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普数据显示,我国近七成县(县级市)常住人口减少,县域人口普遍呈萎缩减少趋势。而坐落于西南滇中一隅的云南省安宁市(县级市),常住人口却从2010年时的34.13万人,增长到如今超49万人,实现人口连年增长,城镇化率攀升至83.62%。聚拢四面八方的人气,这座西南小城如何做到?
小城也有“虹吸效应”
2018年,当安宁籍学生朱恒考入西南林业大学应用化学专业时,他的目标是毕业后去沿海地区工作。但在毕业那年,一个意外的Offer让他决定留在家乡。
“每天下班都可以回家吃饭。”朱恒现在就职于位于安宁市的云南裕能新能源电池材料有限公司,通勤的便利让他很有幸福感。更重要的是,薪资待遇、个人成长空间也让朱恒满意。“我现在的工作专业对口,每月工资到手有6000多元,工作第一年还享受了安宁市发放的‘兴安计划’补贴,每月800元。”
安宁是云南重要的石化、钢铁、磷盐化工基地。安宁市发展和改革局介绍,近年来,一些传统产业增长乏力、产能过剩,安宁市凭借丰富的磷矿资源优势,紧抓绿色新能源电池产业发展黄金期,将其打造成新的经济增长极。目前,全市已聚集149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千亿产业集群成形。
安宁市景朱恒所在的公司就是安宁招商引资的成果之一。该公司人力资源部部长陈煦妍介绍,公司成立于2021年,一期磷酸铁、磷酸铁锂两条生产线投产后,很快就形成了强大的人才虹吸效应。公司近1600名职工中,非安宁户籍职工占比近70%。280多名外地员工在安宁买房落户,在这里扎下了根。
2023年,安宁完成地区生产总值716.55亿元,增长8.9%。安宁市人社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如今,年轻人也越发青睐安宁。2023年,全市新增大中专院校毕业生就业3200人,同比增长31.1%。
“在安宁,我从没觉得自己是外地人”
老家在云南大理的郭女士,和丈夫在安宁从事运输行业已有15年。“我们户籍虽然还在大理,但两个孩子都在安宁市昆钢实验学校上学。”郭女士告诉半月谈记者,外地学生也能享受安宁的优质公办教育。“在安宁,我从没觉得自己是个外地人。”
安宁市景安宁市昆钢实验学校位于外来务工人员较多的昆钢生活区,周围配备物流园和多家大型企业。学校2700余名学生中,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占比接近40%。学校党委书记骆宏韬说:“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只要符合相关条件,都能安排学位、就近入学。”
“在安宁,很安心。”“新安宁人”说,普及普惠、优质均衡的教育吸引他们留在这里。安宁市教体局办公室干部贾建荣介绍,近年来,安宁人口增长明显,学前教育需求增大,原有的入学学位也显得紧张。在调研基础上,安宁市城区目前已建有12所公立幼儿园;在农村,每个行政村也都有幼儿园保障儿童就学。
从新疆来到安宁定居的市民蔡媛媛对此感触颇深。数年前,安宁市城区还只有2所公立幼儿园,不少家长为了孩子入学,提前一到两天就要在幼儿园门口排队报名。2021年,蔡媛媛的孩子到了入园年龄。“本来还在发愁,家门口要新开一家公办幼儿园的消息公布,让我如释重负。”蔡媛媛说。
完善公共服务供给能力,教育是重要一环。包括教育在内,安宁市多措并举提高公共服务质量,增进民生福祉,民生投入保持高位占比。2023年,全市民生支出共计42.77亿元,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73.7%。
安宁市政府提出,每年全力推动“十件民生实事”:2021年,安宁市在云南全省率先开展“全民免费体检”,并建立居民电子健康档案,许多居民人生中第一次走进医院进行了体检;2022年,安宁市开通了云南首个全域免费“家校直通车”,80辆校车、36条路线覆盖9个街道、14所学校,每天运送万余人次城乡学生,极大减轻了学生家长的负担。
用“绿水青山”留住人
“以前我都不想出门,现在每天早上我都来这跑几圈。”家住口袋公园附近的市民刘先生说,这个公园名叫“双潭印月”,草坪、休闲亭、小树林环绕水塘,塘中还常见水鸟嬉戏。“其实几年前,这个‘双潭’就是两个臭水塘。”
据了解,过去由于雨污分流处理不到位,小区生活污水直接排入水塘,水体富营养化严重,整个水面漂着一层厚厚的绿色水藻。经过改造,昔日的臭水塘如今成了居民们的“后花园”。
“推窗见绿、出门入园”正在成为安宁市民生活的常态。2021年,安宁市启动“公园城市”建设项目,推动公园进街道、进社区、进小区,充分利用城市拆迁腾退地和边角地、废弃地、闲置地,规划建绿、见缝插绿、拆围透绿。
安宁农户在玫瑰花田里忙碌宜居方能宜人。安宁通过政企共建等方式,建成了66个口袋公园,打通了东西向、南北向两个110余公顷的“安宁市城市中央公园群及绿廊”。安宁市城市管理局副局长周楠介绍,安宁城市建成区绿地率达40.21%、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达15.47平方米,“300米见绿、500米见园”成为现实。
能留住人的,不仅有“真金白银”,还有“绿水青山”。在周楠眼中,绿色是安宁的底色。他向半月谈记者介绍,未来安宁市口袋公园的数量将达到100个,工业之城也将是绿色之城。“安宁人看到,一座公园里的城市已见雏形。”
半月谈记者:庞明广 熊轩昂 /编辑:孙文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