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上图有福利
“我无意间看到了同班家长在《家校联系本》上写的小作文,每天都写得满满当当,简直叹为观止!”前两天,杭州一位二年级学生妈妈来找记者,感叹自己这个家长当得“完全不上心”。
这位妈妈说,有时候自己工作忙,或者孩子作业写得晚了,就在家校联系本上匆匆写个“阅”,还时不时会漏掉几天的签名。“娃每天情况都相差不大,越来越词穷了,每天都为写点什么而头疼,这个家校联系本签名的意义在哪里?”
也有家长认为,家校联系本真正用起来之后,好处还是很多的。“这学期开始,老师不在班级群里发作业了,所有作业都让小朋友自己记在家校联系本上,很锻炼孩子,也为我们家长省了很多麻烦,每天检查一下完成情况,签个名,也不是难事。”
随机翻了三个班的家校联系本
我们发现了一个有趣现象
作为家校互动的一个窗口,家校联系本几乎是每个孩子人手一本,尽管不同学校的家校联系本在设计和版本上有区别,但基本上都有这样几块内容——
作业区:学生记录当日各科作业;
其他区:记录运动、阅读、心情等情况;
反馈区:家校互动留言以及家长签字的部分。
那么,家长们都会在家校联系本上写点什么呢?今天上午小狮妹在闻涛小学随机找了三个班级,翻了翻家校联系本,发现了一些有意思的内容。
闻涛小学的家校联系本是经过统一设计的,封面有可爱的浪花形象,内页设计了两大板块:一块是记录各科作业和体育锻炼、自主阅读情况的自我管理区;另一块留了三行空白区域,用于家长和老师的交流互动。
四年级一个班的家校联系本刚收上来,分组叠放在一起等待批阅。大致翻看了一下,有三分之一的家长每天会写一点反馈,其余的基本是签个名,或者写个“阅”,也有爸爸妈妈轮流上岗,每人签一天。
有家长在新学期的第一页留言区里,热情高涨地写下一大段鼓励的话语,但从第二天开始又迅速简化,只留下一个潇洒的签名。
而在翻看一年级的家校联系本时,很明显地感受到,相较于四年级的家长,一年级的爸妈表达欲更强烈。连续翻开的四五本里,每位家长都写了很多话,有的记录孩子的成长细节,有的分享家庭活动,很多话语非常可爱——
周末看了亚残运会轮椅篮球比赛,知道了运动员的辛苦;
门牙全掉了,咬东西有点困难,吃饭可能更慢了;
第一次接触魔尺,家长和孩子都有点愣神,有对照视频认真练习;
冬天到了,穿成小熊一样,运动没那么灵活了……
102班班主任唐盛云说,每天基本都会花20-30分钟批阅家校联系本,这个本子,不光是为了让家长检查孩子作业的,更是家长和老师之间沟通的桥梁。
“我会鼓励家长写三部分内容:一是孩子在家的情况;二是家长在教育孩子过程中遇到的困惑;三是写一些鼓励孩子的话。通过家校联系本的对话,我们可以一对一地了解孩子,给出针对性的帮助。”
206班班主任吴彩仙挑了十几本“范本”出来,“这些家长每天都很认真地进行反馈,我也经常能从家长的留言中受到启发,每天批阅时都很期待与家长进行对话。”
有趣的是,这些“范本”中,有不少是爸爸主笔的,“前段时间开家长会,我特地数了下,我们班来了29位爸爸,占了大多数。”吴老师说,确实能从家校联系本的留言中感受到家长对孩子教育的重视程度,班里有个比较内向的孩子,在爸爸每天的鼓励下,有了很明显的改变。
有则反馈 无则不写
家校沟通不局限于联系本
“从一年级到四年级,在家校联系本上写留言的家长确实是越来越少了。”胜利小学新城校区四年级班主任高媛老师也感叹,一二年级时,每天家长都有很多想要反馈的内容,有时小小的一块“家校留言”区写不下,字都漫到框外了。
当时,高老师也做了很多引导工作,把写得好的内容拍照发到班级群里,鼓励家长们多写。有一次学校里来了一支外地考察队伍,看到高老师正在批改的家校联系本上,家长的留言都是满满当当的,很是赞叹。
留言区的内容也很接地气:有家长会记录当天孩子回去后反馈的学校里发生的事情;有的家长会写下自己的教育心得和收获;也有向老师请教如何培养孩子阅读习惯的;甚至孩子在家掉了一颗牙,也会写在里面。
“孩子坐在教室空调正下方,风吹得头疼,可不可以装个挡风板?”一些对于学校和班级的建议,也有家长会通过留言的形式提出来。
到了三年级以后,家校间的沟通日益顺畅,沟通的形式也更加多元,不再局限于家校联系本上的留言了。有些家长为了应付,写一句“各项作业已完成”便是交差,高老师调整了要求:对于家校联系本上的留言内容,有则反馈,无则不写。
“家长对孩子学习的关注,不能只停留在家校联系本上的签名,而是要落到实处;老师也并不是要看家长的一个签名,更希望借此引导家长对孩子学习的关注。”
家校联系本要怎么用?
老师在家长会上重点介绍过
滨和小学一年级班主任邓欢老师说,在这学期的新生家长会上,她重点介绍了“家校本要怎么使用”这个问题,也跟家长说了在“家校互动”这一栏里可以写点什么内容。
一年级刚开学的时候,有些孩子可能不太适应小学生活,有点入学情绪,家长会写的比较多。通过每天的批阅,邓老师常常能从家校互动的留言区里关注到学生的情绪变化,看到学生在家里或者其他课上的表现。
班上有一名同学的家长,父母会轮流交换着记录,从开学到现在每天都坚持写。孩子上台领奖了、跳绳过关了、上课被老师表扬了……家长都会记录下来,偶尔也会提出一点要求:背书如果能吐字更清晰就好了;今天把绳落在妈妈办公室了,自己的东西要管牢……
“现在慢慢平稳适应了,大部分家长就不写了,有的写一句‘今天一切正常’,然后签个字。”邓老师说,有些家长可能工作忙,晚上都不一定有时间陪孩子写作业,如果一定要让家长写,对于家长来说也是个负担。
“作为老师,当然是希望看到家长的留言,这也表明家长很用心地在关注孩子。”有时她也会写下几句评语,与家长互动对话。“现在拼音学完了,我反倒是很鼓励孩子自己写,每天尝试着用拼音写一句话,也能够了解孩子的状态。”
希望家长输出正能量
多角度欣赏孩子
天长小学六年级班主任史剑波老师的班里,家校联系本是单独采购的,100多页的厚度,里面有各科的作业记录区,还有专门记录每天阅读情况、身体素质练习模块,以及老师家长联系栏、作业完成情况家长签名区。
“学校里统一发的比较薄,我按照自己的需求采购了这一本。”史老师说,虽然有阅读、体育等项目的要求,但自己不会很严格地去检查,每天批阅时,遇到留言内容写得不错的家长,会打个星或者写句评语。
“作为老师,对于家长写在家校联系本上的留言,我是既希望也不希望。”史老师坦言,家校联系本上写点什么,其实很考验家长的智慧。
我希望家长有空能写一点内容,是因为想引导家长能够多关注孩子的学业和成长;但为什么说“不希望”呢?是因为我发现,有些家长关注不当,反而会剥夺孩子成长的机会。
史老师说,部分家长把家校联系本当成情绪发泄的窗口,只盯着作业、成绩,写的都是孩子不好的方面——写作业动作太拖拉,希望老师在学校里多监督等。“这本家校联系本,孩子自己也能看到,家长写这些,以为自己是尽心尽责,实际上对孩子是一种伤害。”
史老师提醒,家长要多角度去欣赏孩子,把孩子当作平等独立的个体,从旁观者的角度看待孩子的成长,平等地跟他对话。“要做智慧的家长,不要把焦虑传导给孩子,要多表达对孩子的关心,输出正能量,孩子也会因为正能量的聚集而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