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源 | 网络
最后,学长以这段话做结尾:“我不敢奢求名校毕业的自己走上社会之后,这份学历能给我带来什么。因为在这里读书的时候,清华就已经给了我太多太多。我一直记得教授在第一堂课说的一句话——'不要让考上清华成为你这辈子唯一骄傲的事情。'所以我一直在努力,努力,继续努力着。”
现在网络上充斥着各式各样的声音,有人戏谑:“哎呀,那个读北大的毕了业不也去卖猪肉了吗?”却不懂,他用自己的广阔见识卖猪肉年入百万。
有人讽刺:“我的天,考上北大还回家种田!”殊不知,她用自己的专业能力开发了一项又一项试验,年纪轻轻就名利双收。
有人说比尔·盖茨辍学创业才成了世界首富,但是你知道他辍的是哈佛大学吗?你知道他自己也并不鼓励辍学吗?
还有人举例说什么国内各行各业大佬的逆袭事迹,你知道他们大部分都毕业于国内名校,或常青藤大学吗?
你看见的,可能是三流大学想让你看见的;你看不见的,才是三流大学最可怕的谎言,而这个谎言,还在摧残着一届又一届缺乏判断力的人。
图源 | 网络
普通大学的环境真的很差吗?
层次相对较低的环境,最可怕的地方不在于资源匮乏,而在于在最该开阔眼界的年龄限制了人的眼界,在最该严格要求自己的阶段降低了要求的标准,而且这些影响是潜移默化、根深蒂固的,最终“强者愈强、弱者愈弱”。
在一些二本/三本学校里,那些实际上能力绝不算出众的人,因为矮子里面拔将军的缘故,也会被树立为榜样。
同时学校又热衷一轮又一轮地宣传和神话这些人来鼓吹自己的办学成绩,而且越是层次低,学校的举动越夸张,从挂红榜到开专场报告会。
于是初入大学的你,缺乏对大学生活的基本了解和判断能力,你会不由自主地认为:
哇,过六级好厉害——于是你大学四年连四级也没过;
哇,课程好难我一定会挂——于是你大学四年确实挂了一片;
哇,过会计从业好厉害哦——于是大学四年你连个从业也没考出来;
哇,考上211研究生好厉害——于是……
哇,过六级好厉害——于是你大学四年连四级也没过;
哇,课程好难我一定会挂——于是你大学四年确实挂了一片;
哇,过会计从业好厉害哦——于是大学四年你连个从业也没考出来;
哇,考上211研究生好厉害——于是……
可你不知道在另一所大学中(或许就是你的隔壁),你的同龄人(或许曾经是你的同桌),在他们的生活里:
其实,不过六级是难以启齿的事情,大多数人的目标是550乃至600;
其实,“要挂科了”是用来自黑的,期末考试绝大多数的人是奔着4.0的绩点去考的,结果你们都信了;
其实,“什么都没学会”也是用来自黑的,于是被很多人拿来作为名牌大学无用的主要论据;
其实,各种从业考试是有人能考满分的,大家关注的是司考、cpa、cfa;
其实,研究生学校的目标是海外名校,要么也是清北复交,再不济也得是C9其他……
其实,不过六级是难以启齿的事情,大多数人的目标是550乃至600;
其实,“要挂科了”是用来自黑的,期末考试绝大多数的人是奔着4.0的绩点去考的,结果你们都信了;
其实,“什么都没学会”也是用来自黑的,于是被很多人拿来作为名牌大学无用的主要论据;
其实,各种从业考试是有人能考满分的,大家关注的是司考、cpa、cfa;
其实,研究生学校的目标是海外名校,要么也是清北复交,再不济也得是C9其他……
也许你们高考前的水平和能力并没有本质性的差别,普通985高校和正经二本能差多少分?根本不是什么天才和常人的差别!
考上985的人,若是高考手抖两下真可能连一本线也过不了。可是四年的耳濡目染,让你给自己的人生加了一个不可逾越的透明天花板,差距就不是高考那些分数了。
图源 | 网络
这四年你什么都没学会,就学会了瞻前顾后,很多事情还没了解和尝试就已经预判,因为你发现周围的人好像做到这些事情就是大神了。周围的环境限制了你的眼界、降低了你的标准。
一所不是那么优秀的高校,最可怕的就是给你带来一种温水煮青蛙的安逸感。
在这类学校里你能找到聪明的同学,能找到用功读书的同学,但是就是很难找到比你聪明五倍但比你努力十倍的人。
迟早有一天,等你真正进入社会的时候,你会发现那些有吸引力的工作岗位、那些能吸引风投的创业机会、那些留给下一辈配置社会财富的渠道,已经被这类人牢牢占据了。
当然,慢慢你还会发现,这类人往往情商高,涵养好,家里也有背景。
噢对了,恰好还比你帅。
然而这些人,你在你的大学里,一个都没见过。
这个时候你才会发现,自己被大学耍了。
但是你已经很难去弥补了。就算你还能重新鼓起勇气上路,但还能够给你留下的路,已经很窄很窄了。
图源 | 网络
985名校与普通大学最本质的差别是
思维方式和做事标准
我一直没法清楚地描述这种差距,直到我最近看了《精进》这本书中的一段话,描述得非常贴切:
一个成熟的人,他的标准来自他的内心,而大多数人,却受环境所左右。一个年轻人,进入一所不那么优秀的高校,对自己的标准会不由自主降低,以适应这个环境,减少自身与环境的冲突,而这种做法对他们的人生也许是致命的。
那些考入二三流大学的学生,因为高考本身带来的挫败感,二三流高校学生的身份设定及环境暗示,不称职的老师所引发的失望以及同学间放任自流气氛的带动作用,都容易让他们在一个低标准下,自觉“满意”地度过每一天。
一个成熟的人,他的标准来自他的内心,而大多数人,却受环境所左右。一个年轻人,进入一所不那么优秀的高校,对自己的标准会不由自主降低,以适应这个环境,减少自身与环境的冲突,而这种做法对他们的人生也许是致命的。
那些考入二三流大学的学生,因为高考本身带来的挫败感,二三流高校学生的身份设定及环境暗示,不称职的老师所引发的失望以及同学间放任自流气氛的带动作用,都容易让他们在一个低标准下,自觉“满意”地度过每一天。
看到这段话的时候,我想到大三大四在北大交流学习时的感受。在北大,最让我震撼的不是老师多厉害、同学多聪明,而是一种大家都积极努力的氛围。
比如期末考试过后自习室依然灯火通明,上课永远都人满为患,课间20分钟换教室时,学校里到处都是叼着面包奔跑的人。
每个人都毫无时间观念地疯狂学习,参加各种活动。在我眼里,他们永远充满了斗志,谈起各种竞赛和活动都特别兴奋,每天从睁眼就忙得不可开交,到晚上一两点睡觉都是常事。
没人抱怨自己辛苦,也没人抱怨生活艰难,大家每天都忙得鸡飞狗跳,但又特别开心的样子。
图源 | 网络
我一直记得这种从每个人身上散发出的生活学习的精神状态。这种状态带动着我,虽然我跟他们差距很大,但也不断激发我向他们看齐的标准。
直到现在,我一直用我能见到的周围最厉害的人的标准来要求自己,虽然也经常做不到,但这让我觉得我是一个对自己有要求的人,在自律和自省中生活,辛苦但总有很大进步。
其实每一个同学进入大学的时候都怀着努力学习的心态,一二三本都有好学生,也都有特别努力勤奋的人,但为什么走着走着就会消失一大半呢?
其实就是《精进》里的这几句话:“对自己的标准会不由自主降低以适应这个环境,减少自身与环境的冲突,在一个低标准下,自觉‘满意’地度过每一天。”
985、211名校虽然不能保你出类拔萃、前程似锦,但是却有着更好的资源、更精英的人才队伍和更优越的人文环境。
你接触到的这些,会催你奋进,会成为你逐梦路上的强大助力。
图源 | 网络
你的理想大学是哪个呢?
留言区见~
高考期末在即,包学习送上大礼,幸运加成,祝考试顺利!
泡泡玛特一整套12个盲盒带回家!
还有金榜题名创意金属镂空书签
瑜伽健身大容量运动包
未来可期文具大礼盒
精美实用伴手礼盒
每日必备手机支架
高额包贝兑换各种周边
好礼不停,幸运不停
快来参与领取吧!
高考阅卷现场+电脑阅卷流程曝光!今年不公布真题和答案?
给你考场上那些靠谱的“蒙”题技巧!
如何高情商回怼「过分」关注你学习的同学?
你们过节吧,我偷偷学习卷si你 返回搜狐,查看