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菜单

所况简介

中国科学院新疆理化技术研究所(以下简称“新疆理化所”)渊源于1958年9月16日成立的中国科学院新疆物理研究所和中国科学院新疆化学研究所,2002年3月28日,经两所合并成立。经过六十多年的发展,新疆理化所在新材料、民族药创新、信息技术等领域开展科技创新工作,努力攻克重大科学和关键技术问题,在国家科技创新体系中发挥骨干和引领作用,为推动新疆区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做出积极贡献。

新疆理化所现有晶体材料研究中心、材料物理与化学、固体辐射物理、资源化学、多语种信息与技术、环境科学与技术等6个研究室。截至2023年底,新疆理化所共有900余人,其中在册职工450余人。拥有有机化学、微电子学与固体电子学、材料物理与化学、计算机应用技术、物理电子学等五个专业二级学科博士研究生培养点;设立有机化学、药物化学、中药学、微电子学与固体电子学、材料物理与化学、计算机应用技术、物理电子学、材料工程、计算机技术等9个专业二级学科硕士研究生培养点,并设有化学、电子科学与技术等2个专业一级学科博士后流动站。在学研究生468人。

现有科技创新平台包括:中国-乌兹别克斯坦新药“一带一路”联合实验室、中国科学院中亚药物研发中心、中国科学院干旱区植物资源化学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特殊环境功能材料与器件重点实验室、新疆特有药用资源利用省部共建重点实验室、新疆电子信息材料与器件重点实验室、新疆民族语音语言信息处理实验室、新疆痕量化学物质感知重点实验室、新疆物联网感知与控制重点实验室,以及民族药关键技术与工艺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新疆热敏材料及元器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新疆危爆品防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新疆温度传感器技术与应用工程研究中心等。2023年获准建设特殊环境条件功能材料与器件重点实验室、新疆极端环境电子学重点实验室和新疆功能晶体材料重点实验室。

此外,研究所拥有所级公共技术中心、大型仪器分析测试中心、辐照试验中心、新疆软件评测中心、新疆信息技术应用创新适配中心、药物中试技术中心等多个技术支撑平台。

按照中国科学院院党组统一部署,新疆理化所完成了研究所“十四五”科技创新发展规划,围绕世界科技前沿与国家重大需求,聚焦光电功能晶体材料及器件、抗辐射器件与装备、极端环境测温器件与装备,部署了“特殊环境功能材料与器件”主攻方向;围绕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重大需求,聚焦实现特色药用资源高效利用、智能信息处理和可信计算,部署了“‘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健康与发展”主攻方向;同时在玄武岩纤维基先进分离材料、痕量物质仿生传感技术研究等学科方向上开展新兴前沿领域研究。“十四五”科技创新发展规划全面实施以来,新疆理化所在2个主攻方向和2个新兴前沿方向均取得新进展、新成果。

“十四五”期间(2021年-2023年),研究所新立项科研及人才项目数量540个,承担多项国家重大专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以及自治区重大科技专项、重点研发项目、重点基金项目、国际合作重点项目等,到位总经费7.7亿元;共申请发明专利326个,授权发明专利207件,发表高质量SCI论文694篇;获得自治区科学技术奖特等奖1人、自然科学奖一等奖2项、技术发明奖一等奖1项、科技进步奖一等奖8项(其中专用项目一等奖4项);获得新疆专利奖一等奖2项,二等奖1项。

化学、材料科学学科保持ESI全球前1%。10人入选斯坦福大学发布的2023年全球前2%顶尖科学家榜单;2人连续3年上榜爱思唯尔 (Elsevier) 发布的“中国高被引学者”。

科研成果转移转化方面,实现中药1.1类创新药“艾拉片”“抗辐射电子系统与智能装备”“芳胺类化合物”和“宽温区高温热敏电阻制备”等21项知识产权转化。

新疆理化所也是新疆物理学会、新疆化学会、新疆生理学会、新疆核学会的挂靠单位及理事长单位。

作为中国科学院部署在新疆的重要国家战略科技力量,新疆理化所心系国家事、肩扛国家责,对标对表习近平总书记对中国科学院提出的“四个率先”和“两加快一努力”要求,努力建成国内特色鲜明、在中亚有影响力的研究机构。研究所认真贯彻落实院工作会议、院党组重大决策部署,全所上下凝聚共识、统一思想,加快抢占科技制高点,为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和建设科技强国贡献“新疆理化”力量。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