奋进新时代 勇担新使命
为建设国内一流、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大学而奋斗
——在中国共产党安徽师范大学第十一次代表大会上的报告
(2019年12月20日)
胡朝荣
各位代表、同志们:
现在,我代表中国共产党安徽师范大学第十届委员会向大会作报告,请予审议。
中国共产党安徽师范大学第十一次代表大会,是在全党全国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是在学校走过九十年风雨历程,以新的姿态迈向建校一百周年的历史节点,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会议。
大会的主题是: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大旗帜,加强党的全面领导,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持“特色、开放、创新”的办学理念,大力弘扬师大精神,深入推进内涵发展,改革为先,干字当头,奋进新时代,勇担新使命,为建设国内一流、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大学而奋斗!
一、过去五年的工作回顾
第十次党代会以来,学校党委认真履行管党治党、办学治校主体责任,团结带领广大党员干部和师生员工,抢抓机遇,积极作为,全面推进“实力师大、特色师大、活力师大、开放师大、幸福师大”建设,在高水平大学建设征程中又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一)党的领导全面加强。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八大、十九大和全国、全省教育大会精神,树牢“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办学方向,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决策部署,出台关于贯彻落实上级重大决策部署的实施意见,不断提升“把方向、管大局、作决策、保落实”的能力和水平。坚持依法治校和民主管理,认真落实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严格执行民主集中制,发布《安徽师范大学章程》,成立校院两级教授委员会,推进党务和校务公开,举办校领导师生午餐会,设置学生校长助理,积极发挥教代会、学代会等组织的重要作用,不断拓宽师生民主参与渠道。坚持党管改革发展稳定,顺应高等教育发展形势,加强战略谋划和顶层推动,制定实施“十三五”事业发展规划,坚持每年推进打基础、利长远、惠民生的“双十”工程。接受省委政治巡视,认真抓好巡视整改工作。着力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确保学校政治大局稳定。学校成功获批安徽省特色高水平大学奖补资金项目,入选全国重点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单位,校领导班子连续四年在省委综合考核中获得“好”等次。
(二)立德树人成效持续凸显。着力构建“三全育人”工作格局,召开学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深化思政理论课改革创新,推进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有机结合,着力打造“丙辉漫谈”等思想政治教育品牌项目,不断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开展教育思想观念大讨论,召开本科教育大会,发布一流本科教育五年行动计划,接受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审核评估。推行大类招生大类培养,修订人才培养方案,实施拔尖创新人才和卓越人才培养计划,探索“互联网+”教学模式,强化创新创业教育,推进教师教育机构建设,两个专业接受教育部师范类专业第二级认证,教学管理制度进一步完善。加强“四个课堂”联动,强化学生教育管理,成立学生事务中心和易班发展中心,完善学生评价与激励制度,加强心理健康教育,推进精准资助和资助育人,开展素质拓展和社会实践活动,连续四年完成大学生征兵任务。着力提升研究生教育质量,扩大招生规模,加强导师队伍建设,推进培养模式改革,不断完善质量保障体系。积极推进各类教育协调发展,留学生教育层次与规模不断提升,继续教育的质量和效益持续提高,“三附”教育品牌效应更加凸显。皖江学院内涵建设进一步深化,转设工作稳步推进。
五年来,本科毕业生26792人,研究生毕业生7800人(其中硕士7635人,博士165人)。荣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省级教学成果特等奖1项、一等奖9项,获批“国家级精品在线课程”1门,25个专业通过省级评选并参加国家“双万计划”评审。学校普通文理科投档最低分位次分别上升至省属高校第2位、第4位,本科生初次就业率保持在90%以上,考研录取学生数占毕业生总数的比率提升至30%以上。学生在各类学科竞赛中获得国家级特等奖110余项、一等奖260余项,获得省级以上奖励2600余人次,一大批学子荣获“全国优秀共青团员”“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安徽省十佳大学生”等各类荣誉称号。硕士论文合格率由95%提升至98.8%,博士论文合格率由89%提升至100%,学位论文双盲评审“优”“良”占比由78.5%提升至86.1%。学校成功入选全国创新创业典型经验高校、全国“三全育人”试点院系、教育部卓越中学教师培养计划实施院校、体育美育浸润行动计划和国防教育特色学校,获批教育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队伍培训研修中心、全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基地,两次获评全国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优秀机构,连续获评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全国先进单位。
(三)人才队伍建设扎实推进。坚持把人才资源作为办学兴校的第一资源,把师德师风作为评价教师的第一标准。召开全校人才工作会议,坚持人才引进、稳定和培育并举,实施“文津学者”“文津名师”计划和人才储备计划。完善教职工岗位考核办法,开展聘期考核和专业技术岗位分级聘任工作,优化专职辅导员职务职级双向晋升机制,推进绩效工资改革,广大教师工作的自觉性和责任感不断增强。五年来,引进博士243人,柔性引进高层次人才50余人,专任教师博士化率由37.3%提升至48.7%,获批国家“万人计划”哲学社会科学领军人才、国家优秀青年基金获得者等省级以上人才称号和人才项目102人次,获批“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1个,荣获全国模范教师、全国三八红旗手、省五一劳动奖章、省辅导员年度人物等省级以上荣誉称号130余人次。
(四)学科建设思路更加明晰。突出学科“龙头”地位,加强学科建设顶层设计,不断优化学科管理机制。开展学科建设大学习、大调研、大讨论活动,召开全校学科建设大会,发布《安徽师范大学学科建设方案(2018-2030)》,进一步明确了学科建设的目标、任务和思路,确立了重点建设的层次和类别。聚焦特色方向、学术团队、科研创新、人才培养、学科文化等关键要素,推进学科内涵建设,着力培育高峰学科。1个学科稳居ESI全球前1%,2个学科入围安徽省高峰学科建设计划项目,4个学科入选安徽省一流学科建设项目,5个学科进入教育部第四轮学科评估B-以上等级。新增1个博士后流动站、3个一级学科博士点、5个一级学科硕士点和2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
(五)科研创新能力逐步增强。坚持以高水平科学研究支撑高水平大学建设,不断完善科研管理与激励机制,积极培育和申报科研项目,着力打造特色优势研究领域,组织开展“年度科研人物”评选活动。成立长江流域生态研究院、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研究院、安徽省院士工作站等科研平台,获批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教育部国别和区域研究中心、安徽省重点实验室等高端平台11个。立项国家级项目289项,其中中宣部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重大项目、国家社科基金“冷门绝学”项目、国家自然基金“优青”项目、国家艺术基金集体项目取得了新突破。共发表各类高级别学术论文(CSSCI、SCI、EI等)3300余篇,获得省部级以上科研成果奖94项。文科学报入选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来源期刊,理科学报入选中国科技核心期刊,《高校辅导员学刊》等办刊质量不断提升。出版社新出版图书2500余种,获得国家级图书类奖项3项、省级13项。
(六)开放办学格局不断拓展。加强国际交流合作,新增国(境)外友好合作院校40余所,新建中外联合培养专业9个,积极推进澳大利亚查尔斯·达尔文大学孔子学院建设,共建乌克兰扎波罗热大学孔子课堂。公派出国(境)学习交流950余人次,接待国(境)外来访600余人次。深化校地与校企合作,与芜湖市人民政府、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等百余家单位签订战略合作协议,构建了开放合作办学的新格局。加强对外学术交流,承办各类学术论坛、报告会1300余场次,一批知名专家学者来校研讨交流。加强校友工作,召开校友会换届大会,新成立广东、上海、北美等10余个校友会(联谊会),进一步完善了校友工作体系。成功举办建校90周年校庆,开展系列高品位的学术、文化活动,打造“口述校史”等活动品牌,彰显90周年深厚的历史底蕴,激发了师生校友的爱校荣校情怀,汇聚了推动发展的资源力量。全面推进社会捐赠,募集意向捐赠资金1.1亿元,到账资金7600万元。
(七)社会服务水平日益提升。积极拓展多元化、高质量社会服务,在政策咨询、教育培训、规划评估等方面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强化产学研协同创新,新增横向科研项目1400余项、到账经费1.2 亿元,授权发明专利384件。积极推进优质基础教育资源下沉,成立幼教集团、小教集团、中教集团,共建托管附属中小学和幼儿园32所,签约在建学校4所。有序开展全省高考文理综合网评、艺术体育高考等各类招生考试和阅卷工作,顺利完成国培省培、高师培训、辅导员研修等各类培训任务,累计培训人员16余万人次。认真做好宿松县三德村对口帮扶工作,突出教育扶贫特色,赢得了上级部门和当地群众的好评。连续四年圆满完成省委省政府交办的脱贫攻坚第三方监测评估工作,累计选派4200余名师生深入基层一线开展评估,展示了学校的良好形象。
(八)管理服务体系逐渐改善。着力提升内部治理能力,调整校内机构设置,推进校院两级管理体制改革,进一步强化了学院办学的主体责任。加强财务和审计工作,增强内部控制能力,强化预算管理和执行,推进增收节支,资金使用绩效不断提升。完善资产与实验室管理制度,严格招标采购流程,经营性资产经营效益不断增长。加强信息化制度建设,升级业务系统和管理平台,开通了校园移动支付和“聚合”支付。规范公务用车管理,租车费用大幅缩减。按照省车改办部署要求,顺利完成了学校公务用车改革工作。加强校园基础设施建设,近五年基础保障经费投入5.5亿元(同比增长3.6倍),建成实习实训中心和两栋学生宿舍楼,开展专项修缮工程200余项,完成部分楼宇饮用水和洗浴热水进公寓等民生项目,建成津南绿地、樱花大道等校园景观,“花津鱼”“格桑花”“师大味道”等人文服务赢得了师生校友点赞。加强图书馆、档案馆、博物馆等育人阵地建设,服务能力进一步增强。着力加强师生生活保障,学生资助经费3.6亿元(同比增长4倍),教职工总收入24.6亿元(同比增长1.9倍),教职工健康体检等人性化服务水平得到了新提升。加强“平安校园”建设,强化安全教育管理,学校安全生产责任体系不断完善,师生的安全感、获得感、幸福感进一步提升。
(九)党的建设工作富有成效。坚持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自觉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推进政治理论学习制度化、规范化、常态化,成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理论宣讲和研究阐释取得了良好成效。扎实开展“三严三实”“讲重作”专题教育和“讲严立”“三个以案”专题警示教育,深入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全面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坚持把学习教育、调查研究、检视问题、整改落实有机融合、贯穿始终,取得了重要阶段性成果。坚持党管干部原则,树立正确选人用人导向,建立健全干部选任机制,加强教育培训和管理监督,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不断加强。扎实推进基层党组织标准化建设,实施“双带头人”培育工程,获评“全国样板党支部”“安徽省先进基层党组织”等一批荣誉称号。深入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压紧压实“两个责任”,严格执行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和省委实施办法,综合运用“四种形态”,严肃监督执纪问责,进一步严明了党的纪律和规矩。积极支持和引导党外代表人士参与“五大发展行动助力工程”,做好民族宗教工作,召开归侨侨眷第二次代表大会,7个民主党派基层组织顺利换届。加强工会组织建设,获评“全国巾帼建功先进集体”“全国模范职工小家”等荣誉称号。深化共青团和学生组织改革,成功召开学校第十一次团代会,获评“全国五四红旗团委”,获批全国首批“青马工程”研究培训基地,1人当选团的十八大代表。用心用情做好离退休工作,获评“全国关心下一代工作先进集体”等荣誉称号。
各位代表、同志们,过去的五年,是全校上下攻坚克难、负重前行的五年,也是奋勇争先、稳中有进的五年,广大师生员工主动应对新挑战、抢抓新机遇,各项事业取得了新进展,部分办学指标实现了新突破。在此,我代表学校党委,向关心支持学校建设发展的各级领导、各界朋友和海内外校友表示衷心的感谢!向为学校的建设发展做出积极贡献的师生员工、离退休老同志以及各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致以崇高的敬意!
在总结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学校还存在诸多问题和不足,比如:顶层推动不够有力,思想不够解放,视野不够开阔,在观大势与谋大事上需要进一步聚焦发力,解决发展难题的魄力和毅力需要进一步增强。综合实力提升缓慢,办学特色不够明显,引进与稳定人才的举措不够有力,学科建设需要进一步加强,国家级科研平台十分紧缺,标志性研究成果产出不足,主动融入国家区域重大发展战略的力度与深度不够,存在“前进中落伍、发展中掉队”的趋向。内部治理亟需优化,校区功能定位尚未明确,部分机构管理职能相互交叉且边界不清,考核评价激励机制不够科学,信息化和国际化进程需要进一步加快。精神状态有待提振,少数干部缺乏敬畏感、危机感、紧迫感,履职尽责担当不够,攻坚克难勇气不足,斗争精神明显缺乏;少数教师教书育人不够尽心尽力,离“四有好老师”的要求还有较大差距;个别单位缺乏大局观,协同攻坚的合力没有形成。服务保障不尽人意,坚持以学生为中心、以人为本的理念落实不够,教学设施条件亟需改善,学生的学习生活保障有待加强,支撑高水平大学建设的保障能力亟待提升。党建与思想政治工作还需加强,党建对事业发展统领和推动作用发挥不够,选拔优秀年轻干部力度亟需加大,师德师风建设存在薄弱环节,干事创业氛围不够浓郁,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的问题一定程度存在,党风廉政建设还有不少风险隐患,思想政治工作针对性和实效性有待进一步增强,等等。这些都需要我们在今后的工作中下大力气加以解决。
成绩来之不易,经验弥足珍贵。回顾学校的发展历程,尤其是过去五年的工作,我们深刻地体会到:
——必须坚持党的领导。党的领导是办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的根本保证。只有坚持把党的领导贯穿到办学治校全过程,把牢社会主义办学方向,才能在高水平大学建设征程中掌舵定向、行稳致远。
——必须聚焦立德树人。“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是教育的根本问题。只有把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作为第一要务,才能践行教育的初心和使命,肩负起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时代重任。
——必须保持办学定力。高等教育和人才成长有其内在规律,每所学校都有独特的历史、文化和校情。只有保持办学定力,增强师大自信,遵循发展规律,才能不为杂音所扰,不为困难所阻,坚定不移地走出符合自身实际的发展之路。
——必须突出特色发展。特色就是生命力,特色就是竞争力。只有固守本色、擦亮底色、打造特色,才能形成学校独特的办学优势,在激烈的竞争之中处于不败之地。
——必须扩大开放办学。闭门造不出好车,开放才有出路。只有积极融入和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不断提升办学国际化水平,才能汇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