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菜单
首页 >  四川  > 历史沿革

历史沿革

四川名称来历辖区变动及机构沿革

四川省标准地图•政区简图版(四川省测绘地理信息局 2017年9月制)

名称来历

四川,简称“川”或“蜀”。关于“四川”的名称来历,一般认为因四川境内有四条大江。具体哪四江,岷江、沱江、嘉陵江、金沙江、大渡河、青衣江、乌江等,说法不一。其实,四川得名缘于北宋时建制沿革,与江河无关。

宋朝时在今四川地区置川峡路。北宋真宗咸平年间,川峡路被分为益州路、梓州路、利州路和夔州路,合称为“川峡四路”或“四川路”,后来简称“四川”,四川由此得名。

四川广汉三星堆遗址铜人头像

四川又被称为“天府之国”。“天府”一词,最早见于《周礼》,本是一种官名,其职责是“掌祖庙之守藏,与其禁令。凡国之玉镇、大宝藏器焉,若有大祭大丧,则出而陈之,既事而藏之”(《周礼·春官·天府》),即保管国家珍宝、库藏的一种官吏。后用以比喻自然条件优越、形势险固、物产富饶的地方。秦末汉初,张良在论证定都关中时说:“关中左崤函,右陇蜀,沃野千里,此所谓金城千里,天府之国也。”(《史记·留侯世家》)。张良论及的“天府”,主要指关中平原,并非今天的四川盆地。

公元前256年战国时期秦国蜀郡太守李冰率众修建的都江堰水利枢纽工程

历史上,诸葛亮的《隆中对》最早称四川为“天府”:“益州险塞,沃野千里,天府之土,高祖因之以成帝业。”汉代的益州包括今四川盆地和汉中盆地。东晋著名史学家常璩(qú)在《华阳国志》中称:“蜀沃野千里,号称‘陆海’,旱则引水浸润,雨则杜塞水门,故记曰:水旱从人,不知饥馑,时无荒年,天下谓之天府也。”后世雅称“天府之土”为“天府之国”,“天府之国”便在历代文人墨客笔下逐渐成了四川盆地的代名词。

天府之国,川西粮仓(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新中国成立前历史沿革

四川历史悠久,有人类活动的历史记录可追溯到200万年前。四川,古为梁州之地。夏商时,巴人与蜀人逐渐发展分布于四川盆地。周到春秋战国时期,巴蜀二部族已分别于盆地东西建立奴隶制政权。

20世纪末在四川省宣汉县发现全国面积最大的巴文化遗址—罗家坝遗址,遗址中有大量距今5300年至4500年之间的新石器时代遗存。罗家坝遗址和成都金沙遗址、成都古蜀船棺葬遗址并称为继三星堆之后巴蜀文化的三颗璀璨明珠(图片来源:《罗家坝遗址上榜全国重点文保单位》,2015年1月6日《华西都市报》)

周慎靓王五年(公元前316年),秦惠文王灭巴蜀,置巴、蜀二郡,四川地区进入封建社会。随着秦王朝的建立,四川成为统一中国的有机组成部分。

古代由长安通往蜀地的蜀道开辟时间最早的在春秋战国时期,距今已3000多年历史,是保存至今人类最早的大型交通遗存之一,比古罗马大道的历史更为悠久(图片来源:《蜀道往事并不如烟》,2017年12月1日《四川日报》)

汉承秦制,四川地区除巴、蜀二郡外,先后新设置了广汉郡、犍为郡、沈黎郡、越西郡、汶山郡。汉武帝元封五年(公元前106年),以四川地区为中心设置了益州。

2001年2月,在成都市区发现的金沙遗址是公元前12世纪至公元前7世纪(距今约3200年—2900年)长江上游古代文明中心——古蜀王国的都邑。图为金沙遗址出土的商周太阳神鸟金饰(图片来源:金沙遗址博物馆网)

三国时期,蜀汉行政区划仍袭东汉,设州、郡、县三级。

成都武侯祠

隋王朝得蜀后,隋文帝开皇三年(公元583年),改革全国行政区划,取消郡,保留州、县两级,对四川原有的州、县进行合并,以强化对四川的统治。

唐朝,四川地区行政区划几经变动。代宗大历元年(公元766年),四川地区分为剑南东川、剑南西川和山南西道,合称“剑南三川”。

宋朝初年,四川地区行政区划分路、州、县三级。真宗时,重新划分四川地区为四路,即益州路、梓州路、利州路和夔州路,简称“川峡四路”或“四川路”,四川由此得名。

四川形成一个整体的行政区划始于元代。元朝分全国为11个行省。元世祖至元二十三年(1286年)在四川地区建行中书省,是四川建省的开始,基本奠定了四川的行政区划和地方行政组织机构。

为加强对四川地区的控制,元朝在汉中设兴元路,划归陕西管辖。元朝为汉中隶属陕西之始。

明朝在行省制基础上加以改革,于原四川行省区划内设三司分管行政、军事、司法。同时,在四川推行里、甲、坊、厢制度,州、县以下普遍建立里、甲,在城市建立坊、厢,在少数民族地区推行土司制度。洪武十一年(1378年),朱元璋封第十一子朱椿为蜀王,在成都建蜀王府。1644年,张献忠在成都建立农民革命政权,国号“大西”,控制四川有两年时间。

始建于1385年的蜀王府(成都皇城)

清代因袭明制又略有调整,地方行政制度方面在省下增加道一级行政组织,形成省、道、府(直隶州、厅)、县(散州、厅)四级政权机构。清顺治二年(1645年),清王朝在四川设置四川省,省界较明代略有一些变化。清代四川的行省制度经不断调整,规模较明代更完备,体制也更加健全。清王朝的地方行政区制度,从省到县,有道、府、州、厅、县之别,级别较多,隶属系统较为复杂。州与厅、有直隶于省而与府同级的直隶州和直隶厅,有直隶于府而与县同级的府辖州和府辖厅。在州以下,又有县和厅之分。并且,上还有道,下还有土司、卫所、设治委员参杂其中。

清雍正五年(1727年),遵义府(南宋时属川峡四路之一的夔州路,明神宗万历29年即1601年,改土归流,置遵义府)由四川省划归贵州省管辖。

清末,四川省辖7道、15府、9直隶州、4直隶厅、13府辖州、9府辖厅、120县、6设治委员。

晚清时期,四川的区划有一些变化。一方面,开重庆和万县为对外通商口岸,允许日本在重庆开辟租界,四川门户洞开。另一方面,清王朝加强对四川西部高原少数民族的弹压和统治,清廷以平定巴塘为契机,逐步在川边推行“改土归流”(在少数民族地区废除土司,改由清政府临时任命的流官统治,实行与汉族地区相同的政权制度,以加强对原土司地区的控制)、“以流为主”的政策,建置州县,设置川滇边务大臣。宣统三年(1911年),清廷准备设置西康省,由于四川保路运动兴起,辛亥武昌起义成功,清王朝颠覆,西康省的建省计划未能实现。

位于今成都人民公园的四川保路运动纪念碑

辛亥革命时期,四川保路运动瓦解了清王朝在四川的省级政权。1911年11月22日,同盟会在重庆建立蜀军政府(武昌起义后第14个新建立的省级政权)。同年11月27日,成都成立大汉四川军政府,标志着清王朝在四川的政权最后瓦解。1912年3月11日,成渝两地军政府合并组成统一的四川省政权—中华民国四川都督府。

民国初年,四川行政区划分为省、道、县三级制,以省统道,以道统县,道为监察区域,是省的派出机构。

1912年,中华民国政府裁废道制,以府、州、厅直隶省政。1913年,袁世凯为恢复帝制,又按其预订的“废省改道”计划,利用清王朝的道来控制地方,以道统县,把全川划为川西、上川南、下川南、川北、川东和边东、边西7个道。1914年,又改川西道为西川道,上川南道为建昌道,下川南道为永宁道,川北道为嘉陵道,川东道为东川道。后因军阀混战连年,各据防区,道已名存实亡,遂废。川西高原山地,清末拟建西康省未成。1912年,以孙中山为临时大总统的南京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将川西高原地区划为川边特别区域,受四川省节制。1919年4月,“防区制”形成,四川境内各派军阀划区割据,各个防区就是一个独立王国,全川军令政令并不统一。1927年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后,四川军阀易帜,根据国民政府令,1927年成立四川省政府。但号令不行,各防区的军阀仍各自为政。

在军阀割据时期,四川行政区划建置变化较小,仅在1915年改东乡县为宣汉县(因与江西省东乡县同名);1927年在茂县设置松理懋茂汶屯殖督办公署,将松潘、理番、懋功、茂县、汶川5县和抚边、绥靖、崇化3屯划为屯殖区域。1928年裁道,改各县直隶省政府。1928年,新置成都市。1929年,置重庆市。

1929年1月,刘湘击败杨森,占据杨森全部防地。刘文辉因援助刘湘得到刘湘永川以西防地,又兼并赖心辉的地盘。至此,四川成为“二刘”的天下。

1929年3月22日,四川省政府在成都成立,省政府主席刘文辉。各防区的军阀仍各行其是,省政府有名无实,省主席号令不行。

1934年12月21日,国民政府明令改组四川省政府。1935年2月10日,四川省政府在重庆成立。1935年7月6日开始迁往成都。1935年9月1日,四川省政府正式在成都市督院街本部办公。

1935年6月,国民政府在四川正式实施行政督察区制,将全川划分为18个行政督察区(另设西康行政督察区),每区设置专员公署作为省政府的派出单位,分辖各县,以控制地方力量。自此,近20年的四川防区制宣告结束,四川全省行政得到统一。

位于今人民公园的川军抗日阵亡将士纪念碑

抗日战争期间,1937年11月,国民政府宣布迁都,将部分中央部门迁至重庆。1938年10月,国民党将国民政府直属部门全部迁至重庆。1939年11月20日,改重庆市为行政院直辖市。1940年9月,国民政府正式颁布文告,将重庆定为“陪都”。从1937年11月国民政府迁都重庆至1946年5月还都南京,重庆是中国的战时首都,是大后方政治、军事、经济、文化、教育、外交的中心,又是中共中央南方局所在地。太平洋战争爆发后,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国中国战区最高统帅部设在重庆,重庆成为同盟国在远东的指挥中心。

1939年1月1日,国民政府将原西康行政督察区和四川省第十七、十八行政区合并,正式建置西康省,驻地康定县。

四川解放

1949年8月,中国人民解放军在华北、西北、华东诸战场节节取胜。8月18日,国民党宣布重庆为“新行都”。24日,蒋介石飞抵重庆,亲自部署西南作战。29日,蒋介石主持召开最高军事会议,提出“固守四川,确保大西南”的作战方针。10月中旬,广州解放,国民政府正式在重庆办公。

1949年11月30日,人民解放军进入重庆市区,蒋介石于当日凌晨乘机逃往成都,重庆宣告解放。

1949年12月11日,成立重庆市人民政府,市长陈锡联。

1949年12月10日,蒋介石由成都凤凰山机场飞逃台湾,留下顾祝同、胡宗南指挥(顾祝同也在16日逃往台湾)。

新中国成立前夕的四川成都

1949年12月27日,南北两线人民解放军会师成都,四川省会成都解放。1949年12月30日,举行入城仪式,贺龙、李井泉、周士第等率人民解放军十八兵团进入成都。1949年12月31日,成立“中国人民解放军成都市军事管制委员会”,李井泉任主任,周士第、王新亭、阎秀峰为副主任,国民党四川省政府对四川的统治宣告结束。

1950年3月,人民解放军第十四军、十五军及六十二军各一部,奉命从川西及滇北两个方向,分几路向西昌进军。1950年3月27日,解放军抢占西昌飞机场,胡宗南于前一日从西昌飞逃台湾,西昌旋即解放。到1950年4月7日,连续解放会理、宁南、冕宁、德昌、盐边、盐源等18城。至此,国民党在大陆的军事力量彻底被歼,四川全境解放。

新中国成立后辖区变动与机构沿革

1950年1月,中央人民政府决定撤销四川省,划分为川东行署、川西行署、川南行署、川北行署4个省级行政区。

川东、川南、川西、川北行署区图

1950年8月前,以上4个省级行政区称“×××行政公署”。1950年8月21日,中央人民政府办公厅函告西南军政委员会:“川东、川西、川南、川北行署,正式定名为‘×××人民行政公署’”。

川东行署主任阎红彦,驻地初设于重庆市南岸,1951年迁驻北碚市,辖壁山专区(1951年1月改为江津专区)、大竹专区、万县专区、涪陵专区、酉阳专区5个地级专区, 1个县级市(北碚市),34个县,共35个县级行政单位。

川西行署主任李井泉,驻地成都市,辖温江专区、绵阳专区、眉山专区、茂县专区4个地级行政单位,1个地级市(成都市),37个县。

川南行署主任张国华(1950年2月后为李大章),驻地泸县(开始在自贡),辖泸县专区(后又改为隆昌专区、泸州专区)、内江专区、宜宾专区、乐山专区4个专区,1个地级市(自贡市),1个县级市(泸州市),34个县。

川北行署主任胡耀邦,驻地南充市,辖南充专区、遂宁专区、剑阁专区、达县专区4个专区,1个县级市(南充市),35个县。

1950年4月,西康省人民政府成立(西康省于1939年建省,驻地康定县,西康省人民政府成立后驻地雅安县),主席廖志高。

川东、川南、川西、川北4个行政公署和西康省、重庆市,同属西南军政委员会领导下的省级国家行政机关。

1952年8月7日,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第17次会议决定,撤销川东、川西、川南、川北4个行署区,合并设立四川省。8月底,4个人民行政公署宣布撤销,1952年9月1日,四川省人民政府在成都正式成立。重庆仍为西南军政委员会直辖市,市人民政府为省级政权机构。

四川合省后,1952年,全省辖2个地级市(成都市、自贡市),16个专区,7个县级市,12个市辖区。

1954年6月19日,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第32次会议通过并公布《关于撤销大区一级行政机构和合并若干省、市建制的决定》。根据此《决定》,西南大区撤销,重庆市由西南军政委员会直辖市改为省辖市,1954年7月1日,重庆市正式并入四川省建制,由四川省人民政府领导。

1955年7月30日,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2次会议作出《撤销西康省,将西康省所属行政区域划归四川省的决定》。1955年10月1日,西康省正式并入四川省。

1952年9月1日,四川省人民政府在成都成立,到1955年1月结束。

1955年1月14日至18日召开的四川省第一届人民代表大会第2次会议,选举产生四川省人民委员会。四川省人民委员会既是地方国家行政机关,又是省人民代表大会闭幕期间的常务机构。四川省人民委员会从1955年1月成立,到1967年5月结束。

1955年1月四川省人民委员会成立时,四川省辖3个地级市(重庆市、成都市、自贡市),温江、绵阳、遂宁、江津、内江、宜宾、泸州、乐山、涪陵、万县、南充、达县12个专区,1个藏族自治区(1955年12月改称阿坝藏族自治州)。

1955年10月西康省撤销后,其所属西昌、雅安专区和甘孜藏族自治州、凉山彝族自治州划归四川省。

1958年10月,撤销遂宁专区。

1960年7月,撤销泸州专区。

1965年4月,设立渡口市(1965年2月5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决定成立攀枝花特区人民委员会,实行政企合一。4月22日,国务院批准四川省人民委员会的请示,同意攀枝花特区对外改称渡口市)。

到1965年,四川省辖4个地级市(重庆市、成都市、自贡市、渡口市),12个专区,3个自治州,5个县级市,17个市辖区,181个县,3个自制县。

“文化大革命”开始后的1967年5月7日,中共中央决定成立四川省革命委员会筹备领导小组,四川省人民委员会逐步停止行使职权。1968年5月28日,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中央文革作出《关于同意成立四川省革命委员会的批示》,四川省革命委员会正式成立。四川省革命委员会前后分为2个时段:1968年5月至1977年12月,为“文革”中的四川省革命委员会;“文革”结束后,1977年12月,四川省第五届人民代表大会第1次会议选举产生新一届革命委员会,到1979年12月结束。

1976年1月,潼南县由绵阳地区划归江津地区(1981年,江津地区改名永川地区,潼南县隶属永川地区;1983年4月,永川地区并入重庆市,潼南县亦隶属重庆市;1997年,潼南县隶属重庆直辖市)。

1979年7月1日,五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作出《关于修改宪法若干规定的决议》,决定将地方各级革命委员会改为地方各级人民政府。1979年12月15日,经中央批准,四川省人民政府成立。

1996年,四川省有省辖市14个,地区6个,民族自治州3个,县级行政区221个(其中民族自治县8个),面积57万平方公里,人口1.12亿人(1995年底统计数)。

1997年重庆直辖前四川政区图

1997年3月14日,八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批准设立重庆直辖市,撤销原重庆市。重庆直辖市辖原重庆市、万县市、涪陵市和黔江地区,共43个区市县,面积8.24万平方公里,人口3002万人。1997年6月18日,重庆直辖市政府机构正式挂牌。

四川省标准地图-交通版(四川省测绘地理信息局 2017年9月制)

2018年,四川省辖21个市(州)、183个县(市、区),土地面积48.5万平方公里,人口9159万人(2016年底统计数)。

参考资料

1.《当代四川简史》,当代中国出版社1997年第1版;

2.《四川省志·政务志》,方志出版社2000年第1版。

来源: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历史沿革

【“四川”名称由来】 据文献考察,“四川”得名,最早见于宋代。宋初先是在四川地域设西川路、峡西路(路为省级行政区),后将二路合并分为四路,有益州路(后改名成都府路,治成都)、梓州路(治三台)、利州路(治汉中)、夔州路(治奉节),合称“川峡四路”,又总称“四川路”。这是“四川”一名用于行政区划代称的开始。

“四川”作为省名,则始于元代。元代中央行政机构称“中书省”,各地方的省一级行政机构称“行中书省”,意为执行中书省的行政命令,简称“行省”或直接称为“省”。元代至元十八年(1281)正式建置“四川等处行中书省”,简称“四川行省”,再简称为“四川省”,省治成都。这是“四川”省名得名之始。此后,元、明、清诸朝,中华民国均沿用此称呼,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也采用了这个称谓。这样,“四川”一名作为省名一直保留下来,至今已有1000多年历史。

关于“四川”的涵义,历来有种说法,认为“四川”一名指4条水名,这有一定道理。早在《尚书·禹贡》中就有“江沱潛汉”的说法,说明远古时代今四川地域的先民就有4条水的概念。《新唐书·地理志六》载剑南道“其大川:江、涪、雒、西汉”,这里列举出的4条“大川”指岷江、涪江、沱江、嘉陵江(西汉水)。民国《四川新地志》说,四川境内有“雅砻江、岷江、沱江、嘉陵江、黔江”5条江。“四川”究竟指哪4条,一直众说纷纭,除了岷江、沱江、嘉陵江3条水为共识外,另一江有黔江、雅砻江、涪江、金沙江种种说法。因此,“四川”之名虽与4条江有一定联系,但作为行政区划的名称与4条江是无关的。“四川”除作为行政区划的称呼外,同时也是文化地域、经济管理区域的称呼。总之,“四川”一名有政治、经济、文化、地理多个方面的历史渊源。

【1949年以前四川省级行政建制】 历史上的大一统时期,四川都是以省级行政建制而存在。在先秦,四川属于中国古九州中的梁州。第一个大一统的封建王朝秦朝建立后,在四川区域内设置省级行政建制巴郡、蜀郡。战国初,公元前316年,秦灭巴国、蜀国,当即置巴郡,郡治江州县(今重庆市江北区),大致为原巴国范围,即今重庆市和四川省部分区域。两年后,置蜀郡,治所在成都,包括成都平原、川中丘陵地区、汉中盆地,大致为古蜀国范围。第三任蜀守李冰修建了都江堰水利工程。在秦朝,巴蜀通过移民、修建水利等措施,迎来经济文化发展的一大高峰。秦二世而亡,公元前206年,汉王朝建立,巴蜀地区被纳入汉王朝的管辖之下。境内省级行政建制开始仍为巴郡、蜀郡,后来在郡之上设立州(部)。汉高祖六年(前201年),析巴郡、蜀郡各一部,另置一新郡,名广汉。元封五年(前106年),武帝又在全国设13个州(部)刺史,每秋督巡郡国。武帝在巴蜀故地设立益州,益州辖巴、蜀、广汉、犍为、牂柯、越嶲、沈黎、汶山、汉中、武都等郡,相当于广义的“蜀”地,也正好是秦汉间的巴蜀及“西南夷”地区。此后,益州这一建制为两汉一直沿用。益州初治广汉郡雒县,东汉后期徙治成都,这对西南地区以后的历史,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

公元581年,隋朝建立。此时,四川的省级行政建制仍称益州。公元618年,李渊在长安称帝,建立唐朝,在四川置益州总管府,对四川实行军事管制。唐太宗李世民继位后,相继撤销设在嘉陵江以东的都督府,仅保留嘉陵江以西的剑南道,改益州为剑南道。因位于剑门关以南,故名。剑南道虽然仍置大都督府,但都督一直由亲王遥领,军政大权归由都督府长史执掌。剑南道治所位于成都府,唐玄宗开元年间置剑南节度使取代长史为行政长官。安史之乱后,乾元元年(758),分为剑南西川节度使和剑南东川节度使。

宋朝一级行政区划起初沿唐制称“道”,后改“道”为“路”。宋初,四川地域内有西川路、峡西路两路。北宋咸平四年(1011)分为益州、梓州、利州、夔州四路。此时,四川地域内就有了4个省级行政建制,合称为“川峡四路”,又称为“四川路”。益州路:治所益州(成都市),含今四川省成都市、雅安市、德阳市和绵阳市的安州区、北川县、江油市等地。梓州路:治所梓州(四川三台),含今四川省绵阳市的三台县、盐亭县,遂宁市,内江市,自贡市,宜宾市,南充市,广安市,泸州市,达州市的渠县、大竹县,重庆市部分地区和贵州省的部分区域。利州路:治所兴元府(陕西汉中),含今四川省绵阳市梓潼县、平武县,巴中市,广元市和陕西的汉中市等区域。夔州路:治所夔州(今重庆市奉节县)。南宋基本沿用此建制。

元代至元十八年(1281)正式建置“四川等处行中书省”,简称“四川行省”或“四川省”,省治成都,“丞相”或“平章政事”为行政长官。“省”正式成为国家一级行政区划设制称呼,并为后世沿用。“路”变为二级行政建制。元代四川省境域范围较大,辖境包括今四川中东部、重庆大部、甘肃南部、陕西南部等。1368年,朱元璋建立明朝,暂时保留元代行省格局的同时大幅度调整辖区。四川辖区北至广元,与陕西为界;东至巫山,与湖广为界;南至乌撒、东川,与贵州、云南为界;西至威、茂。这一辖境对今天四川省辖境的形成,产生了重大影响。洪武九年(1376),四川行省改置四川承宣布政使司,正式公文不出现元朝“行省”字样,但习惯上仍称“四川省”。布政使司衙门驻成都府。四川布政使司设左、右承宣布政使各1人,为最高行政长官。1644年,明亡,清军进占北京,清延明制,基本保留了明朝“四川省”的建制。顺治四年(1647),设四川总督管辖四川。四川是清朝极少数单独设有总督一职的省份之一,其间或有与其他省合称川湖总督、川陕总督,但始终保持总督设制。康熙初年(1662),改明朝的两京十三布政使司为十八个行省,四川为四川省。康熙四年(1665),设在保宁(四川阆中)的四川军政机构全部迁入成都,开始对四川的正常管辖,省治成都府。

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四川军政府成立。1912年,清朝灭亡,四川军政府改组为中华民国四川都督府,省治成都。民国二年(1913)袁世凯实行“军民分治”,将四川省分置为川西道、上川南道、下川南道、川北道、川东道、边东道、边西道,后改盆地5道名为西川道、建昌道、永宁道、嘉陵道、东川道。民国三年(1914),裁去边东、边西两道,划康定县以西30个县为川边特别区域(包括金沙江以西的昌都地区),受四川省节制。民国七年(1918),由于军阀混战,四川实行防区制。民国十七年(1928)9月,成都市政公所改建为成都市政府,为四川省会。民国二十四年(1935)2月,撤销防区制,川政统一,四川划分为18个行政督察区及西康行政督察区(原川边特别区)。民国二十八年(1939),将原西康行政督察区和四川所属第十七、十八行政督察区合并,设立西康省,实行川、康分治。民国二十八年(1939),迁都至重庆的国民政府颁令,将重庆由二级乙等四川省辖市升格为甲等中央院辖市,析出四川省。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四川行政建制】 1949年6月,中共中央决定在即将解放的四川地域内分设川东行署区(驻重庆黄桷垭,后迁北碚)、川南行署区(驻泸州)、川西行署区(驻成都)、川北行署区(驻南充)4个省级行署区以及西康省(驻雅安)、中央直辖的重庆市。随后分别组建各区、省、市党委,由7月成立的中共中央西南局统一领导;建立四区一省一市政府机构,由1950年2月正式成立的西南军政委员会统一领导。从1949年11月30日中共重庆市委正式成立起,经过短短两个月左右时间,四区一省一市党组织、政权机构均迅速建立。各地通过召开各界人民代表会议发挥了新生人民民主政权的作用。在少数民族地区,民族自治政权也相继建立。4个行署和西康省共辖21个专区、6个市、191个县。1952年9月,中央决定撤销西南军政委员会和4个行署区,恢复四川省建制,成立四川省人民政府,并将重庆由中央直辖市改为四川省辖市。1954年2月,中共中央西南局撤销。1955年1月,四川省人民政府更名为“四川省人民委员会”;10月,西康省撤销,金沙江以东各县并入四川省,以西的昌都地区划归西藏自治区。

1968年6月,四川省人民委员会改为“四川省革命委员会”,专区改称“地区”。

改革开放后,四川下属行政区划作了较大调整。1978年5月,四川省革命委员会改为“四川省人民政府”。1983年底,又对县以上的行政区划作了一次较大调整。1993年,成立广安地区、巴中地区;撤销南充地区,设立南充市(地级);达县地区更名为达川地区;至1993年底,四川省共有23个地级行政区、219个县级行政区。

1996年,撤销宜宾地区,设立宜宾市(地级)。1997年3月14日,八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批准设立重庆直辖市;川渝分治后,四川省的市级行政区19个、县(市、区)179个,数量仍为全国第一。1997年,设立眉山地区。1998年,设立资阳地区;撤销广安地区,设立广安市(地级);撤销达川地区,设立达州市(地级)。2000年7月,撤销眉山地区,设立眉山市(地级);撤销雅安地区,设立雅安市(地级);撤销巴中地区,设立巴中市(地级);撤销资阳地区,设立资阳市(地级)。

2019-2021年,四川对全省乡镇行政区划和村级建制作了大幅度的调整改革。全省乡镇(街道)从4610个减至3101个,减少1509个、减幅32.7%;建制村从45447个减至26369个,减少19078个、减幅41.98%,社区及村民小组也进行了相应调整。这个调整改变了四川乡镇(街道)数量居全国第一,且远高于全国第二的状况,重塑了乡村经济和治理格局。至此,四川省现有各级行政区划形成,全省共有21个地级行政区、183个县级行政区、3101个乡级行政区。

(李海毅 省社科院)

(来源:《四川年鉴(2022)》,更新时间2023年6月)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