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菜单
首页 >  北华航天工业学院  > 力争更名,新“航空航天”大学来了

力争更名,新“航空航天”大学来了

时隔一年多,北华航天工业学院更名大学又有了新进展!

时间回到2022年3月,有网友在人民网领导留言板提出,建议将北华航天工业学院申请更名为北华航天工业大学或者北华航空航天大学。河北省教育厅回复:“十四五”期间,将继续支持北华航天工业学院提升办学实力,强化内涵建设,凝练办学特色,提高教学科研水平,争取早日达到“大学”设置标准,推动实现高质量发展。

11月16日,北华航天工业学院召开创建大学工作领导小组第一次会议。党委书记郝玉龙在讲话中指出,学校更名大学已纳入《河北省“十四五”高等学校设置规划》,学校决定2025年向教育部提交“更名大学”申请。

就在11月5日,投资30.3亿的北华航天工业学院固安校区建设工程开工,这一项目被纳入2023年河北省重点前期项目管理。固安校区的破土动工,标志着学校发展翻开崭新一页,在创建大学的征程中更进一步,也必将载入学校发展的历史史册。

从工作领导小组创建、推进创建大学工作实施方案编写,到学校基础设施等领域的建设获得重大突破,北华航天工业学院建设大学各项工作尤其是“补短板”方面取得了显著进展,更名大学的进程迈上快车道。

新“航空航天”大学,纷纷涌现

教育部公示,拟更名

今年以来,除了北华航天工业学院,多所航空航天院校抓住机遇,取得了跨越式的发展。

11月6日,教育部官网发布《关于拟同意设置本科高等学校的公示》,拟同意设置8所学校,其中包括新设江西飞行学院、滨州学院更名位山东航空学院。

“苦优质高等教育资源匮乏久矣”的江西,对江西飞行学院的设立高度重视。早在2019年12月,江西省就向教育部报送《关于申报设置江西飞行学院的函》,拟整合江西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和江西省吉安航空运动学校办学资源,申请设置江西飞行学院。今年1月,江西省又将设立江西飞行学院纳入了《江西省“十四五”时期高等学校设置规划》。如今学院获批成立,为进一步优化江西省高等学校布局,加快航空事业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与江西飞行学院同时出现在公示名单中的,还有滨州学院。作为一所航空高等教育特色办学优势突出的学校,2006年设置飞行技术专业,成为全国首家培养飞行员的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填补了山东省航空学科高等教育空白。

2022年4月,在山东省教育工作会议上,教育厅指出将按照教育部评审意见,编制实施《山东省高等学校设置“十四五”规划》,积极推进山东航空学院建设。去年年底,山东省教育厅、滨州市人民政府共建滨州学院,此次共建再次提到将推动学校在更名山东航空学院、硕士学位点多点布局等方面实现突破。此次更名,将助力滨州学院早日建成航空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应用型大学,跻身国内知名高水平航空大学行列。

图源:滨州学院官网

铆劲发力,推进筹建

“十四五”开局以来,“谋划组建航空航天大学和航空发动机学院”“支持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建设高水平大学”等部署频频见诸河南省各大规划和省领导重要讲话中,“十四五”期间河南发展航空科教的决心坚定足以显现。

作为河南自己的航空航天大学组建依托的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是河南唯一一所具有鲜明航空特色的全日制普通本科院校。目前,郑州航院已成立航空发动机学院,由刘大响院士任名誉院长和首席科学家。同时,9月以来,河南省副省长、省科技厅党组书记、省科学院执行院长等相关领导多次考察筹建工作,打牢学科基础、引进高端人才、提升办学条件……围绕“建设高水平航空航天大学”的发展目标和办强航空航天类工科的发展思路,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已迈出坚实的一步。

老牌名校,实力一流

在新“航空航天”大学拔节生长的同时,现有高校中,多所老牌“航空航天”大学同样不甘示弱,继续保持强劲的发展势头,坚持为国而生、与国同行,空天报国。

能上天,能入地,更有硬核版“我的导师上天了”的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建校70余年来,北航培养了89位院士、300余位工程型号总师总指挥以及25万余名各行各业优秀人才,国家重大工程的总师总指挥中均有北航校友。从“北京一号”、“北京五号”到“两弹一星”、C919、鲲鹏展翅、长征巡宇、神舟飞天北斗组网、嫦娥奔月、天问探火再到中国空间站的步步奇迹,这份荣耀的“成绩单”背后,北航托举着“航空强国”的中国梦和“人类共同梦想”,持续助力书写探索寰宇的奇迹!

因航空而生、伴航空而长、依航空而强的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具有与生俱来的航天梦想与使命担当。第一架无人驾驶大型靶机、第一架无人驾驶核试验取样机、第一架无人驾驶高原侦察机……七十年的建设与发展,南航显现出强劲的科技实力,创造出国航空科技史上的数个第一。在国防科技领域,南航参与了我国几乎所有航空重要型号的预研、技术攻关、试验研究,有多项技术在“嫦娥”系列等航天工程中得到了成功应用,为我国航空航天事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扎根辽沈、创业兴学的沈阳航空航天大学,涌现出一批以杨凤田院士为代表的学术泰斗和科研团队,培育出一批科技精英,向国家航空航天事业输送了大批的攻坚力量;2011年,学校在国内高校中率先进入新能源电动飞机研制领域,2015年自主研制锐翔首飞成功,填补国内空白,通航飞机谱系化发展在国际上奠定了先发优势,通航特色已经成为沈航一张亮眼的名片。

沈阳航空航天大学辽宁通用航空研究院自主研发的国内首款冰雪型双座电动飞机

诞生于国家航空工业起步之际、成长于国家航空工业发展之中、壮大于国家航空工业振兴之时的南昌航空大学,以第一单位荣获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实现历史性突破;近10年来,在服务航空、服务国防、服务装备保障等方面,学校承担的各级各类国防科研项目近200项,影响力稳步提升,彰显航空特色。

剑指星辰,逐梦九天,我国航空航天领域已铸就精彩的开篇,在实现航空航天浩瀚蓝图的漫长征途上,西安航空学院、中国民航大学、中国民用航空飞行学院、桂林航天工业学院等高校也牢记使命、弘扬空天报国精神,攻关“卡脖子”难题,为我国的航空航天事业培育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