考核知识点与考核目标考核知识点1、京味小说2、老派、新派和正派市民形象3、底层市民形象4、《骆驼祥子》中祥子的悲剧5、话剧《茶馆》的京味特色6、老舍作品中的“幽默”风格与“京味”语言考核目标:重点识记:老舍创作中的市民类型理解:《骆驼祥子》中祥子作为城市贫民阶层的悲剧性应用:《骆驼祥子》对于都市文明病与人性关系的艺术思考次重点识记:老舍的“京味”语言特色理解:老舍创作“京味”风格的形成应用:老舍创作对于文化批判和民族性问题的关注一般识记:老舍的“幽默”理解:老舍的“幽默”在其创作不同时期的表现应用:老舍笔下的市民与鲁迅、茅盾笔下的市民的异同第五章 曹禺与现代话剧艺术的成熟一、学习目的与要求熟读和观看曹禺的经典剧目,把握其话剧创作的总体特征,了解曹禺研究的现状,全面考察曹禺对于中国现代话剧艺术的历史贡献。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目标考核知识点1、“生命三部曲”2、诗意特征3、周朴园、蘩漪4、曹禺话剧的艺术特征考核目标:重点识记:曹禺人物的悲剧性理解:曹禺话剧的诗意特征应用:分析曹禺话剧中的蘩漪、陈白露等女性形象次重点识记:曹禺话剧的艺术特征理解:曹禺话剧的象征性、超越性应用:分析曹禺话剧的象征性意象及表现一般识记:曹禺研究的代表性观点理解:曹禺研究的突破之处应用:曹禺研究的方法论探讨 第六章 沈从文与“京派”文学一、学习目的与要求细读沈从文的经典作品,体会他创作中的乡土和都市的独特韵味,比较他与其他京派作家的小说的异同,了解沈从文研究现状,客观评价作家的文学史地位。三、考核知识点与考核目标考核知识点1、京派小说2、沈从文的两个文学世界:乡村与都市3、《边城》4、沈从文小说中的农村少女形象系列考核目标:重点识记:《边城》的人性书写理解:沈从文的“角色认知”及其两个文学世界应用:《边城》所体现的沈从文小说美学次重点识记:京派小说的特征理解:沈从文小说中的文体特征应用:沈从文小说与其他京派作家的小说的差异一般识记:“京派”与“海派”之争理解:沈从文小说的生命哲学应用:沈从文研究的突破之处 第七章 张爱玲的《传奇》与“张爱玲热”一、学习目的与要求精读张爱玲小说文本,掌握张爱玲小说新旧结合雅俗共赏的艺术特点,分析张爱玲热产生的原因,客观评断张爱玲在文学史的地位。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目标考核知识点1、《传奇》2、《金锁记》3、“张爱玲热”4、张爱玲小说中的雅与俗、新与旧考核目标:重点识记:张爱玲的代表性作品理解:《传奇》中的意象艺术应用:《金锁记》中曹七巧的心理性格及悲剧命运次重点识记:《传奇》取名“传奇”的缘由理解:张爱玲小说的半旧半新及其原因应用:张爱玲的小说对后世作家的影响一般识记:张爱玲的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