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既是药品,又是市场流通、交换和经营中的商品。另一方面,中药还具有农产品的特征,地理、气候、土壤、环境、种质种苗、种植、采收、加工、储藏等因素和环节都会对其生产造成影响,导致质量出现差异。这种差异体现在药品属性上,是疗效的不同;体现在商品属性上,是价格的不同。因此,在中药市场交易过程中,自然形成了以商品规格为代表的等级划分,并成为控制中药质量,执行等价交换,按质论价的重要依据。
随着野生资源的减少及种植方式和主产地的变迁,中药的形态特征、质量等均发生了较大的改变,旧有的分级标准及质量评价方法逐渐失去了权威性和可靠性。因此,迫切需要将传统经验与现代方法有机结合,开展中药质量等级评价研究,制定适合当前中药生产和商品交易实际的等级标准,以规范市场,提高质量,引导优质优价,保证临床用药的安全、有效。
另一方面,分析技术的发展使中药分析水平显著提升[1-3],同时质量问题也逐渐凸显。药材掺伪增重染色,加工不当,外源性有害残留偏高等问题屡见不鲜。中成药原料以次充好,掺杂掺伪,低于处方量投料,擅自改变工艺等行业潜规则屡禁不止。劣币驱逐良币,导致中药质量良莠不齐,产品优质优价难以体现,甚至价格成本倒挂,市场公平和公正受到冲击,严重影响产业健康发展。不及时发展质量等级评价体系,“合格的劣药”甚至“合格的假药”还将长期混迹流通市场,威胁患者健康。
上述现象已经引起业界重视,中药质量等级研究已成为中药质量评价的前沿热点和新兴领域,但相关综述尚未见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