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菜单
首页 >  奇葩论文的出现更突显不把学术权力交给期刊编辑的掷地有声  > 更应重视“奇葩论文”背后的学术生态

更应重视“奇葩论文”背后的学术生态

本报记者王井怀

近年来,一到毕业论文开题和结题前后一段时间,网上的奇葩论文便多起来。从以前的“中医诊断发动机”到这次走红的“蟋蟀论文”“银行行长脸形论文”。奇葩论文不断挑战学术道德的底线。学术关注领域与普通人的认知相左,本无可厚非。但一些奇葩论文暴露出来的学术乱象,不得不让人重视当下学术环境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应该说,对学术研究应该抱以宽容的态度。回顾科学史,很多创新突破都是从不为公众理解的领域所突破的,从广为人知的孟德尔研究豌豆到前几年Plos(美国科学公共图书馆)刊登的《一泡屎的深度分析:对人类粪便中的曼氏血吸虫和钩虫卵的研究》,看似“奇葩”的研究背后,是扎实的学术功底和科学的研究态度。

一些论文的奇葩之处,不在于研究对象的新奇,而在于研究逻辑的吊诡。“蟋蟀论文”中罗列了中国古人“斗蛐蛐”的经验后说,“蟋蟀是一种负载中华文化的民族昆虫”,这一结论恐怕缺少学术研究的严谨。“中医诊断发动机”论文中,提出几句中医理论中的“阴阳五行”“整体观念”后生搬硬套地解释“航空发动机故障诊断”,令人啼笑皆非。

学术研究要“大胆假设,小心求证”。无论学术研究的脑洞开多大,观点一定要站得住、立得稳,能说服人,而不能只玩概念、缺乏必要性论证。否则,就不是学术,而是江湖骗术。

值得注意的是,不少奇葩论文出自一些学术会议、学术论坛。事实上,一些学术会议成了各方表演的“秀场”。在这个“秀场”上除了学术失败了,其他各方都实现了“共赢”——作报告的人能快速增加知名度,有了知名度就有利益;主办方可以披着学术外衣推广商业产品,尽快打开市场;年轻人则期望通过会议拓展人脉。如此一来,“会议”的成分越来越多,“学术”的成分越来越少,滋生奇葩论文就在所难免了。

与此同时,一些学术期刊被利益绑架。前些年,由于评职称等利益诉求,发表论文形成了巨大的市场需求,并产生了论文发表产业链。一些学术期刊便是这条产业链的终端。这些期刊凭借每篇数千甚至上万元的“版面费”发了横财,论文则沦为了可有可无的装饰。

一些学位论文也出现了类似的问题。前几年,参加教育部博士论文抽检评审的南京师范大学教授陈吉德,就曾抽检到一篇错字连篇的奇葩论文,气得他在微博上炮轰“连小学生都不如”。事实证明,奇葩论文的诞生暴露了论文生产环节流于形式的问题。论文写作中,导师缺乏责任心,失守第一道关口;答辩前的“盲审”变成了“你好我好大家好”,失去监督作用;答辩委员会轻松让论文过关,失去了最后一道把关。每道环节都做“好人”,便出不了“好论文”。

奇葩论文背后的“奇葩学术生态”,亟须整治。在源头上,学校的博士点和硕士点要严把质量关,对于不合格的论文要延期答辩或禁止答辩。同时,治理一些披着学术外衣的期刊和学术会议,督促各类学术期刊、论坛、会议负起评审责任。

在外部监督上,加大对论文的抽检工作,完善当下的论文抽检覆盖度和相应处理措施。对于已经刊发的质量较差的论文,实施召回,重新组织答辩;同时,对奇葩论文作者的导师进行相应处罚,达到警示作用。

学术界要从学术道德的高度看待奇葩论文。要以“道德洁癖”的态度治理奇葩论文,通过树立科学、严谨的学术态度,让论文真正成为探讨研究、推进学术兴盛的工具,而非污染学术生态的源头。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