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2014暑期,一场“冰桶挑战”接力赛火速席卷全球,也给中国的酷夏带来了桶桶凉意。“ALS”这种罕见疾病也得力于这场比赛,迅速被人们熟知。微博作为主要的传播平台功不可没,而网民的围观更是助力了传播的成功。
关键词:“网络围观”;ALS;“冰桶挑战”;“微博围观”
近几十年来,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智能客户端更新换代、自媒体平台逐步壮大,越来越多的公众开始步入“智能时代”,参与到公共事件中发表自己的见解、履行自己的权利。
据《第34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①显示,截至2014年6月,中国网民规模达6.32亿,较2013年底增加1442万人。其中,手机网民规模5.27亿,手机使用率达83.4%,首次超越传统PC整体80.9%的使用率,手机作为第一大上网终端的地位更加巩固,这也使得微博等自媒体平台APP得到了更为广泛的应用,加速了“全民网络化”生活时代的到来,它同时在潜移默化地改变着人们的生存方式。正如常晋芳博士所言:“它正在导致包括生存方式、交往方式、组织方式、思维方式在内的变革与发展,呼唤着深刻而全面的哲学反思”。②
一、“全民网络围观”时代的到来
互联网技术在全球构建了一个虚拟化的“超真实”社会,人们通过各种客户端——人类感官的延伸,以真实的情感甚至真实的身份参与到“全民网络社会”的建设中,将网络生活与日常生活紧密相连,而“网络围观”正是自媒体时代所产生的一种特有的社会现象。
通过对相关文献的检索可以了解到,国内对“网络围观”的研究主要在2010年前后,分析可以发现学界对于“网络围观”概念的解释多为“网络围观”是发生在依据网络逻辑构建的虚拟社会场景中的常见现象,从本质上讲它是一种自发的网络群聚,众多网民通过微博、博客、论坛等渠道提供信息,大量发贴跟贴评论,把一些地区性、局部性或偶然性的问题变成全民公共话题,形成民间网络舆论场。
彭昊在《论网络围观的伦理意蕴》 中将现行对“网络围观”的观点进行归纳分类,认为“网络围观”大致有两种相互对立的观点:其一就是肯定网络围观价值论,他们认为网络围观“——是一种蓄势已久的公共参与,其来所自无疑是隐约萌动的公共参与精神”、“是一种民意的聚集”、“也是一种网络监督”等。其二是否定网络围观价值论,坚持认为“网络围观就是不明真像群众的一种猎奇和世俗化的行为”,甚至“就是一种典型的网络暴力”等。基于以上两点,他还提出了另一个相对客观的定义,即网络围观就是网民利用网络技术对公布在互联网上的社会事件进行集中评议的行为活动,其实质就是社会舆论。
章睿齐在《中国人的网络围观心理透视》 中提到“网络围观”与一般“围观”的区别:第一,它与单纯的看客心理不同,表达一种“我在”的立场;第二,它与事不关己不同,表达一种“我知”的诉求;第三,它与暴力革命不同,表达一种非暴力不合作方式,“我能”的博弈。
周莉通过对“围观”一词在《时代文化影响下的语义演变的探究》 中认为现代传播中所指的“围观”即“共同关注”,动作的实施者带有主动参与的积极色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