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菜单
首页 >  何梁何利科学与技术奖获得者  > 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进步奖获得者罗利军:科技创新绘就“蓝色”农业图景

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进步奖获得者罗利军:科技创新绘就“蓝色”农业图景

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进步奖获得者罗利军:科技创新绘就“蓝色”农业图景

 

2月17日,何梁何利基金2021和2022年度颁奖大会在北京举行,上海市农业生物基因中心首席科学家罗利军研究员荣获2022年度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进步奖。罗利军在节水抗旱稻方面的科技创新,推动了农业向优质、低碳发展,为全球农业绘就“蓝色”农业图景。

2022年,是罗利军扎根上海后,专注种质资源利用和节水抗旱稻培育的第二十年。二十年间,罗利军带领团队建立了储存有23万余份资源的基因资源库,首创了国内领先的“一库三系统”资源保存体系,创新培育出兼顾节水抗旱、高产优质、少肥减碳的节水抗旱稻,从基础研究层面理清了水稻演进脉络,在世界范围内首次提出水稻“蓝色革命”理念。随着2023年中央一号文件的出台,守好“三农”基本盘,推动农业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深入实施种业振兴行动,推进农业绿色发展成为2023年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三农”工作的重点之一。而罗利军提出的以节水抗旱稻这一农业科技成果为核心的农业发展新方案逐步成熟,为保障我国粮食安全、促进农民增收、推动农业绿色可持续发展开辟新思路。

从海南到黑龙江,从新疆到上海,罗利军走遍水稻种植区,实地考察,深入农民中间,让农业科技成果真正落地生根,为农民和农业发展创造价值。

“来世上走一遭,我希望实实在在留下点东西。”罗利军用实际行动践行了这句话。

 

国之所需,科研所向

党和国家一直高度重视种源安全和民族种业发展。在党的二十大报告和2023年中央一号文件里多次强调了“三农”工作的重要地位,保障粮食安全、深入实施种业振兴行动、推进农业绿色发展正是国家所需。

当前我国仍面临着粮食产量与需求量不平衡、水稻生产与环境保护冲突的困境。我国中低产田面积远胜高产田,在保障18亿亩耕地面积的情况下,粮食产量仍不足以满足国内需求;水稻大量耗水也加重了水资源短缺和面源污染。粮食需求和环境需求摆在水稻科技工作者面前。

在众多农业方案中,罗利军提出的以节水抗旱稻为核心、配套轻简栽培技术的农业发展新方案脱颖而出,可节水50%、节约30%,减少碳排放90%,在全国各地和“一带一路”国家中产生广泛影响。

国之所需,科研所向。这是罗利军从事水稻研究的初心,1995年,罗利军主持选育第一个水稻品种“协优413”通过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这是我国首个三系法亚种间超高产杂交水稻组合。实现了759公斤的亩产量,超过超级稻一期目标。

在业界眼里,罗利军团队可以趁着这个成功的机会,向着超级稻的研究方向再攀高峰。然而意想不到的是,罗利军坚定地带领团队转变了方向,踏上一条如今看来艰难却意义深远的创新之路,即节水抗旱稻的培育。让罗利军转变思路的那个关键点,正是国家粮食和环境需要。早在1998年,罗利军就敏锐地察觉到,水稻的发展受到淡水资源极大的限制,种植过程中碳排放、面源污染等问题也威胁到农业绿色可持续发展的大局。从国家粮食安全和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高度思考农业发展新方向,罗利军决定走节水抗旱稻的新道路。

今天,节水抗旱稻的诞生,为保障粮食安全、减少水资源消耗、推动实现“双碳”目标都做出了重要贡献。

走一条前无古人、利在千秋的创新之路

独辟蹊径,孤勇的开拓者必须在荆棘中开辟出新道路,而只有不断解决沿路的困难,才能发现背后的新天地。节水抗旱稻是一个全新的水稻类型,创新不易,步步严谨,层层揭秘,坚定目标,小心试验。罗利军带领团队从1万个育种资源里选出一个旱稻保持系,之后又筛选出129份旱稻核心资源。从旱稻中一步步搞清抗旱性,将旱稻的优势和水稻的优势结合,最终育成节水抗旱稻。20多年,罗利军坚持走独立自主的创新发展之路,以创新推动水稻发展。从不被认可,到行业标准和术语的制定,再到今天走出国门、造福世界,节水抗旱稻大放异彩。

节水抗旱稻解决了水稻难以兼顾高产优质和节水抗旱的问题,可节水50%、节肥30%,减少碳排放90%,是一种新的水稻品种类型。在嵊州市崇仁镇的山改田里,持续高温干旱20天后本已干枯的稻子,仅靠台风带来的一场雨水就奇迹般地焕发生机。新的生命在旧日枯叶中挣扎向上,迸发出绿色的希望之光,节水抗旱稻也因此被农民亲切地称呼为“神仙稻”。

节水抗旱稻可实现每亩600公斤左右的产量,可以在旱地、山坡地、低洼易涝地种植,极大提高了中低产田的利用效率。从全国层面看使我国水稻生产实现量的飞跃,扩大了水稻的种植面积,提高了我国对中低产田的利用率,帮助农民增加收益,更对调整我国种植结构、促进可持续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

即使取得了显著成绩,罗利军也没有丝毫懈怠。他时常勉励科技人员,要坚持不懈做创新,不因现有成绩而停滞不前。除应用研究之外,节水抗旱稻的理论研究也在不断深入和完善。2022年,首次提出“陆稻先于水稻驯化,是栽培稻基本型”,理清水稻演进脉络;发现让水稻更抗旱的基因OsRINGzf1,在抗旱性基因研究方面更进一步,节水抗旱稻的理论机制更加完善。

虽荆棘遍布吾往矣

夯实种源安全根基,推动农业强国建设,有个重要的基础工作,那就是对种质资源的收集保存。作为水稻研究领域的专家,罗利军认为,稻种资源是水稻科技创新和育种的物质基础。大学毕业后的农业农村工作经历,和在国际水稻所的进修学习,都让罗利军更早地关注种源保护和利用的发展趋势,也敏锐地认识到保护我国种源安全的紧迫性。早在1986年,工作于中国水稻研究所的罗利军就开始了农业种质资源的保护创新与评价利用研究,他高度关注国家水稻种质资源问题,并在理论和实践上积极开展对水稻资源库位保存体系的研究。

最难的便是从零到一的过程。建库、建系统、科学流程,罗利军一步一步建立起一个完善的基因资源库。他立于潮头之上,又甘愿隐于浪花之中,默默收集资源三十载。至今,罗利军带领团队在全球范围内收集保存种质资源,构建了水稻育种与基础研究的遗传资源平台, 基本解决了我国水稻育种和基础理论研究中遗传资源缺乏问题。建立了国际先进的“一库三系统”的种质资源保护和利用体系,实现了种质资源库全程信息化可追溯管理。

种质资源收集保存工作需积跬步乃至江海。经过二十多年的积累,上海市农业生物基因中心基因资源库安全保存了93科360种23万余份种质资源,建成了全球最大的水稻功能基因资源库和全国最大的生菜种质资源库,使我国水稻遗传资源保存量增加130%以上,成为全球保存量最多的国家。

依托已保存的丰富的水稻种质资源,罗利军团队乐于提供给科研单位和企业共享利用,提供的资源使团队成员育成了多个水稻新品种,创造了一个个粮食之州,帮助了众多青年科技人员踏上农业科研的使命之路,促使迸发了无数在作物育种、基础研究、农业栽培等方面意义重大的思维火花。丰富了我国水稻品种多样性,并为中低产田等农田提供了新选择。

全球视野关注人类可持续发展

基于节水抗旱稻及其栽培模式,2022年罗利军在世界上首次提出了水稻“蓝色革命”理念,即通过创新培育节水抗旱稻,实现旱种旱管的稻作生产模式,使水稻生产摆脱对水的过度依赖,大幅减少稻田温室气体排放,促进水稻生产向“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绿色可持续生产方式转型。由于其节水的特性,节水抗旱稻旱种旱管比传统水稻种植减少碳排放90%以上,对我国实现“双碳”目标具有深远意义,为我国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提供农业领域的新方案,也为解决生态环境和粮食安全之间难以兼顾的难题提供新思路,也为全球人类可持续发展提供农业和生态领域的可行方案。

在种植过程中,在培育节水抗旱稻的20年间,罗利军带领团队推动节水抗旱稻走向“一带一路”国家,逐渐成为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的农业典型案例,为保障我国粮食安全、为全球农业绿色可持续发展贡献了中国智慧和力量。随着节水抗旱稻国际策源中心的建设和全国节水抗旱稻全产业链创新联盟的发展,一个与国家需求和人类共同发展紧密契合的科研成果,正在推动全球水稻“蓝色纪元”的来临,全球水稻种植也将进入高产优质、绿色可持续的新时代。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