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菜单
首页 >  古画中游出的绝美中国传统金鱼丹凤龙睛文凤凤高  > 金鱼 修炼千年的“人造美鱼”

金鱼 修炼千年的“人造美鱼”

林木

在颐和园的长廊彩绘中、皖南民居的砖雕石刻上、苏州园林的屏风窗格里,到处可见金鱼的形象。金鱼,作为传统的观赏鱼,从帝王将相的深宅大院到寻常百姓家,经历了千年之久,至今仍保持着长盛不衰的生命力。

1、“亲子鉴定”坐实源于鲫鱼

无论在动物界还是植物界,几乎没有什么生物能像金鱼一样,一边进化一边“整容”。在过去的几个世纪里,金鱼按照人类的偏好,从灰头土脸的鲫鱼逐渐被“人造”成色彩斑斓、造型夸张的观赏鱼类。

没错,金鱼的祖先就是鲫鱼,这可能让人难以置信。也有人会误认为金鱼的祖先是鲤鱼,毕竟鲜艳讨喜的锦鲤在色彩上更为接近。但事实上,金鱼确实与餐桌上最常见的鲫鱼同出一门。

鲫鱼是鲤科鱼的重要种类,广泛分布于东亚淡水水域,其适应性和抗病力都很强,在其他养殖鱼不能忍受的不良环境中也能生长繁殖。野生鲫鱼为银灰色的,由于各种原因导致基因突变,体内黑色素体消失或改变,鱼的颜色就变成了红色或金色。金鱼又称金鲫鱼、赤鳞鱼、朱衣鲋、赤鲋、赤背鲫等,是由野生变异鲫鱼经历长期自然突变与人工选择、杂交等因素演化而来的,其形态优美,色彩绚丽,品种繁多,有草金、文种、蛋种、龙金、龙背等5大类,有着丰富的变异性状,是世界著名的三大观赏鱼类之一。

鲫鱼的这种变异虽比较罕见,但我国很早就有观察记录。战国时期的《山海经》中提到,“雎水出焉,东南流注于江,其中多丹粟,多文鱼”。“文”代表色彩和花纹,“文鱼”就是颜色发生变异(推测是红色或金色)的鲫鱼,这是鲫鱼变异的早期模糊记载。

南北朝时期的文学家任昉编撰的《述异记》中,有一则金鱼神的故事,“云周平二年,十旬不雨,遣祭天神,金鱼跃出而雨降。”这是文献中对金鱼一词最早的记载。

现代科学从实验中也证明,金鱼的祖先来自野生鲫鱼。当然,我们现在所见的各类品种丰富、外形各异、色彩斑斓的金鱼最初是不存在的,它们都是从野生鲫鱼经过了半家化、池养家化、盆养阶段,又经过有意识的人工选育而形成的。这段长达2000多年的“脱胎换骨史”,是早在1928年至1934年间,我国金鱼研究学者陈桢结合古籍和试验考证出来的。

后来,科学家也从金鱼杂交实验中发现,任何一种金鱼都可以与野生鲫鱼杂交产生后代,这首次证明了金鱼与鲫鱼之间不存在生殖隔离,亲缘关系极为密切。日本生物学家石原等用实验证明,鲫鱼和金鱼的血清沉淀反应是一样的,各器官结构基本相同,染色体组型的数量相同,胚胎发育也一样,所以即使金鱼和鲫鱼看上去迥异,但学名都是“Carassius auratus”(鲫鱼)。

去年11月,国际学术权威期刊《美国科学院院报》在线发表的一项研究成果,揭开了金鱼演化的神秘面纱。该成果由福建相关高校学者历时3年协作完成,首次从基因组学上验证并丰富了陈桢教授关于金鱼演化的理论,深入探讨了金鱼的起源、演化、驯化和人工选择。金鱼从鲫鱼演化而来,多年来一直是人们的经验之谈,此次科研人员以基因组学技术解析了高质量基因组图谱,通过“亲子鉴定”为“金鱼起源于鲫鱼”之说提供了科学依据。科研人员通过中国金鱼各产区各品种规模化测序研究发现,金鱼与鲫鱼的亲缘关系高于同一科目的鲤鱼。

2、从皇宫游进百姓家

那么,2000多年来金鱼是如何被驯化的呢?

应了“楚王好细腰,宫中多饿死”的诗句,金鱼在漫长的驯化史中,始终没有离开历代皇帝的宠爱,甚至可以说皇权对金鱼的发展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唐代,随着宗教的盛行,唐肃宗在全国设立了81所放生池,专门供信徒放生被捕获的鱼鳖鳞甲,颜色罕见被视为祥瑞之物的金鲫自然也在其中,此举使其脱离了天然水域。这种大规模的人工干预,可以说是金鱼发展史上“半家化”的开端,使得在野生环境中生存的红色或金色鲫鱼有了舒适的繁衍条件。《梁高僧传》中写道,庐山西林院有个秀池,里面有赤鲋(红鲫),秀池以赤鲋闻名。到了北宋时期,金鲫被放生的记载更加丰富。诗人梅尧臣在《金鱼诗》中写道:“谁得陶朱术,修治一水宽,皇恩浃鱼鳖,不复取垂竿。”可见当时池内鱼鳖得到了很好的保护,不允许人们去捕捉。也许,放生池中的鱼会得到投喂,但仍生存在野外环境,并未完全家化,此时它们除了颜色变异外,体型、食性等仍与野生鲫鱼相同。

金鱼完全的池养时代始于南宋。北宋灭亡后,康王赵构建都临安(今杭州),不想着去收复失土,反而大兴土木,并修建了不少金鱼池。他在宫内凿池蓄水,搜罗天下金鲫赏玩,并设立了专门养鱼的职位,直到退位时仍痴迷于养金鱼。赵构开设了在皇宫内设金鱼池的先河,名扬天下的宫廷金鱼自此萌芽。从那之后,为了揣摩圣意和附庸风雅,很多王公贵族纷纷在家中建造鱼池豢养金鲫鱼,还衍生了一批职业养鱼人,被称为“鱼儿活”。他们掌握池塘饲养繁殖金鲫鱼的技术,知道用污水中的小红虫来喂养等,这些都使得金鲫鱼更为广泛地流传。金鱼饲养在南宋时进入家化时代,较之以前,统治阶级的这种造池养鱼行为,加入了人类的偏好,对金鲫鱼所产后代中颜色罕见、长相奇特的更为追捧,在不知不觉中进行了人工选择,进一步丰富了金鱼品种,出现红白相间、玳瑁色等。

就算到了元朝,玩赏金鲫鱼的风气仍盛。元将伯颜还曾特地遣人将临安宋宫中的金鲫鱼连同池水一起运到大都(今北京),金鲫鱼又成为元朝宫廷的爱宠。

明朝之后,金鲫鱼的驯化过渡到家家可养的盆养时代,不再是上层阶级才有的豪华配置。明人郎瑛的文言笔记小说《七修类稿》中写道,“火鱼”来自临安,是从嘉靖戊申年(1548年)就有的一种金色鲫鱼。就是因为其颜色像火一样,所以被称为“火鱼”。“人无有不好,家无有不蓄”,说明养“火鱼”已成为当时的风尚。人们“竞色射利,交相争尚”,相互比较鱼成了一种生活情趣,有的人甚至用十多个缸来养鱼。

史料记载,明神宗万历皇帝朱翊钧就是金鱼鉴赏家,他对国事不感兴趣,在位的四十多年很少临朝理政,却对养鱼情有独钟,甚至用玉盆养金鱼。每年中秋节,大量名贵的金鱼进入宫廷,他还在宫中举行鱼儿的“选美”大赛,在神宗的带动下,民间养金鱼成风。1596年张丑所著《朱砂鱼谱》是我国历史上首部金鱼专著,书中对鉴赏金鱼做了大量叙述。

当时的官窑还烧制了许多精致的缸、盆,供宫中养鱼使用。清朝晚期的《竹叶亭杂记》中写道:“……鱼缸总须明官窑,虽破百片亦可锯补,瓦亦用明官窑瓦。”由此可见,明官窑鱼盆做工讲究,已成为传世珍品,故宫博物院就收藏了不少。

盆养金鱼,更有利于人们细观鱼的形态特征,满足人们对金鱼相互品评的乐趣。出于猎奇,人们偏爱变异后数量少而珍贵的鱼,所以其变异因子也被保留的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