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时候的第一台电脑:17寸液晶显示器,奔四处理器,全新界面的Windows XP操作系统,标志性的大草垫子桌面。为了和学校的电脑保持风格一致,我还调成了经典主题,类似下图:(这真是一个暴露年龄的悲伤故事)
坐在自己的电脑面前,激动的心情溢于言表,快刀阔斧的把凡是不能直接双击打开的文件全都放入回收站,并清空了回收站。删完以后,看着干净的桌面和文件列表,人机合一的掌控感让我激动不已,像完成仪式一样的关闭窗口、关机、关显示器、关电源,期待着下一次的相遇。
第二天,打开电脑进不去操作系统,重启多次无效。一边着急一边少年老成的胡思乱想:人真是可笑,没有的时候想有,有了又要被东西奴役……
到校以后,邀请班里游戏打的最好的男生来修电脑,对方轻描淡写:“小caes,重装一下就行。” 放学后,他拿着光盘和U盘来帮我装系统:
“这新买的电脑就开不开机了,你可真能造。”“我啥也没干啊!”“啥也没干就开不开了,你肯定干啥了。”“我就整理了一下文件,就这样了。”“你怎么整理的?”“我把没用的文件删了,就是打不开的那种。”“……哪种啊?”“就是带小齿轮的那种,还有花花绿绿的,还有一个大框的,我都删了。”“……你可真有耐心。”“那是,我删了半天呢。”“……这都是系统要用的,你都删了当然开不开机了。”“没告诉我不能删啊,我哪知道,它就不应该让我删!”
时隔多年,那台电脑已经换代N次了,当时的委屈心情还记忆犹新。真实的用户使用场景下,凡是没明确提示不能做的,用户都会去尝试;甚至明确提示不能做的,用户也想着能不能绕过去尝试一下。人都有好奇心,使用软件的乐趣就在于不断探索。打开文件的瞬间,谁知道等待我的是百万大奖还是熊猫烧香?
后来做测试,有了正反两方面的思考:一方面,不被允许的操作,最好连入口都不提供,从根儿上断了用户犯傻的通道,最次也要给用户来个“后果自负”的严重警告;另一方面,删除或限制正在使用的资源,是引起软件失效的常见原因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