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推进2025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项目申报工作,9月6日下午,理学院在442会议室组织召开了2025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申报动员会。学院党委书记赵补生、副院长(主持工作)冯锋、副院长毛永毅、各系部中心主任和符合2025年国家自然基金申报条件的全体教师参加了本次会议,会议由副院长毛永毅教授主持。
会上,冯锋传达了学校2025年国基金申报工作启动会议精神,并对学院2024年国基金申报及获批情况进行全面总结,对比分析了国内同类高校、省属兄弟院校的相关数据,对存在的问题和短板进行了深入剖析。他指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获批数量是一个学院基础科研实力和原始创新能力的重要体现,理学院秉承“强基础、重特色、求创新”的办院思路,坚持教学与科研并重发展,但近年来基金获批数量有所下降。面对院校之间日趋激烈的申报竞争,他希望各位申报教师沉下心来苦练科研内功,面向前沿找准科学问题,聚焦行业突出创新特色,将国基金申报工作放到人生职业规划的重要位置,在做好基金选题和成果积累的同时,进一步加强与国内外同行的学术交流,多向有成功申请经验的校内外专家请教,调动一切资源对申报书进行精雕细琢,尽力做到不留遗憾。随后,冯锋介绍了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的基本情况。他指出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的立项范围中包含交叉学科、管理学等方面,数学、物理学等相关学科教师可将自身研究方向与人工智能、复杂系统、数据挖掘、数字经济等领域相结合,努力开辟基金申请新赛道。
毛永毅对学院2025年国基金和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申报工作进行了安排,并给出三点建议:一是高水平科研成果是基金申报的关键,要转变代表作重量不重质的观念。二是要积极参加重要学术会议,加强与业内同行专家的联系。三是要加强团队协作,为申报面上项目提前做好合作成果积累。学院将采取班子成员牵头负责制,继续推进以个人撰写初稿、团队指导互评、校外专家送评为基础的多轮申报书打磨机制,在学院配套措施方面加大激励力度,力争在2025年的基金项目申报中触底反弹,取得实效。
赵补生在总结发言中强调,国基金申请要有信心、不气馁、不放弃,基金本子要有创新、有意义、可实现,他建议大家进一步拓宽视野,注意发掘国家新政策和行业新动向中蕴含的新课题,不断夯实研究基础,发表高质量论文,保证充足的时间投入,力争撰写并打磨出好的申报书。最后,他预祝大家在2025年国家基金申报中取得好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