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菜单
首页 >  全球胜任力视域下高中英语跨学科主题式融合教学实践  > 跨学科主题教学何以可能:价值意蕴、实践逻辑与开展路径―中国教育信息化网ICTEDU

跨学科主题教学何以可能:价值意蕴、实践逻辑与开展路径―中国教育信息化网ICTEDU

摘要:跨学科主题教学是培育核心素养、推动教学范式变革、提升课堂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跨学科主题教学的有效实施必须坚持学科立场这一实践起点,遵循在知识上观照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问题域,在能力上形塑以学科实践为导向的教与学,在情感上筑牢以师生互动为主轴的情感链,在价值上面向以五育融合为旨归的育人观的实践原则。为此,应在个体发展层面增强教师跨学科主题教学领导力、在技术支持层面拓展跨学科主题教学实践场域、在组织建设层面培育跨学科主题教学实践共同体,从而保障跨学科主题教学高质量开展。

关键词:跨学科;主题教学;核心素养;教学领导力;数字技术;实践原则

中图分类号:G51

文献标识码:A

作者简介:杨新宇,华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博士研究生(广州,510631)

当前, 为回应教育中对复杂情境、问题解决与深度学习的时代诉求, 重视培育学生的跨学科素养成为世界各国教育追求的共同价值旨趣。2014年,教育部在《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 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中提出:“充分发挥学科间综合育人功能,开展跨学科主题教育教学活动”的改革举措[1]。《义务教育课程方案(2022年版)》中更明确规定在各学科中以不低于10%的刚性学时开展跨学科主题学习活动,以“加强学科间相互关联,带动课程综合化实施,强化实践性要求”[2]。在此背景下, 跨学科主题教学研究符合我国国情和国际教育发展趋势。跨越学科鸿沟的好处自不待言,但长期以来的分科体系使教师的教学活动囿于单一学科之内,跨学科、整合式的教学方式在实施过程中存在很大挑战[3]。因此,如何有效开展跨学科主题教学成为学校课程教学改革的热点和难点问题,如何通过跨学科教学理念和机制的创新提高教师跨学科主题教学能力,成为迫切需要探讨的实践命题。通过梳理文献发现,已有相关研究多集中于对跨学科主题教学概念辨析、 价值向度和实践困境的经验性讨论, 或是针对 STEM 领域的跨学科整合教学设计研究, 亦或就某一具体学科探讨跨学科主题教学的实践案例, 但鲜有研究关注到指向跨学科主题教学活动过程的实践逻辑,而这是能够帮助解决跨学科主题教学实施难点的根本性问题。为此,本研究坚持以学科立场作为跨学科主题教学实践的逻辑起点,并借助布鲁姆教育目标分类学理论, 阐明跨学科主题教学活动的实践原则,以期为广大教师开展跨学科主题教学提供可遵循的实践依据。

一、为何:跨学科主题教学的价值意蕴

跨学科主题教学是在新一轮课程改革中对核心素养导向下如何育人这一问题的时代回应,在促进学生素养发展、推动教学范式变革、助力基础教育强国建设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正确理解其实践意蕴有助于教师开展高质量的跨学科主题教学。

(一)强化知识联结与迁移,满足核心素养的育人需求

自“核心素养”这一概念被明确提出以来,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新课标中都将学科核心素养作为课程教学改革的风向标,倡导基于学生核心素养培育的教学方式转型。核心素养指向的综合性、实践性、创新性和未来性等特征,是学生适应终身学习型社会所必要的品格和关键能力[4],其培育过程在个体成长过程中外显化为理解知识的意义和应用场景,拓宽思维边界,在融会贯通的基础上提高问题解决能力,这与跨学科主题教学的设计目标基本一致。人类知识最初是以“混沌的整体”样态呈现而无学科边界之分,学科的出现一方面为知识的体系化、规模化传递提供了便利,另一方面也因知识的过度精细化、分散化使之陷入彼此孤立隔绝的境地[5]。跨学科主题教学的“跨”旨在超越学科间的藩篱、寻求多学科之间的联系,进而在教学实践中依据知识的关系性属性,以知识联结促进学生整体性思维生成,利用知识的情境性特征,以知识迁移促进学生综合性能力提升。因此,通过跨学科的方式引导学生从更广阔的视角介入主题中的问题域,触发不同学科知识之间的有效联动与交叉融合,促使学生在高阶思维层面思考问题的解决方式,这既是学生核心素养培育的内在要求,也是实施跨学科主题教学的价值所在。

(二)提升教师跨学科意识,推动教学范式的变革创新

教师作为跨学科主题教学的实施主体,其跨学科认知水平与实践能力直接影响跨学科主题教学的活动成效[6]。跨学科主题教学从某种程度上消解了“应试教育”的文化沉疴与“分科教学”的制度积弊,要求教师重新审视学生综合发展对整体性知识的需要,重新思考知识结构、学科观念和学科思维在多学科之间的“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