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4日,由广西大学主办,广西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广西大学东盟传媒与中国——东盟区域传播研究中心承办,华南理工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华南理工大学粤港澳大湾区国际传播研究院协办的第二届“中国-东盟传媒与新闻传播教育”国际学术研讨会在广西大学举行。
这次研讨会同时也是广西大学第一届中国——东盟区域合作发展论坛的分论坛之一。来自东盟7个国家和国内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浙江大学、厦门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大连外国语大学、北京外国语大学、厦门理工学院等高校的专家学者欢聚一堂,探讨中国——东盟国际传播教育教学经验与实践,共商中国与东盟国家媒体传播发展与策略,共议建设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的前景与路径。
国内外30所高校、研究机构和媒体单位的120余名专家学者、硕博士研究生参加会议。广西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党委书记银健主持开幕式。广西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院长王仕勇、华南理工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副院长曹小杰在开幕式上致辞。
开幕式现场
开幕式观众
广西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党委书记银健主持
广西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院长王仕勇致欢迎词
王仕勇向出席研讨会的嘉宾表示诚挚的欢迎与衷心的感谢。他表示,广西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与东盟高校一直有着较多的交流,本次研讨会旨在携手中国与东盟新闻传播教育领域的专家学者,进一步增强中国与东盟国家在新闻传播教育领域的交流和合作,共同谋划智能传播时代新闻传播教育和研究的发展,在新闻传播领域助力建设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的国家战略。
华南理工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副院长曹小杰致辞
曹小杰表示,华南理工大学与广西大学有悠久的历史渊源与坚实的合作基础,两校新闻与传播学院在学生专业培养、师资团队建设、教学培养模式等方面都进行了富有成效的合作。华南理工大学聚焦国际传播领域,在将数字技术应用到国际传播领域等方面持续发力并取得较好成果。他表示,本次研讨会以国际传播为桥梁与中介,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领域进行深入学习与探讨,是中国高校与东盟国家高校开展合作的新契机。
厦门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院长余清楚教授作报告
共有19位专家学者在大会上作主旨报告。
厦门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院长、教授余清楚在题为《拓展中国-东盟国家媒体共情传播新路径》的报告中围绕新媒体促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建设分享自己的看法。他认为,在媒介化国际关系中,国与国、民与民之间的信息交流,可以通过互联网培养出来,形成良好的互动机制和互信基础。情感作为一种不可或缺的传播介质,在中国与东盟国家的沟通和交流中能够起到良好的共赢和促进作用。对于广西媒体而言,如何讲好中国故事,实际上也是如何讲好广西与东盟国家的故事。作为媒体,要担当责任和使命,在讲好广西与东盟国家的故事中要创新、要提升水平,要创新机制。尤其是要在共情传播、共情关切、共情响应、共情互信上下足功夫,真正做到各美其美,美美与共,和而不同,天下大同。
柬埔寨大学传媒学院教授、柬埔寨媒体研究所所长
孟廉纳里作报告
柬埔寨大学传媒学院教授、柬埔寨媒体研究所所长孟廉纳里以《世界如何透过媒体认识柬埔寨》为题目作报告。他梳理了柬埔寨传播事业在高棉帝国时期、西哈努克王国时期、朗诺政府统治时期、红色高棉时期、柬埔寨人民共和国时期、1989-1993年柬埔寨国以及当前柬埔寨的发展脉络,并就各个阶段的历史事件和传播特征进行了具体分析。
北京大学国际传播研究院院长程曼丽教授作报告
北京大学国际传播研究院院长程曼丽教授作题为《广西如何抓住机遇提升国际传播力》的报告。她提出,中国面临着全新的国际关系格局和国际舆论格局。面对形势变化的需要,在中国面向东盟的信息传播与合作方面,在提升国际传播能力方面,我们应当进一步调整思路,采取对应性的战略、策略。提升国际传播力应当具有问题意识,应当重视目标受众,应当强调协同联动,应与国家战略对接,应有效果评估机制。
印度尼西亚加札马达大学社会和政治科学学院传播系主任助理穆芙提·努拉提法博士作报告
印度尼西亚加札马达大学社会和政治科学学院传播系主任助理穆芙提·努拉提法博士作题为《印度尼西亚新闻与传播教育的数字媒体视野》的报告。她首先介绍了印度尼西亚的一些基本情况,接着分别从教育、产业的角度提出了现在印尼新闻与传播的发展困境:高等教育对新闻学的兴趣正在下降,而且有很多媒体和新闻从业者都是非新闻领域的毕业生。基于此,她指出高等教育要发挥作用培养出具有新闻逻辑的专业人才。
对此她特别从数字化、批判性和道德三方面重新思考未来数字媒体与传播教育发展。她认为科技日新月异,正在不断改变人沟通和体验媒体的方式。在面对如何培养媒体传播专业人才的问题时,需要从技术技能、专项思维技能出发,不仅要考虑受众需求,还要为受众利益着想,做负责任的媒体人。她提出“Communication UGM Curriculum Design ”分为常规和国际两个不同项目,旨在培养出多层次人才。她认为要通过培养创造性媒体和批判性思维,将学生和新闻行业与社会联系起来。最后她对印尼新闻与传播教育展望,表示新闻业正在回归本源。
浙江大学传媒与国际文化学院院长韦路教授作报告
浙江大学传媒与国际文化学院院长韦路教授在题为《建构中国—东盟新闻传播教育共同体》的报告中,强调了建构中国—东盟新闻传播教育共同体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并针对高校传媒教育国际化、推进面向东盟的新闻传播人才培养提出了新思路和新方法。他认为国际化人才培养已成为新时代我国扩大教育开放、提升教育对外开放水平、积极参与全球治理的重要战略支撑,需要培养大批具有全球视野与世界眼光的卓越人才,扩大优秀人才供给,做好人力资源储备,培养复合型国际化创新人才。
老挝国立大学语言学院大众传播系副主任苏欣作报告
老挝国立大学语言学院大众传播系副主任苏欣作题为《如何应对新媒体给新闻与传播教育带来的挑战:老挝国立大学大众传播专业的改革实践》的报告。她介绍了老挝国立大学大众传播系的发展历程、课程设置情况及教学成果。针对新媒体平台兴起对人才培养产生的影响,她认为高校有必要调整课程安排和教学方法,让学生掌握必要的新闻传播技能和专业知识,以帮助学生适应不断变化的新媒体环境。
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清华大学
伊斯雷尔·爱泼斯坦对外传播研究中心主任史安斌作报告
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清华大学伊斯雷尔·爱泼斯坦对外传播研究中心主任史安斌以《人机共生时代国际传播人才培养创新路径探究》为题发言。他从探讨人机共生时代入手,总结了人机共生时代的特征,指出“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和“百年未见之大疫情”相互交织,世界进入了“乌卡”(VUCA)时代。后疫情时代,中国对外传播面临诸多挑战与困局。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元软实力”“内容生成式人工智能”“元宇宙”与“NFT与数字化公共外交”等新概念不断涌入学者的视野。
在人机共生时代,中国新闻传播教育应针对国际环境变化和中美博弈形势,通过构建政产学研协同创新平台,培养具备国际视野与跨文化沟通能力,适应新技术与新业态需求的新闻传播人才,以提高中国在全球化进程中的话语权,传播好中国声音,展现好中国形象。同时,也需要认识到生成式人工智能的局限性,善用新兴技术手段如“元宇宙”等以拓展中国“元软实力”,使中国主流价值观在全球范围内实现有效传播。
马来西亚国立大学社会与人文科学学院副院长
艾玛·米尔扎·瓦蒂·宾蒂·穆罕默德教授作报告
马来西亚国立大学社会与人文科学学院副院长、教授艾玛·米尔扎·瓦蒂·宾蒂·穆罕默德以《数学、批判与伦理:重新思考传媒和传播教育的未来》为题发言。她首先指出为何需要重新思考媒体与传播教育的原因——技术变化太快,改变了我们的交流方式和媒体体验。在新的背景之下,培养具有思维能力而不仅仅是技术技能的学生,使他们既是内容创造者又具企业家精神,成为创造性思维者、分析师、问题解决者等。
同时她指出媒体传播教育应该包含数字化、批判性和伦理性三方面。数字化,注重学生思维能力,而不仅是技术技能;批判性,培养学生思考内容的影响力、培养关键性思维;伦理性,新传学者需要关注媒体技术对人们的影响,做出负责任的判断。作为媒体传播教育者,教师应该创新课程设置和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技能、思维和道德,以塑造美好的未来。
大连外国语大学特聘教授、国际传播研究院名誉院长
唐润华作报告
大连外国语大学特聘教授、国际传播研究院名誉院长唐润华以《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的国际传播:国际公共产品的视角》为题发言。从“公共产品”概念入手,他强调了国际公共产品的重要性及稀缺性。近现代以来,国际公共产品主要以美国等西方强国为主导。全球大变局使得传统大国实力相对下降,它们提供全球公共产品的动力和能力均大幅下降。在这种情况下,中国展现了大国担当,中国贡献了越来越多的“解决人类问题的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提供了一系列国际公共产品。唐润华教授指出,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已经成为一个有显著地位的国际公共产品,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具备国际公共产品的共同特征:普惠性、开放性、可持续性。
最后他还针对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的国际传播提出总体思路和原则:用“国际公共产品”的基本特征和共同规范去观照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揭示其作为国际公共产品的合法性和可靠性,让其作为国际公共产品的形象更加清晰、立体,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