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交通大学是教育部直属,教育部、交通运输部、北京市人民政府和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共建的全国重点大学,“211工程”“985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项目建设高校和具有研究生院的全国首批博士、硕士学位授予高校。学校牵头的“2011计划”“轨道交通安全协同创新中心”是国家首批14个认定的协同创新中心之一。2017年,学校正式进入国家“双一流”建设行列,将围绕优势特色学科,重点构建“智慧交通”世界一流学科领域。
北京交通大学作为交通大学的三个源头之一,历史渊源可追溯到1896年,前身是清政府创办的北京铁路管理传习所,是中国第一所专门培养管理人才的高等学校,是中国近代铁路管理、电信教育的发祥地。1917年改组为北京铁路管理学校和北京邮电学校,1921年与上海工业专门学校、唐山工业专门学校合并组建交通大学。1923年交通大学改组后,北京学校更名为北京交通大学。1950年学校定名北方交通大学,毛泽东主席题写校名,著名桥梁专家茅以升任校长。1952年,北方交通大学撤销,学校改称北京铁道学院。1970年恢复“北方交通大学”校名。2000年与北京电力高等专科学校合并,由铁道部划转教育部直属管理。2003年恢复使用“北京交通大学”校名。学校曾培养出中国第一个无线电台创建人刘瀚、中国第一本铁路运输专著作者金士宣、中国铁路运输经济学科的开创者许靖、中国最早的四大会计师之一杨汝梅,以及中国现代作家、文学评论家、文学史家郑振铎等一大批蜚声中外的杰出人才。中国第一台大马力蒸汽机设计者应尚才,“东京审判”担任首席检察官的向哲浚,中国著名的经济学家、人口学家马寅初等都曾在学校任教。
北京交通大学与唐山有着悠久历史渊源。一百多年前,北京交通大学的前身——铁路管理传习所和唐山铁路学堂,同为交通大学的三个源头之一。新中国成立之初,新组建的北方交通大学下辖北京铁道学院和唐山工学院,为新中国的铁路建设输送了大批人才。中国现代桥梁之父茅以升先生,曾经既是北京交通大学的校长,也是唐山交大校长。
北京交通大学唐山研究院(以下简称“研究院”)成立于2019年,是北京交通大学与河北省唐山市人民政府合作共建的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事业单位性质的新型教育科研机构,位于唐山市中心城区,占地372亩,总建筑面积约20万平方米。改造工程完工后,拥有教学楼和实验楼15栋、学生公寓楼10栋、学生餐厅、办公楼、图书馆、礼堂、体育馆等36栋单体建筑,整体景观大幅提升,院区面貌焕然一新,已形成完备的教学科研条件,具有4000个床位和年接待10000人次的后勤保障能力。
根据唐山市企业转型和产业升级需求,按照北京交通大学的战略部署,整合在20个省部级以上科技创新平台(重点实验室)上的70余个实验室将落地唐山,涉及北京交通大学本部11个学院,涵盖轨道交通、智慧城市、节能环保、大数据与信息技术等多个学科领域。目前已有54个实验室(科研团队)进驻我院,其中45个在唐山正常运转。
研究院积极争取资源、搭建创新服务平台,做好科研项目申报、省市级实验室认定服务工作:研究院先后获批河北省新型研发机构、河北省共建科技平台示范基地、河北省科普教育基地;获批河北省重大科技成果转化专项2个、自然基金项目17个、中央引导地方项目4个,5个创新团队入选河北省首批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科技特派团,入选河北省检验机构服务经济优秀案例;获批唐山市科技计划项目5个,唐山市锂电池系统检测与评估技术创新中心、唐山大数据安全与智能计算等唐山市级平台2个;立项唐山市智慧交通应用场景项目;获得唐山市“企业诊所”、唐山市全民数字素养与技能培训基地、唐山市“青年人才培养基地”等称号。
在产学研合作方面,研究院坚持服务地方经济,秉持使命担当,保持与唐山市各级政府部门的密切沟通,并与唐山市丰润区政府、芦台经济开发区、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中国汽车流通协会、中车唐山公司、唐山市钢铁工业协会、唐山银行、百川科技、智慧互通科技、奇安信科技、北方磁浮交通工程研究院、唐山启奥科技、唐山人才集团等30余家企事业单位签署合作协议,并开展具体项目合作,推动产学研一体化向纵深发展,谋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