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菜单
首页 >  十载帮扶寄深情三代接力共筑梦  > 【三十载援藏情深 携手共筑高原梦】真情付出 开启医疗帮扶新篇章(山东青岛援藏30年

【三十载援藏情深 携手共筑高原梦】真情付出 开启医疗帮扶新篇章(山东青岛援藏30年

8月12日,山东青岛援藏总投资9453万元建设的桑珠孜区中心医院改扩建项目开工奠基,标志着医院进入新的发展阶段。该项目将新建综合楼、能源中心,改建制氧机房、污水处理系统等,总建筑面积约1.39万平方米,是桑珠孜区中心医院现有建设的延伸和完善,也是青岛援藏30年来单体投资最大的项目。项目建成投入使用后可实现医院占地面积、建筑面积、床位数的三项翻番,将提高医院医疗条件、公共卫生突发应急处理能力、治疗水平和科研能力,预计年门急诊量可突破12万人次,业务收入突破5千万元,进一步满足全市乃至周边区县各族人民群众的医疗卫生水平和就诊需求,为推动区域医疗水平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力。

桑珠孜区中心医院现状及改扩建后效果图。

始建于1962年的桑珠孜区中心医院,原先只是一所小型县级卫生院,前身为位于江洛康萨路的日喀则县卫生院,1986年开始称为日喀则市妇幼保健院,1996年更名为日喀则市人民医院,1999年搬迁至珠峰路8号,2014年改名为桑珠孜区人民医院,2015年5月搬迁至黑龙江南路新院区,2022年改名为桑珠孜区中心医院,历经几代人的艰苦创业,并于2015年搬到现址,目前已发展成为西藏自治区县级医院中规模较大、技术力量较强、设施较为齐全的县级综合性中心医院。由于现有编制人员和医院床位数量严重不足,仍然无法满足广大人民群众医疗卫生服务需求,严重制约了桑珠孜区卫生事业的健康发展。因此,青岛援藏今年在桑珠孜区开展了医院改扩建项目、村级卫生室建设及改造提升项目及区域医疗信息化能力提升项目。就是这所桑珠孜区中心医院,与30年山东青岛援藏历史有着密不可分的渊源。

时隔28年,在原县级日喀则市人民医院和现桑珠孜区中心医院手术室里的毕燕琳,医疗条件已经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张岩 王建亮 摄

 “我们迎着夕阳进入日喀则,虽然已是晚上8点,但夕阳仍喷射出博大的胸怀,吸纳着我梦一般地回到了阔别27年的地方。再次来到了这梦里见到多次的雪域高原之城——日喀则,除了那从回忆中复苏的高反、蓝天白云、苍茫的山脉、以及桑珠孜区中心医院几个当年老同事的面孔,整个日喀则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27年了,这里已经完全变成了一座真正的城市,曾经熟悉的旧街道所剩无几。”

2023年9月和2024年6月,当青岛市市立医院东院麻醉手术科主任毕燕琳时隔近30年后两次回到桑珠孜,这里已不是她当年援藏时印象中的那座城市了。对口支援西藏30年的长河,足以将一座老城冲刷成新城,冲积出一片崭新的绿洲。

1996年,毕燕琳在原县级日喀则市人民医院培训当地医务人员。

28年前的1996年10月,毕燕琳与青岛第八人民医院神经外科初源洪、青岛第五人民医院妇产科孙志敏三人作为青岛援藏第一批医疗队员,来到雪域高原支援县级日喀则市人民医院(位于江洛康萨路的老院区)。这所医院当时是一个以妇幼保健为主的小型综合医院,刚和地区妇保院分家不久,条件十分简陋,病房仅有9张床位,医院整体环境也比较差。“来到医院后,在健全医院各项规章制度的同时,我们三人分别带领各科室同志进行了门诊、病房及手术室的硬件建设。记得当时土登院长打开医院的仓库,里面堆积着各种援助的手术器械、医院门诊和病房的设备,杂乱无章。我们顶着还很严重的高原反应,蹲在仓库里清理了3天,一把剪刀、一把血管钳地分别整理出来了必备的手术器械包,安装好青岛援助的麻醉机、手术床、无影灯等设备,用半个月的时间内分别建立起较正规的门诊清创室、换药室,并可以进行外科、妇产科等中小手术的手术室,以及具备抢救台、抢救包、新生儿抢救药品的产房,基本上满足了工作需要。”毕燕琳回忆说。

为了能真正提高医院的业务水平,留下一支“永不走的医疗队”,毕燕琳三人分别带徒弟上岗,在工作中言传身教,只要医院需要,不分白天黑夜随叫随到,一年中成功完成外科、妇产科手术十多例,填补了原日喀则市医院从未做过手术的空白。妇产科病房一年共接生新生儿200余名,其中高危产妇19例,难产抢救30余例,产后失血性休克11例,产后感染抢救8例,新生儿成活率及手术成功率均达到100%,病房床位周转率由过去的44%提高到150%,在许多特殊临床病例处理的锻炼下,几位徒弟的临床实践水平都得到了提高。

 “在做好医院工作的同时,根据原日喀则市医院负责下属十个乡卫生院工作的特点,我们在进藏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内走遍了十个乡,巡回医疗达七百人次,‘青岛援藏医疗队’的旗帜第一次飘扬在桑珠孜的田间村头。”一年里,毕燕琳三人利用农忙季节下乡巡回医疗,送医送药到田间地头。他们深入到农牧区后深深体会到了这里医疗资源的匮乏,经常寻医问诊的农牧民队伍排到好几百米之外,太阳快落山了还有很多农牧民不肯离开,有一次甚至下乡3天就发完了原先准备1周的药品,不得已毕燕琳搭乘了一辆拖拉机颠簸在搓板路上4个小时才回到医院。在这里,青岛援藏医疗队们更加了解了当时西藏农牧区医疗卫生状况,亲眼看见了农牧民们缺医少药的情景,虽然居住、饮食的不习惯和海拔进一步升高给医疗队员们的身体和生活带来了很多不适和不便,有时甚至是带病坚持,但当看到问诊的藏族同胞乞求的目光,看到得到治疗后藏族同胞感激的眼神,所有的不适都抛在脑后,心中想的只是再多看一个病人。

1996年,毕燕琳走过青稞田下乡巡诊。

时隔近30年之后,毕燕琳作为麻醉专家随青岛市市立医院“高原疾病”救治项目在一年内两次奔赴西藏,在桑珠孜区中心医院完成47台骨关节置换手术,让藏族同胞圆了“大步走”的梦想,她再次看到了藏族同胞眼中与30年前同样的感激的目光,这让她心中一直涌现着4个字:援藏无悔!

1996年,毕燕琳下乡义诊。

与毕燕琳同样有着二次进藏进行医疗援助经历的,还有青岛市卫健委党组成员、副主任邢晓博。2005年5月,邢晓博作为青岛援藏技术干部把医疗技术与医学温度,从黄海之滨带到了雪域高原;2022年8月,时隔十八年后,邢晓博率青岛援藏抗疫医疗队再次奔赴“第二故乡”,这一次他则是与其他32名抗疫医疗队员一起,与疫魔竞速,全力护佑藏族同胞的生命与健康。

即便已经进入21世纪,当时的原日喀则市人民医院(已搬迁到珠峰路8号院区,开放病床59张)仍然基础设施简陋、医疗人才短缺、临床技术落后,连B超等常规检查项目也无法开展,心电图的诊断准确性也无法保障。尽管强烈的高原反应导致身体强烈不适,邢晓博依然克服各种困难,迅速开展医疗援藏工作。在救治了一名患有“肝包虫病”的藏族同胞后,患者和家属那善良淳朴而充满感激的笑脸给邢晓博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只见她一只手伸出大拇指,口中反复说着“安吉拉”(藏语“医生”),一只手拉着邢晓博的手反复说着“突吉切”(藏语“感谢”)。那一幕,让邢晓博毕生难忘。援藏那一年,邢晓博一方面感受到了藏族人民的热情与感激,另一方面也深刻感受到藏族同胞对高质量医疗技术的需求。18年后,邢晓博与日喀则再见的方式,竟是因为那场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

2022年8月-9月,邢晓博带领青岛援藏抗疫医疗队接管日喀则市黄码医院-桑珠孜区中心医院,全力投入到抗疫工作中。

2022年8月,新冠肺炎疫情突袭西藏。疫情发生后,青岛市委市政府收到桑珠孜区委区政府和青岛市第十批援藏人才组关于选派医护人员支援桑珠孜疫情防控的商请后高度重视,青岛市主要领导第一时间做出批示,邢晓博作为青岛市疫情防控指挥部疫情防治与专家组副组长,担任青岛援藏抗疫医疗队总指挥,率疫情防控医护人员共 33 人赴桑珠孜区支援抗疫工作。在44天的抗疫历程中,邢晓博率领青岛援藏抗疫医疗队在艰苦的条件下,克服了家庭、疾病、高原反应、语言障碍、生活习惯甚至自身安全等诸多困难和危险,把支持桑珠孜区疫情防控工作当成“自家的事”“分内的事”,下乡检测核酸、接管黄码医院、全力救治病人,以实际行动诠释援藏使命与担当,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贡献青岛援藏力量,圆满完成了疫情防控任务。这些真心的付出,再次换来了藏族同胞的真诚感激。

2022年8月22日,三轮车上的青岛大白——青岛市援藏抗疫医疗队乘坐三轮车在乡村采集核酸检测样本。

万里跋涉、“心”之所向。30年来,像毕燕琳、邢晓博这样跨越万里,到达桑珠孜区为藏族同胞生命健康服务的青岛医疗援藏医护人员,多达100余名。从1996年10月青岛市选派3名医生到原县级日喀则市人民医院开展支医工作开始,至2024年,先后有14名医疗卫生技术干部和人才干部支援医院建设;从2015年7月和2016年5月青岛市先后派出2批12名医疗专家组帮助原县级日喀则市人民医院开展“二级甲等医院”评审工作开始至2024年,先后有10批60名青岛“组团式”援藏医疗队医疗专家到达桑珠孜区开展医疗服务工作;2022年8月-9月,33名青岛援藏抗疫医疗队医护人员到达桑珠孜区开展疫情防控工作……

雪域高原、山路漫漫,从未影响山东青岛医疗援藏和青岛“白衣天使”前进的脚步和使命。

2001年,青岛市市立医院副院长、援藏医生李永春援藏时的边雄乡卫生院与2023年边雄乡标准化卫生院对比。

发展医疗卫生事业,提高人民群众健康水平,一直是青岛援藏工作的重点。30年间,青岛援藏工作始终把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作为切入点,将援藏资金和项目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