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菜单
首页 >  小说家诗人、作家、文学家的称呼在意义上有什么不同吗  > 对话|为什么澳门文学像“鸡尾酒”?为你从头道来

对话|为什么澳门文学像“鸡尾酒”?为你从头道来

她对中华文化有深远传承,也具有独特土生文化;她如鸡尾酒般五彩斑斓,持续重建文学形象……在澳门回归20周年之际,我们跟随刘登翰、曹惠民两位学者的对话《澳门:鲜为人知的文学风景》,梳理澳门文学史的发展脉络,呈现澳门文学的前世今生。

澳门文学:鲜为人知的文学风景

曹惠民(苏州大学文学院教授):“九七”香港回归,和“九九”澳门回归,这是二十世纪落幕前两件最具有历史意义的大事。你在主编《香港文学史》前后,又主编了《澳门文学概观》,这是事先就规划好的吗?

刘登翰(福建社科院文学所研究员):没有这样的规划。主编《澳门文学概观》是一个偶然,也是一种缘分。其实,《澳门文学概观》的启动还在《香港文学史》之前。1995年我在香港岭南学院客座,澳门基金会的吴志良先生通过郑明炜先生邀请我到澳门见面,希望我能从中牵线搭桥,促成与福建开展相关问题的合作研究。我结束香港客座研究后,11月,福建社科院一行7人应澳门基金会邀请前往访问。“澳门文学:历史和现状研究”是这5个合作项目之一(后来交付出版时,因鹭江出版社之前出版了《台湾文学概观》《香港文学概观》,为求得统一,便改名《澳门文学概观》)。所以《澳门文学概观》的启动,从1995年的岁末开始,当时《香港文学史》还没有启动。

曹惠民:我注意到你主编《台湾文学史》和《香港文学史》时,写作团队都是内地学者,这次主编《澳门文学概观》有所不同,合作者都是澳门当地的作家和学者,这样的变化是出于什么考虑?不同地域背景的作者合作在写作上是否各有利弊?

刘登翰:澳门地方不大。上世纪80年代末我第一次访问澳门时,留下一个深刻印象:澳门有三个“5”,5平方公里土地(不含离岛凼仔和路环),50万人口,5万辆私家车。当然后来由于填海造地等原因,陆地面积扩大,连同逐渐开发的离岛,已达32平方公里;但人口增加有限,至今也才60余万。澳门文化圈子也不大,其中除了澳门本土的文化人外,还有来自内地、香港和东南亚的新移民。我想,《澳门文学概观》既为合作研究项目,可以采取一种真正合作的方式,邀请澳门的作家和学者参与撰写,这样亦可弥䃼当时内地学者对澳门文学尚少研究的不足。经多次协商和本人同意,在邀请的合作者中,有我北大中文系的校友,有从闽西北移居香港的文学博士,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