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传文
1963年2月生于江西丰城;
现任吉林艺术学院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国家画院油画院创作研究员,中国油画学会理事,中国艺术研究院特邀艺术家,北京当代中国写意油画研究院学术委员。
《浮生·喷泉》138×122cm 2019年作
《浮生·夏之垂钓》65×80cm 2018年作
关于风景写生的随想
文/任传文
写生是画家在自然和生活中获取关于绘画艺术的观察方法和表现方法的最直接、最重要的良好途径。写生的方式方法其实有许多,当我的身边暂时没有绘画工具的时候我还是一样可以写生,这时我会用我的眼睛和心灵去捕捉自然的视觉之精灵。
《浮生·门》100×80cm 2019年作
的确,我们都是在对着眼前的物象来进行写生的,但从物象那里看到什么、画什么、怎么画,这里面的差异是很大的。看也是悟,究其根本是要明白自然在那里向我“这样一个”画家暗示着什么……我们固然要以深切的感情去对待自然,但那些构成画面的元素则必须是靠画家敏锐的眼睛和心智去筛选和提炼才会慢慢得来。
胸有成竹和照葫芦画瓢同样都是写生中的大忌,前者往往容易形成的是程式化和概念化的机械性重复,后者势必会由于被动地照抄自然而使得写生变得写而不生。
《浮生·瓷都的回忆》122×105cm×2 2016年作
《浮生旧梦》138×122cm 2019年作
写生同样也是画家获取表达方式和手段的重要途径,看到之后的做到、发现之后的实现对于画家来说就显得更有实际意义,独到的看法引发了与之相匹配的画法,这样便有了独到的语言来表现独到的感受。因而,写生会使我们不断发现语言、不断丰富表现,进而才能不断创造。我们多年来所讲的艺术品应该是“内容是形式的内容,形式是内容的形式”。
这个道理在写生的过程中极易得到渲化和彰显,看法和画法的吻合就如同灵魂和躯体的吻合一样,如此才谈得上艺术的鲜活和艺术的生命之所在。
《浮生·湖之物语》138×122cm 2019年作
写生是求实,更是求真。艺术创作的宝贵依托也是真,也只有真,才能幻化出撼人心魄的艺术作品,因而画家也只有本着真意,朴实而谦逊地面对自然和生活,去通过不同形式的写生而能常常做到自我修正和锤炼,将在自然之中体验和感悟的种种视觉和心性之真,明明白白地迹化做笔下的艺术之真。
《浮生·鱼水》138×122cm 2019年作
我喜欢画风景,更喜欢看风景,每当一个人在“风景”中凝想,听流水风声,看四季幻化,体悟着天地之间静静流逝的光阴里所蕴涵的生命意味,那一刻仿佛自己是活在一个真实的梦境里……也许正因为如此吧,每次当我坐下来面对画布的时候,眼里看着天下的风景,心中总是会涌动着一种莫名忧伤和幸福之情。
《浮生·海的回忆》100×80cm 2019年作
要强调的是尽管风景画更注重品位与境界上的诗性和禅意,但如果画家不是在视觉的、造型的这样一个渠道来释放感觉和心性而盲目地去追求景色中的那种文学的诗境或者戏剧的情节性的话,那恐怕是要错过风景绘画的真谛了。
我常常觉得我们生活周遭的那些山石树木无不充满着生机和灵性,只要用灵魂去触及它们,我们就会发现那眼前的万物竟都是那样的自在和高贵。瑞士的阿米尔说“一片自然的风景是一个心灵的境界”。的确,我想让自己的心和手变得更灵敏些,使我能够把我所看到的风景,画得再准确、再贴切一些,我一直在做着这方面的努力。
《浮生·诗经之一》65×80cm 2018年作
《浮生·冬日》65×80cm 2018年作
《浮生·城北旧事》65×80cm 2018年作
《浮生-水塔》100x80cm 2020年作
《浮生-窗》100x80cm 2020年作
《浮生-渡》138x122cm 2019年作
《浮生-凝想》122x104cm 2018年作
《浮生-夏》120x120cm 2017年作
《浮生-秋阳》138x122cm 2015年作
《浮生-瓶》118x105cm 2015年作
《浮生-梦》 112x104cm 2015年
《浮生-慈爱》122x100cm 2011年作
《浮生·一线光辉》122x104cm 2008年作
《浮生·垂钓》19.5x27cm 2016年作
《哈尼开秧节》 200x130cm 2019年作
《浮生-凝想》 122x104cm 2018年作
《浮生-慈爱》 122x100cm 2011年作
《曙光》 160x100cm 2008年作
《记忆中的芦笛》 122x104cm 2008年作
《礼赞青花瓷》 165x145cm 2019年作
-END-
【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