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们越来越认识到,“文学”不是一个具有确定不变内涵的概念。“文学”有其连续不变的稳定性、持续性和内在性,体现为“常”;但也因应着时代、社会和技术的转型而不断重构,体现为“变”。20世纪90年代以来,当代文学的内涵和外延因应着经济制度、社会语境、技术媒介等因素所铸就重构的整体文学制度的变化而不断重构。整体呈现出纯文学萎缩,大众文学、通俗文学、类型文学勃兴;纸质传播萎缩,网络传播及网络文学勃兴;文学深度模式受到严重挑战,碎片化和数字化、智能化深刻影响文学趋势等特征。某种意义上,当代文学因“变”而走到了一个“严重的时刻”,何去何从尚未可知。相对于当代文学,当代文学研究具有更强的稳固性和路径依赖,但也不能不因应当代文学的大变局,进行着坚守与求变的双重探索,从而使研究“范式”也呈现出高频的碰撞、对抗和更替状态。90年代以来,具有潮流性的方法探索包括历史化、史学化、文化研究、社会史视野、新左翼、文学制度研究、网络文学研究、数字人文研究等。其中文学制度、网络文学、数字人文等研究虽以研究对象命名,但研究对象的转向已然包含着深刻的方法论转向。新方法的出现也推动着新“范式”的生成,概而观之,中国当代文学研究存在着革命政治研究范式、启蒙审美研究范式、文学社会学及文化研究范式、通俗文学及网络文学研究范式、数字人文及人工智能研究范式等5种主要研究范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