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菜单
首页 >  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  > 2024中国亚非学会年会暨中非携手推进现代化学术研讨会在上海师范大学召开

2024中国亚非学会年会暨中非携手推进现代化学术研讨会在上海师范大学召开

 

 

2024年11月2-4日,2024中国亚非学会年会暨中非携手推进现代化学术研讨会在上海师范大学召开,会议由中国亚非学会和上海师范大学联合主办,上海师范大学非洲研究中心承办。此次会议的主题是“中非携手推进现代化,共筑新时代全天候中非命运共同体”,旨在学习贯彻2024年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精神,推动国内学界加强对亚非问题的研究。中国外交部非洲司贺萌参赞,中国亚非学会会长、中国非洲研究院原执行院长李新烽,上海师范大学副校长陈恒,以及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上海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南京大学、上海社会科学院、深圳大学、西北大学、西南政法大学、宁夏大学、广东外语外贸大学等70余家高校和研究机构的130余名专家学者及青年学子参加研讨会。李新烽研究员主持大会开幕式及报告会。

 

图为李新烽主持开幕式及报告会

 

上海师范大学副校长陈恒教授在致辞中表示,亚非地区的面积、人口、国家数量构成了世界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该地区历史的解释权却掌握在欧美国家手中。因此,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三大体系”建设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理论价值。此次2024中国亚非学会年会暨中非携手推进现代化学术研讨会的召开对于现实层面和政策层面的考量以及理论的构建将提供极大裨益。令人欣喜的是,欧美主导的历史研究局面正在被打破,中国学术力量的崛起和第三世界历史的兴起为世界历史的新发展提供了动力。

 

图为陈恒在致辞

 

华东师范大学非洲研究所所长沐涛教授在致辞中表示,亚非地区在世界范围内的重要性不仅体现在面积和国家数量方面,该地区还是热点频发地区。中国亚非学会召开此次年会,除了可以回应热点问题背后的相关因素外,从学术研究本身而言,许多理论问题的研究也与亚非地区息息相关,如全球文明研究、全球南方国家研究、区域国别研究以及现代化研究。随着2024年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的成功召开,中非合作将为非洲国家现代化探索提供助力,中国亚非学会在此背景下将大有可为。期待未来中国亚非学会、中国非洲史研究会以及中国非洲问题研究会之间可以加强合作,共同为中非携手推进现代化贡献学术力量。

 

图为沐涛在致辞

 

中国外交部非洲司贺萌参赞在报告中对2024年非洲形势、中非关系以及2024年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成果进行了全面深入的分析与阐释。他表示,中非合作之所以取得如此大的成就,除了国家领导人高度重视以外,以中国亚非学会为代表的学术界也发挥了积极作用。在对非学术研究方面,他希望各位专家学者坚持政治引领、实事求是、放眼世界、守正创新等原则,紧紧围绕国内发展大局和中非外交全局做好学术研究工作,当好中非合作的“智囊团”,奏响中非友好的“主旋律”,为中非关系提质增效作出积极贡献。

 

图为贺萌在作报告

 

教育部长江学者、东南大学首席教授王启龙主持主旨演讲时段。

中国亚非学会副会长、北京外国语大学非洲学院院长李洪峰教授以《从全球文明倡议视角看中国非洲研究的对非传播作用》为题,阐述了对非传播的特点,认为我国的非洲研究传播力主要表现为以多元的方式融入对非传播。

中国亚非学会副会长、南京大学非洲研究所所长张振克教授发表了题为《东北非地区:地缘冲突与亚非合作的前缘》的演讲。他指出,尽管东北非地区曾诞生过灿烂的古代文明、拥有丰富的能源和资源,但贫困与冲突也是其主要特点。展望未来,该地区需依靠投资驱动、国际发展合作和国家治理能力提升实现转型发展。

中国亚非学会副会长、陕西师范大学国家安全教育研究院执行院长马瑞映教授的讲座题目为《对非洲发展援助的“土耳其模式”:地位、特征与限度》。他认为,对非发展援助是土耳其谋求政治、经济、宗教及在非影响力的重要内容,其援助对象和援助领域具有明确的利益取向。

西北政法大学副校长、西北政法大学非洲研究院院长马朝琦教授以《习近平新时代中非战略发展的重要论述及其价值》为题,阐述中非关系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导下,得到前所未有的发展。他认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习近平新时代中非战略发展的逻辑起点、“全天候战略伙伴关系”是中非战略发展的根本遵循。

上海社会科学院国际问题研究所《国际关系研究》主编余建华研究员以《新一轮巴以冲突与转型动荡期的中东》为题,剖析了自“阿克萨洪水”发生以来加沙冲突的根源与背景,指出新一轮巴以冲突冲击波震荡地区及世界。他认为,世界百年变局的发生包括中东在内的全球国际社会,中东各国面临利好与危机交织并俱的国际大环境。

 

图为主旨演讲时段主持人与发言人

 

本次会议设三场分论坛,议题分别为“中非携手推进现代化:机遇和挑战”“非洲现代化探索:历史与现实”和青年论坛。

 第一分论坛“中非携手推进现代化:机遇和挑战”先后由南京大学非洲研究所所长张振克教授、中国社会科学院西亚非洲研究所(中国非洲研究院)姚桂梅研究员主持。共有16位专家学者发言交流。电子科技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西非研究中心主任赵蜀蓉,上海对外经贸大学国际发展合作研究院院长黄梅波教授先后对该论坛发言进行了评议。

第二分论坛“非洲现代化探索:历史与现实”先后由北京外国语大学非洲学院院长李洪峰教授、中国社会科学院西亚非洲研究所(中国非洲研究院)《西亚非洲》编辑部主任詹世明副研究员主持。共有17位专家学者发言交流。西北政法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院长、非洲研究院常务院长侯学华教授,上海外国语大学中东研究所教授、《阿拉伯世界研究》副主编章远先后对该论坛发言进行了评议。

第三分论坛青年论坛先后由中国社会科学院西亚非洲研究所(中国非洲研究院)国际关系研究室副主任、中国亚非学会副秘书长刘中伟副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西亚非洲研究所(中国非洲研究院)安全研究室副主任、中国亚非学会副秘书长邓延庭副研究员主持。共有25位青年学者发言交流。西安翻译学院非洲研究中心主任、英文学院院长袁小陆教授,华东师范大学历史学系副教授刘伟才先后对该论坛发言进行了评议。

闭幕式由中国亚非学会副会长、上海师范大学非洲研究中心主任张忠祥教授主持。

南京工程学院讲师温国砫,河海大学外国语学院讲师陈璞君,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国际政治经济学院博士研究生凌荷,湖南师范大学博士研究生韩杰分别汇报了分论坛研讨情况。

中国亚非学会秘书长、《中国非洲学刊》常务副主编、编辑部主任吴传华作总结发言。他指出,本次会议非常成功,呈现出三个特点:一是会议规模大,代表性广泛;二是配合国家外交战略,努力做好研究阐释工作;三是议题非常丰富,取得丰硕成果。吴传华认为,非洲研究是一座富矿,有无尽的研究议题和研究领域有待发掘。我们需要加强对非洲现代化历史的研究,需要加强对非洲现代化路径的研究,需要加强对中国式现代化和非洲现代化关系的研究。中国式现代化和非洲现代化,既要遵循人类社会现代化的一般规律,又要自主探索适合本国实际情况的现代化道路;既面临共同的历史机遇和现实挑战,又体现出不同的发展阶段和重要特征;既存在明显的外在差异性,又具有密切的内在联系。

 

图为张忠祥(左)主持闭幕式和吴传华(右)作总结发言

 

上海师范大学非洲研究中心成立于1998年,是国内高校成立较早的非洲研究机构之一。2011年被教育部评为“国别和区域研究(培育)基地”,2014年入选外交部“中非智库10+10合作伙伴计划”。中心不仅在基础研究、应有对策研究和人才培养等方面取得显著成绩,而且在学术交流方面也十分积极。自2011年迄今,中心共举办各类学术研讨会27场,本次研讨会是近年来中心举办的最大一次学术活动,彰显了中心的组织能力与学术影响力。

 

(上海师范大学非洲研究中心供图)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