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菜单
首页 >  仕途的B面  > 在唐朝,除了参加科举考试,读书人还有哪些途径走上仕途?

在唐朝,除了参加科举考试,读书人还有哪些途径走上仕途?

1、贡举:

贡举是由六部之一的礼部主持,定期举行常科的考试。

所谓常科,主要有“秀才”、“明经”、“进士”、“明法”、“明书”和“明算”六科。

六科之中,以“明经科”和“进士科”这两科为主,其中“明经科”主要是考“经义”,何谓“经义”呢?就是以古代一些经典著作比如《论语》中的某一句话为题,让考生作文,阐述对于这句话的理解和认识。在明清时期,它演变为了“八股文”。简而言之,“经义”考试就是现代的“命题作文”。

而“进士科”的考试,则比较好理解,主要是比赛诗词歌赋。

一般来说,通过常科考试选拔者,再经过吏部的考试,和有关部门的试用,就可以正式授予官职了。

2、制举:

制举的规格比贡举要高,它不定期举行,一般皇帝亲临,其考试科目也多达七十多种,其考试内容更加注重个性和实用性。

比如,在 《新唐书·选举志》中,记录了如下这些科目:“贤良方正能直言极谏、博通故典达于教化、军谋宏远堪任将帅、详明政术可以理人......”

可以看出,制举更加倾向于选拔某一领域内的专家。

正因为制举不是定期举行,且是为了选拔某一类人才而设,所以它只能是贡举的有益补充。

唐朝皇帝非常重视科举考试,除了刚才提到的唐太宗亲临考场以外,像女皇武则天不仅发明了沿用至今的“糊名法”,还破天荒的开创了选拔武将的武举考试,为科举考试开辟了另外一方天地。

唐代的常科考试每年举行一次,开科之际,来自国子监的学生以及各州县举送的乡贡齐聚京师,总人数可达近两千人,熙熙攘攘、蔚为壮观。

当时“明经科”每年录取人数在百人左右,而“进士科”则更为可怜,每年只录取二三十人。两者加起来只有一百来人,总录取率不及十分之一。

值得一提的是,虽然“进士科”录取率更低,但比起刻板的“明经科”考试,“进士科”考试内容更加风雅,而且一旦录取,其升迁速度更快,所以更受读书人的青睐。

据统计,唐朝289年,实有宰相381人,其中就有97人为进士出身,约占总数的1/4。

仅仅唐玄宗一朝,他任用的31个宰相中,进士出身的就多达 19人。“三十老明经,五十少进士”就是这种情况的真实写照。

总之,不管是明经还是进士,科举是唐代读书人进入仕途的主要通道。

大家耳熟能详的唐代文人,比如王维、王昌龄、贺知章、韩愈、柳宗元、刘禹锡、孟郊、白居易、杜牧、李商隐等等,都是通过科举进入仕途的。

而像杜甫、贾岛、温庭筠等人则是“屡试不第”后,才被迫选择了其他途径。而这其他途经,具体又有哪些呢?

二、举荐征辟

1、举荐

文章开头我们说到了汉代的“察举制”和魏晋的“九品中正制”,实际上这都是通过举荐而走上仕途的方法。

唐朝初年,百废待兴,国家需要补充大量的人才进入朝廷和各级官府,这是科举考试一时无法满足的。于是,无论是唐高祖还是唐太宗,都鼓励大臣主动推荐各类人才当官。

唐朝中期,虽然科举制已经相当完备,但举荐在重要人才的选拔上,仍然发挥着重要作用。比如唐玄宗时期,先后任用了多达31个宰相。而在上一任宰相卸任之前,通常由他们来推荐下一任宰相人选。

在唐朝的科举考试中,也常常可以看到举荐的身影。我们刚才提到了“进士科”考试以诗词歌赋为主,而这一类文学性较强的作品,往往很难以一场考试的形式比较出高低。于是,“行卷”就应运而生了。

所谓“行卷”,就是考生提前将自己的得意之作交给当时比较有社会影响力的人物,让他们对主考官施加影响。

比较著名的例子就是大诗人王维,当时,他依靠歧王的帮助,攀上了玉真公主的高枝,因而获得推荐,成为当时的状元郎。

唐玄宗时曾经设置翰林学士一职,负责起草诏书。开元年间,未曾参加科举的李白,也是受到玉真公主和贺知章的举荐,得以供奉翰林,成为唐玄宗身边的御用诗人,走上仕途。

2、征辟

征辟又叫做徵辟,也是起源于汉代的一种官吏选拔制度,由皇帝亲自征召称为是“徵”,由官府出面征召称为是“辟”。

征辟类似于今天的“特聘”,而被聘的对象一般是具有名望或者专长者。

对于被征辟的人来讲,征辟并不具有强制力,而是一种礼请,所以,被征辟者可以选择应聘,也可以选择辞而不就。

与李白等读书人交好的唐代著名道士吴筠,年轻时曾经考进士不中,于是心灰意冷到南阳隐居修道。唐玄宗闻其大名,多次征召其入朝,最后官拜左拾遗。但吴筠最后不堪他人倾轧,辞官而去。

与皇帝征召名士入朝相对应的,还有地方上的“幕府辟署”。一般来说,地方州县官员由朝廷委派,而州县官府中的幕职,则由州县自行征辟,其中的许多文职,就由读书人担当。

安史之乱前,唐朝为了有效控制边疆,设置了节度使。而战争爆发后,为了尽快平叛,唐玄宗又允许节度使可以自行网罗人才,因此,大量人才就进入了各镇节度使府中。

“入幕”也是当时许多进士出身的读书人的优先选择。

这是因为,朝廷官位有限、竞争激烈,很难一展抱负。而进入地方幕府发展,凭得全是真才实学,因此也往往得到锻炼,积累名声,另外还有一些地方为了招揽人才,还提出了比朝廷更加优厚的“人才政策”。

唐朝廷为了加强对藩镇的控制,往往会把地方幕府中的优秀人才,选拔到朝廷当官,以达到削弱藩镇的目的。所以,这些人才最后还能实现“曲线救国”。

唐宋八大家之一的韩愈,就是先进入宣武节度使府,最后又到朝廷任职的。“诗圣”杜甫曾在长安求官十年,不得志后又在四川节度使的幕府任职。

三、门荫入仕

所谓“门荫”,是指官吏的后代们凭借父亲或祖父的官品勋爵,从而得到一定的官位。

很显然,“门荫”是一项特权制度,只对少数人开放,解决的也是特定人群子弟进入仕途的问题。

《旧唐书》记载:“凡用荫,一品子,正七品上,二品子,正七品下,三品子,从七品上,从三品子,从七品下,正四品子,正八品上,从四品子,正八品下,正五品子,从八品上,从五品及国公子,从八品下。

这段话听起来像绕口令,它其实是规定了什么等级的官员,其子弟享受什么品级的问题。

而且,只有“从五品”以上的职事官,其子弟才能享受“门荫入仕”。

那么,这些受门荫的子弟,具体是通过哪些途径进入官场的呢?

1、卫官:

卫官是负责保护皇帝、太子、亲王的侍卫,有千牛、进马和三卫。其中,千牛备身、太子千牛是皇帝和太子的近身侍卫,只从较高品阶的官员子弟中选拔;而进马则是驾御仪仗马车的“驾驶员”。

以上这些卫官日后有两个职业选择方向,读过书的可以到吏部,由吏部安排文职;而没怎么读过书则由兵部安排武职。

2、斋郎、挽郎:

斋郎是负责太庙、郊社等宗庙祭祀事务的人员,其任满以后,经过简单的考试,可以出任一定品阶的散官。

挽郎是在皇帝、皇后或太子出殡时牵引灵车唱挽歌的人。很显然,挽郎并非常设官职,只有需要时才设。而在皇家丧事结束后,挽郎就能得到一定官职。

3、学馆:

学馆指的是弘文馆、崇文馆及国子学、太学的学生,通过一定的考试后,他们即可获得做官资格。而学馆不同,其学生的身份及其出身的官品也不相同。

其中,地位最高的是弘文馆与崇文馆,两馆学生加起来只有60名,只有皇室近亲、散官一品、有实封的功臣、三品以上高官子弟才能入选;

国子学生有300人,多取三品以上官员子孙;太学生有500人,多取五品以上官员子孙。

虽然同为享受特权的阶层,但弘文馆、崇文馆学生的待遇与国子学生、太学生又有所不同。

两馆学生入馆后学习经史,学成后可以参加科举考试,但考试难度低于普通读书人参加的科学考试。

《唐六典》记载:“其弘文、崇文馆学生同明经进士,以其资荫权高,试取粗通文义。”

相比普通科举的千军万马过独木桥,两馆学生只需要“粗通文义”!

而与两馆学生相比,国子学生和太学生的待遇则要差的多,他们通过监试后,才能获得参加进士和明经考试的资格,而且没有任何优待。

四、杂色入流

以上说的“门荫入仕”,是从五品以上的官员子弟才有的待遇。而对于六品以下、九品以上的中下层官员,虽然他们没有“门荫”的特权,但其子弟可以以“品子”的身份,到一些政府部门服役一段时间,从事底层的琐碎之事。期满以后,其中有才学的,可有机会参加吏部的选拔,获得一官半职,也就是“入流”。

结语:“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这是北宋大儒张载的名言,准确道出了古代多少读书人的心声。

然而,在“人生上升通道”有限的古代,或许只有走上仕途才是读书人实现人生理想的唯一机会。

唐朝貌似公平的科举制度和名目繁多的入仕渠道,虽然给了读书人以达成目标的捷径,但因为官吏队伍的容量有限,必然造成许多读书人仕途的停滞,或者干脆长时间被拒之门外。

参考资料:《唐六典》《旧唐书》《新唐书》《唐代门荫制与科举制的消长关系》、《中国考试制度史》返回搜狐,查看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